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民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很遙遠的,也很少有人知道這段曆史時期發生了些什麼。但是因為最近這些年一些演繹民國時期的電視劇熱播,也使得許多人開始去了解這段曆史。但是電視劇總歸是電視劇,并不能很完整地去展示曆史,也會有一些與曆史相悖的場景出現,所有拍攝這段時期的電視劇都會出現一樣東西,就是大洋。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在我們能看到的電視劇裡面,出手闊綽的少爺們都是幾十大洋帶在身上,一些首飾飾品也是幾十大洋就可以買到,大洋在當時那個時代的購買力可以說是很強的。電視裡面多次出現的大洋在民國時期的确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這麼說,大洋在民國曆史中是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不管是當官的還是平民,用的最多的就是大洋這個貨币,可以說民國時期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大洋這個貨币的,基本上所有的貨物都是以大洋為基準定價。

大洋是銀制品,是以當時也有另外的一個稱呼也就是叫做銀元,不同于我們現在的一塊錢,當時的大洋是純銀打造的,放在我們今天,不算大洋的曆史價值在裡面,光是材質就值很多錢了。大洋最先出現在清朝,當時上面印的是蟠龍的畫像,是以也稱為龍洋,在那之後就出現了很多層出不窮的大洋種類,由于出現的種類太多了,難以統一的規劃,于是人們就起了大洋這個便于記憶也好聽的名字。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到了民國時期,推出了國币條例之後,就算是開始确定了貨币制度。把銀元定為了最基本的貨币,也規定了銀元的重量和純度,重量七錢外加二分,銀的純度就是八點九。确立了制度之後,大洋的發展就開始步入正軌,也一天天地變得興盛了起來。就這樣大洋徹底成為了人們生活不可以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再到後來袁世凱主政的時候,下令把大洋改成八點九成分銀一點一成分銅的硬币,并且印上了他的頭像。袁大頭就這樣誕生了,也成為了當時社會上主要的流通貨币。這樣一直持續到了1928年,南京的孫中山發表了新的貨币條例之後,在之前貨币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制作出了當時的國民貨币。1933年銀元的地位被徹底的确定,市面上流通的銀兩不可以和銀元進行等價值的交換。自此之後銀元發展進入巅峰時期。

但是随着戰争的爆發,大洋也開始一步步地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但是最主要的還是1948年胡亂發行代替銀元的紙劵,最後導緻了通貨膨脹加劇了大洋的消失。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之後,一個新的時代到來,大洋也就這樣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裡面。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大洋的重要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都是中國的硬性貨币,在曆史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顯著的作用。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大洋在當時的社會究竟有着什麼樣的價值呢,一塊大洋可以購買多少東西呢?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這些疑問,下面我就會為大家去解決這些疑問,全方位的向各位介紹大洋的購買能力和獨特的價值。

在不同的時期一塊大洋的價值也有所不同,最開始在清朝出現的時候,一塊大洋走在街上基本上買東西都是沒人可以找開的,當時一塊大洋夠一家人生活大半個月甚至更久。當時的工資水準的話一個手藝人如果幹得好的話是可以掙到幾塊的,但是一個學手藝的可能幾個月也沒有一塊收入。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當時的社會是很崇尚教育的,在教育上面的投資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北京大學的校長蔡元培先生當時的工資就高達六百,這可以說是普通人幾輩子都掙不到的錢。由此也可見當時教育事業是有多麼的崇高。當時能賺這麼多的人估計也就是隻有這些受過高教育的人才了。

當時一頓飯也就是幾分錢,一斤肉可能也就一毛錢,一塊大洋确實是夠一家人生活很久,當然這是不算那些富豪家庭一頓飯吃好幾十大洋的。正常的生活情況下,一塊大洋确實是可以讓一戶普通人家生活很久。後面随着戰亂和軍閥的不斷出現,也導緻大洋的價值一直處于一個波動的情況。

民國時期工資一枚袁大頭是什麼水準?走在街上買東西沒人能找開

随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大洋也徹底地退出了曆史舞台。現在的大洋的價值也就是曆史和其自身的材質了。如果不是電視劇的火熱,我想也不會有這麼多人關注大洋的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