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太宗的狠話!一道很奇怪的聖旨

宋太宗的狠話!一道很奇怪的聖旨

古人講究“天人感應”。

認為上天能夠幹預人間的事情,同時,人的行為也能感動上天,或者觸怒上天。

古代的帝王号稱天子,是天的兒子,如果不施行仁政,得罪上天,上天老子就發怒,會以各種災禍報複人類。

如果天子勤政愛民,英明有道,開創了盛世局面,上天就會降下祥瑞,表示對天子的肯定,同時就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古代出現地震、旱災、水災、蝗災、冰雹等災害性極端天氣,古人就會說,這是遭到了上天的譴責。

出現災情後,皇帝會出面向上天禱告,或者頒布罪己诏檢討過失,通過各種作秀方式,以安定民心。

倘若趕巧災禍消失,皇帝就會喜形于色,诏命史官大書特書,無限誇大自己的“豐功偉績”。

古代皇帝在出現災禍時,大多會通過祭天、頒布罪己诏等形式穩定統治局面,當然也有很出格的怪異方式。

宋太宗的狠話!一道很奇怪的聖旨

《貞觀政要》記載:“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長安城附近出現旱災,繼而并發蝗災。

唐太宗李世民來到皇家園林的自留地,觀看莊稼被蝗蟲吞噬的場景,心中充滿憂傷。

唐太宗抓起幾隻蝗蟲,咒罵道:“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

——人以谷物維持生命,而你吃掉了莊稼,這是禍害百姓啊!百姓有過錯,錯誤在我一人,你若有靈性,就噬咬我的心,不要禍害百姓!

唐太宗于是作吞食狀,左右大臣勸谏道:“恐成疾,不可!”——會生病的,皇上不能吞啊!

唐太宗說:“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朕就是想把災禍轉移到自己的身體上,怎麼會害怕生病呢?

唐太宗“遂吞之”,說來也怪,“自是蝗不複成災”,此後不久,災情得以緩解,蝗蟲消失得無影無蹤。

宋太宗的狠話!一道很奇怪的聖旨

宋太宗在遇到災情時,效仿唐太宗,以更怪異的方式作秀。

宋太宗趙光義自诩太平天子,他上台的第一個年号為“太平興國”,可惜的是,宋太宗在位期間卻并不太平。

《宋史》記載: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比較嚴重的水災、旱災、蝗災共發生十八次。

《宋史》記載:“淳化二年己巳,以歲蝗旱禱雨弗應,手诏宰相呂蒙正等:‘朕将自焚,以答天譴。’翌日而雨,蝗盡死。”

淳化二年(991年)春三月,北宋境内多地久旱無雨,宋太宗組織官員集體祈雨,沒有效果。

宋太宗情急之下,發起毒誓,給宰相呂蒙正寫了一道手诏說:“朕打算自焚,以回應老天的譴責。”

事情就這麼湊巧,第二天,老天甚為感動,就開始淅淅瀝瀝下雨了。

《資治通鑒》的記載比較詳細:

宋太宗在手诏中還有一段——“元元何罪?天譴如是,蓋朕不德之所緻也。卿等當于文德殿前築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譴。”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

老百姓有什麼罪過?遭到上天如此譴責,這是因為朕無德而造成的,你們在文德殿前修築一座高台,朕站在高台上,如果三天後還不下雨,你們就在台子周圍堆積木柴,舉火把朕燒死,以回報天譴!

當然了,宋太宗的狠話隻是說說而已。

就在頒發诏書的幾天前,太宗皇帝還蠻有興緻“幸金明池、禦龍舟,遂幸瓊林苑宴射”,這哪像是要自焚的架勢,分明是心情極爽,玩得挺嗨。

大臣們當然不敢“共焚之以答天譴”,人家太宗皇帝根本也沒“暴露其上”。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詭異了,诏書釋出後“翌日而雨,蝗盡死”,及時雨到來,蝗蟲們很知趣地紛紛死翹翹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