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是個極其開放的時代。那會兒,沒有偏見,沒有歧視,隻要一個人的身上有點兒才氣、本事,那他在唐代混得就不是很差,至少不會被餓死。
在唐代,女性跟男性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競争者,但在某些地方卻被要求得更好。據《唐會要》的記載,女孩子要想當道士的話,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化涵養,還要懂道家典籍,比如《黃庭經》等等。
但她們生活在那個時代是幸運的,可以追求王權富貴,也可以遵守清規戒律。
求權:武則天的逆襲
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她,因為長相俊美進唐宮,後李世民去世,她在感業寺出家。那麼她怎麼又回到唐宮呢?
有人說,當時唐高宗李治到感業寺燒香,看見了武則天,想起了往日跟武則天暗中傳情的種種細節,于是把武則天召回身邊。
這話說得對,但不全。在此之前,武則天寫了一首情詩,來表明自己對李治的想念。武則天寫的這首詩是《如意娘》:
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在感業寺中想念李治,早上醒來時想,晚上睡覺還想,整天都在渾渾噩噩地想念李治,以緻于把紅色看成了綠色,身體憔悴不已,被風一吹就倒。
她害怕李治不信,叫李治去箱子裡看看那件石榴裙上的淚痕。
後來,李治看到了這首詩,沒有去找石榴裙,而是去了感業寺。李治在深宮之中,想到在不遠處,有一個面容姣好、姿态婀娜的女人在等着他。
在感業寺的武則天,終于等到了李治。她雖然在寺廟待了四年,但她的真性情絲毫不減當年。沒過多久,李治就把武則天召回到自己的身邊,拜為二品昭儀。
回到宮中的武則天,在三十歲那年生下長女。無奈,女兒成為了武則天的獲寵資本。
女兒出生一個月之後,皇後過來看孩子,在皇後走了之後,武則天萌生了一個想法,要不要殺死孩子?
李治有心把武則天扶正,立她為後。但是朝中大臣沒有應允,這事就耽擱了。如果皇後有一個污點,殺死李治最喜歡的妃子的孩子,那皇後的罪名自然就成立。李治也會是以大怒,不再顧忌朝廷大臣,确定肯定以及一定廢後!
武則天想到此,狠下心捂死了女兒!
接下來,她在李治面前發揮自己的表演才能,呼天搶地,欲手刃“仇人”。而李治因為此事,成功廢了王皇後,扶正了武則天。
自此,就是武則天登上權力頂峰的起點。李治眼不好,她代替李治批閱奏章,行天子之權事;李治仙逝後,她發動自己的勢力,廢掉了李顯,自己登上帝位,開啟了自己的時代。她的求權之路,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求活:上官婉兒的掙紮
在武則天時代,有一位“巾帼宰相”,也就是女相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這輩子跟武則天都有羁絆。
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爸爸上官庭芝因為廢立武則天一事,被武則天賜死。而小婉兒和媽媽就成為了掖庭之奴,就是在冷宮中幹些雜活。
話說,如果一個女人進了冷宮,這輩子基本上就報帳了。
可是,小婉兒不認命,她的媽媽教她詩詞歌賦。而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卻沒有徹底消耗掉小婉兒的才氣。
在小婉兒14歲那年,武則天聽說了冷宮中有一個才女,感到好奇。于是她找個喝下午茶的時間,叫人去把上官婉兒喊來,并當場給她出了一個題目。
根據《景龍文管記》記載,當時小婉兒援筆立成,皆如宿構。換句話說,就是文不加墨,一氣呵成。
武則天是一個很愛才的人,她把上官婉兒從掖庭解放出來,封了她一個“才人”。
那麼,上官婉兒的内心是怎麼想的呢?武則天是她的仇人,也是她的恩人,她想不想報仇?這是一個謎。
來假設一下,她想。
武則天登上帝位之後,上官婉兒成為了她的親信。上官婉兒完全有機會刺殺武則天。
如果這樣做的話,那麼上官婉兒不僅僅會失去榮華富貴,還會失去性命。
那麼,她不想嗎?
先來簡單說一個妝容——紅梅妝。這是上官婉兒發明的,曾風靡大唐一時。
而這紅梅妝的由來,有一個說法。上官婉兒在辦公的時候,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過去調戲她,剛好,這場景被武則天撞見了。
武則天勃然大怒,欲把上官婉兒賜死。但是武則天猶豫了,她舍不得殺這個有才的女孩子。加上張昌宗替上官婉兒求情,武則天一下子心軟,把死刑改為黥刑,就是在上官婉兒的臉上刺青。
上官婉兒是個愛美的人,她把那塊刺青的地方,稍微改動一下,整成紅梅的樣子。而這,就是紅梅妝的由來。
從這件事中,上官婉兒明白了一個道理,她的生命根本就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想要活到替爺爺爸爸翻案的報仇的那天,她就得等武則天老去。
是以說,她不是不想報仇,而是不能。她在以後的日子,隻能活在掙紮之中。
是以,她在唐宮之中,隻能通過結交一些對她有幫助、能夠讓她穩固“女相”權位的人,以便日後有機會能夠報仇血恨。
這個對她有幫助的人,就是曾經的廢皇上,李顯。上官婉兒的容貌,跟當年的武則天相比,可謂是不分高下。長居深宮的上官婉兒,跟李顯經常碰面,這一來二去,漸生情愫。
而李顯被逐出長安,曾寫過一首情詩,《彩書怨》。
詩中兩句“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就表達上官婉兒的思念之情,即使上官婉兒寫好了一封又一封的信,想要表達的,不過是“書中無别意,惟怅久離居。”
可以說,上官婉兒對李顯的情分沒有因為他的廢黜而減少,反而更加思念了。
而在李顯複位之後,他恩寵上官婉兒,封她為昭容,繼續行“宰相”之權事。
現在的上官婉兒,她的生命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她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替上官家翻案。
在李顯死後,上官婉兒死于景龍政變中,在李隆基的刀下嗚呼哀哉了。
上官婉兒被人稱為一代才女,李隆基也曾下令收錄上官婉兒的詩歌,編成詩集。但是曆史的浩瀚長流中,作品的遺失很正常。而在《全唐詩》中所收錄有關她的詩歌,也大多是唱和之作。
但,上官婉兒和武則天,一個因為才名,有了逆命的機會;一個因為詩歌,有了重新奪寵的機會。不得不說,在唐朝想要一步登天,是有機會的。隻要你有才,有作品,就會有無數人為之傾倒。
作者: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