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确診肺癌後,這六個問題可以幫你找回方向,活出自己!

當被檢查出肺癌時,你的第一反應是大腦一片空白還是驚慌不已?

與此同時,各種問題也會奔湧而來,讓你措手不及。

為什麼我會得肺癌?要做哪些檢查和治療?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該怎麼辦?我該如何和家人、和醫生溝通……

迷茫之中,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找回自己的理智和方向,更好地與主治醫生進行下一步的交流,尋找适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肺癌患者解決這些在肺癌疾病全程管理不同階段中我們可能會面臨的實際問題,包括飲食、運動、心理健康管理、随訪等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夢。我們特地邀請到了肺癌領域的六位專家,共同推出“肺達新生”系列肺癌原創科普,一起助力肺癌患者活得更好,活出自己!

确診肺癌後,這六個問題可以幫你找回方向,活出自己!

編輯

在系列文章中,我們将和你一起探索:

肺癌患者的心态陷阱:

“為什麼是我得了肺癌?”

不少肺癌患者在确診後會陷入“為什麼是我得了肺癌?”的自責心态中,甚至有可能影響自己的後續治療。

在了解了肺癌的危險因素很多而且可能防不勝防後[1],我們希望更多肺癌患者可以盡早地摒棄對自己的自責,主動地了解肺癌相關知識,積極面對和對抗癌症,掌握生命的主動權,活出自己的精彩。

肺癌檢查那麼多,真的有必要嗎?

現在肺癌治療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是以治療前,醫生往往需要通過不同方式的檢查,全面綜合地了解患者的情況,為患者選擇更适合的治療方案。

作為治療的前哨,每種檢查方式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影像檢查可以驗證病變所在的部位和累及範圍,也就是惡性良性腫瘤的“大小”和“位置”。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夢。而病理檢查可以解決是不是惡性良性腫瘤,是什麼惡性良性腫瘤的問題,給出組織學亞型和免疫組化、分子病理檢測的結果,也就是進一步了解惡性良性腫瘤的“特性”。結合多種檢查的資訊,我們才能明确惡性良性腫瘤的分期,更精準地打擊癌細胞[2]。

肺癌治療中怎麼吃?有哪些需要忌口?

“民以食為天”,肺癌患者更是如此。進入到治療階段的肺癌患者,精力和體力消耗較大,對健康營養的膳食有着更高的需求。但令人遺憾的是,至少有45%的肺癌患者,在診斷時就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3]。還有一些肺癌患者顧慮忌口,營養攝入可能存在不夠全面的問題。

研究已經證明,營養支援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臨床結局,帶來更好的預後。我們希望,肺癌患者在治療期間能避免走入飲食誤區,遵循營養充足且均衡的飲食原則,提升機體免疫力,更加高效地對抗疾病[3]!

肺癌患者可以進行運動嗎?

康複階段還有哪些事情值得做?

當患者完成階段性的治療,走出醫院後,身體的恢複才剛剛開始。

規律運動應該成為癌症患者的日常[4],積極參與社交和娛樂活動,可以更好地提升心态并培養樂觀情緒,收獲更好的生活品質[5],活出自己。

肺癌患者還能重返工作崗位嗎?

部分肺癌患者在确診時正值壯年,正是職場的中堅力量。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夢。進入病情穩定期後,肺癌患者重返工作崗位有助于把關注點從疾病轉移到生活,增加了社交機會與經濟來源,獲得的社會支援增多,并有助于實作自我價值[6]。

為什麼治療結束了還要繼續随訪複查?

癌症患者無論是在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後,都需要定期到醫院做複查和随訪,以追蹤治療效果和早期惡性良性腫瘤變化等情況[2]。如果說檢查是肺癌疾病管理的“前哨”,随訪則是肺癌的“後衛部隊”。

治療有沒有效?是否存在複發轉移的風險?會不會出現肺癌以外的第二原發癌症?都可以通過随訪與主治醫生溝通來解決。定期随訪複查可以幫助患者實作更長久地生存獲益[7]。

本文轉自肺癌康複圈(由“抗癌管家網站-康愛管家”轉載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