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代正德年間,一場18天的宗藩叛亂,竟導緻了一個大太監的倒台

在明代的孝宗時期,朝廷規定商人應該前往邊地繳納課銀,然後由戶部統一送到各個變境地區,以助邊地駐軍的日常消費,這些課銀就被稱作是年例銀兩。

然而到了明武宗時期,當時深受重新的劉瑾向皇帝進言稱,這種年例銀兩容易造成邊地同戶部之間的互相勾結,共同A錢國家錢糧。武宗皇帝相信了,便于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下令停止将商人課銀由戶部轉交給邊地的規定,而是直接留給朝廷使用,由此邊地儲備日漸空虛。

明代正德年間,一場18天的宗藩叛亂,竟導緻了一個大太監的倒台

到了正德四年八月份,劉瑾向武宗皇帝奏請,要派禦史前往各個邊地清理屯田,然後好友善向他們征收畝銀。

結果奉命的禦史,為了迎和劉瑾而瘋狂地向其虛報,每個邊地都虛增了屯田數百頃。而派往甯夏的大理寺少卿周東,甚至直接明目張膽地把五十畝地當成一頃土地來算,而正常情況下,一頃是等于一百畝土地的,這就相當于讓戍邊的将士平白多承擔了高達一倍的畝銀。

明代正德年間,一場18天的宗藩叛亂,竟導緻了一個大太監的倒台

與此同時,當時的巡撫都禦史安惟學,多次無辜杖辱士兵的妻子,戍邊将士無不對此十分怨恨,當時的安化王朱寘鐇清楚感覺到這種憤怒,便産生了一種想要借此發動叛亂的想法。

正德五年的四月五日,朱寘鐇設下宴會,邀請了巡撫、鎮巡等官,大多數的官員都受邀而來,但前文所提到過的安惟學和周東卻因故沒來。

明代正德年間,一場18天的宗藩叛亂,竟導緻了一個大太監的倒台

結果當天前去參加赴宴的官員大多遭到朱寘鐇的屠戮,至于安惟學和周東也成功派人前去追殺而死,這場叛亂就此爆發。

朱寘鐇拉起了清君側、讨伐劉瑾的大旗,聯合甯夏指揮何錦、周昂等人,燒毀官府、釋放囚徒,但由于朝廷應對及時,鄰境各鎮會兵讨叛,于是乎這場藩王叛亂僅僅持續了十八天就結束了,朱寘鐇等一幹人馬齊齊伏誅。

明代正德年間,一場18天的宗藩叛亂,竟導緻了一個大太監的倒台

對此次藩王叛亂的結果,失敗幾乎是避免不了的,因為正德年間的藩王勢力,已經遠遠不如建文帝時期,經過輪番削藩,藩王基本上手中連最基本的兵權都沒有,又如何能夠反叛成功呢?

明代正德年間,一場18天的宗藩叛亂,竟導緻了一個大太監的倒台

由此朱寘鐇想要重制朱棣的事迹,無異于異想天開。但即便如此,此次叛亂也并非一無所用,因為他是被太監劉瑾給逼反的,是以不久之後,楊一清與同為十虎之一的太監張永共同謀劃,成功除掉了劉瑾,這也算是朱寘鐇反叛為大明王朝所作下的貢獻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