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争時期,我國湧現出了很多的抗日名将。有些人在此之前,一直默默無聞,但卻在抗日戰場上一舉成名。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主人公便是如此。他原本隻是河南地區的一個小軍閥,後來被蔣介石招安後成為正規軍。抗日戰争時期,他英勇奮戰,還獲得了國民黨的青天白日勳章。日本人被打敗後,他卻因為被老婆舉報入獄,後神秘失蹤了52年,至今下落不明。此人是誰呢?他就是著名抗日将領王淩雲。
王淩雲于1899年出生在河南伊陽,小名新成,字仙峰,父親王好禮勤儉持家,思想開明,是以早早便将他送到了學校。21歲時,王淩雲與同村小夥伴趙大盈去吳佩孚洛陽的西工兵營當了兵。但僅僅三個月後,他便找借口從兵營溜出來,回伊陽投奔了恩師許學義。并在許學義的安排下,進入伊陽縣立高等國小堂念書。

1924年,伊陽縣知事鄭國翰被憨玉琨委任為混成旅旅長,恰好王淩雲也從學校畢業,是以鄭國翰便将王淩雲收入麾下。之後鄭國翰被殺,王淩雲又投奔了伊陽王建昭。1930年,經過多年的積累,王淩雲被河南省主席萬選才委任為四縣剿匪總司令。在此期間,他積極招兵買馬,擴充軍隊,隊伍迅速膨脹到6000餘人,他成為當地的小軍閥。
後來國民黨看上了他的軍隊,于是在1930年9月,王淩雲被國軍招安,成為二十路第三師少将師長,協助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攻打盤踞在洛陽、新安一帶的宋哲元。同年12月,蔣介石将20路軍改編為兩個師,王淩雲任第75師225旅少将旅長。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後,王淩雲率部随20軍前往上海參加抗戰。
在臨戰前的10月16日,王淩雲突然被蔣介石提拔為第76師中将師長。在福山鎮抗戰的過程中,王淩雲赤膊上陣,一馬當先,與日寇激戰了四個晝夜。戰後,76師威名遠揚,蔣介石大喜,将其部隊番号改為“福山部隊”。同時下令:優先為76師補充兵員。此後,王淩雲又率部轉戰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痛擊日寇,并參與了南昌會戰和桂南會戰。1943年3月,又率部參加了滇緬抗戰。1945年,他榮獲青天白日勳章,後又獲得美國銀制自由勳章。
解放戰争時期,蔣介石擔心王淩雲投靠白崇禧,便派宋希濂奪了他的權。1950年,王淩雲化名張克明在四川農村找了一村姑結婚,結果村姑卻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并果斷舉報了他。後來王淩雲被解放軍俘虜,被關押到北京功德林戰犯所進行改造。1961年12月15日,王淩雲獲得特赦,被安排在北京郊區一個公社學習栽培水果的技術。1963年,他又出任了河南政協秘書處專員的工作。1968年,他因過去的國民黨将領身份遭到沖擊,離家出走。從此音訊全無,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