天天看點

40年前救下的日本女童,得到聶帥悉心照料,40年後回國報恩

可能是自古傳承下來的觀念所緻,大多數中國人還是覺得人性并非本身就那麼惡,很多人隻是受到外界的誘導而變。抗日戰争時期,這個人也是這樣認為的,這就是聶榮臻元帥,他通過了解認為很多日軍士兵來華作戰并非出自本願,隻是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蠱惑,讓他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産生了錯誤的認知,是以,他要求部隊官兵不要放棄對日軍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也是聶榮臻元帥對敵作戰的一部分方針。千萬不要小看聶帥的這種對敵政策,因為在這種思想政治工作之下,确實達到了理想的效果,讓相當多的一批日軍真正認識到了是非曲直,放下武器。

40年前救下的日本女童,得到聶帥悉心照料,40年後回國報恩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拉開帷幕,在這場戰役中,一位八路軍戰士在一處戰火未息的煤礦中救出兩名日本小女孩,這就是美惠子和她僅1歲的妹妹。因為事情比較特殊,情況彙報給了聶榮臻,聶榮臻聽完後當即表示将兩個孩子送到指揮部,他來保證兩名孩子的安全。兩名小女孩不僅傷口被醫治好,還得到了母乳喂養。情況漸好的兩個孩子很快就和聶榮臻熟絡起來,整天跟在聶榮臻身後,但考慮到戰争可能短時間内不可能結束,聶榮臻決定還是将兩個孩子送回去。

40年前救下的日本女童,得到聶帥悉心照料,40年後回國報恩

聶榮臻托兩名孩子的老鄉将她們送到石家莊日軍指揮部,并且書信一封給日軍指揮官,希望他們能夠将孩子轉送回國,并且規勸他們趁早放下武器歸國去,不要再枉造殺戮。日軍在收到這封書信後,被聶榮臻的行為感動,也讓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在日軍中形成了一定的反響,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削弱日軍戰鬥力。這可能就是中國古代兵法中的“攻心為上”吧。

40年前救下的日本女童,得到聶帥悉心照料,40年後回國報恩

1980年,日本《讀賣新聞》刊登了頭版頭條文章《美惠子姐妹,中國元帥聶榮臻想念你們》,吸引了日本群眾的目光,美惠子當然也注意到,她決定去中國當面感謝這位恩人。1980年7月,人民大會堂大廳裡人頭攢動,美惠子一家早早就在這裡等候,在看到聶榮臻後,美惠子沒有找到語言來感謝,直接跪倒在聶榮臻身前,被聶帥連忙扶起,美惠子早已是淚流滿面,捧出帶來的一幅字畫,上書寫着“中日友好萬古長青”。其實感謝聶帥的絕非隻有美惠子,還有很多日本人,聶帥也成為當年日本風雲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