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确诊肺癌后,这六个问题可以帮你找回方向,活出自己!

当被检查出肺癌时,你的第一反应是大脑一片空白还是惊慌不已?

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会奔涌而来,让你措手不及。

为什么我会得肺癌?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和家人、和医生沟通……

迷茫之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找回自己的理智和方向,更好地与主治医生进行下一步的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肺癌患者解决这些在肺癌疾病全程管理不同阶段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管理、随访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我们特地邀请到了肺癌领域的六位专家,共同推出“肺达新生”系列肺癌原创科普,一起助力肺癌患者活得更好,活出自己!

确诊肺癌后,这六个问题可以帮你找回方向,活出自己!

编辑

在系列文章中,我们将和你一起探索:

肺癌患者的心态陷阱:

“为什么是我得了肺癌?”

不少肺癌患者在确诊后会陷入“为什么是我得了肺癌?”的自责心态中,甚至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后续治疗。

在理解了肺癌的危险因素很多而且可能防不胜防后[1],我们希望更多肺癌患者可以尽早地摒弃对自己的自责,主动地了解肺癌相关知识,积极面对和对抗癌症,掌握生命的主动权,活出自己的精彩。

肺癌检查那么多,真的有必要吗?

现在肺癌治疗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所以治疗前,医生往往需要通过不同方式的检查,全面综合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为患者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为治疗的前哨,每种检查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影像检查可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和累及范围,也就是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而病理检查可以解决是不是肿瘤,是什么肿瘤的问题,给出组织学亚型和免疫组化、分子病理检测的结果,也就是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特性”。结合多种检查的信息,我们才能明确肿瘤的分期,更精准地打击癌细胞[2]。

肺癌治疗中怎么吃?有哪些需要忌口?

“民以食为天”,肺癌患者更是如此。进入到治疗阶段的肺癌患者,精力和体力消耗较大,对健康营养的膳食有着更高的需求。但令人遗憾的是,至少有4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就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3]。还有一些肺癌患者顾虑忌口,营养摄入可能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

研究已经证实,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带来更好的预后。我们希望,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能避免走入饮食误区,遵循营养充足且均衡的饮食原则,提升机体免疫力,更加高效地对抗疾病[3]!

肺癌患者可以进行运动吗?

康复阶段还有哪些事情值得做?

当患者完成阶段性的治疗,走出医院后,身体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规律运动应该成为癌症患者的日常[4],积极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可以更好地提升心态并培养乐观情绪,收获更好的生活质量[5],活出自己。

肺癌患者还能重返工作岗位吗?

部分肺癌患者在确诊时正值壮年,正是职场的中坚力量。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进入病情稳定期后,肺癌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有助于把关注点从疾病转移到生活,增加了社交机会与经济来源,获得的社会支持增多,并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6]。

为什么治疗结束了还要继续随访复查?

癌症患者无论是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都需要定期到医院做复查和随访,以追踪治疗效果和早期肿瘤变化等情况[2]。如果说检查是肺癌疾病管理的“前哨”,随访则是肺癌的“后卫部队”。

治疗有没有效?是否存在复发转移的风险?会不会出现肺癌以外的第二原发癌症?都可以通过随访与主治医生沟通来解决。定期随访复查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更长久地生存获益[7]。

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