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民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时期发生了些什么。但是因为最近这些年一些演绎民国时期的电视剧热播,也使得许多人开始去了解这段历史。但是电视剧总归是电视剧,并不能很完整地去展示历史,也会有一些与历史相悖的场景出现,所有拍摄这段时期的电视剧都会出现一样东西,就是大洋。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在我们能看到的电视剧里面,出手阔绰的少爷们都是几十大洋带在身上,一些首饰饰品也是几十大洋就可以买到,大洋在当时那个时代的购买力可以说是很强的。电视里面多次出现的大洋在民国时期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这么说,大洋在民国历史中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用的最多的就是大洋这个货币,可以说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大洋这个货币的,基本上所有的货物都是以大洋为基准定价。

大洋是银制品,所以当时也有另外的一个称呼也就是叫做银元,不同于我们现在的一块钱,当时的大洋是纯银打造的,放在我们今天,不算大洋的历史价值在里面,光是材质就值很多钱了。大洋最先出现在清朝,当时上面印的是蟠龙的画像,所以也称为龙洋,在那之后就出现了很多层出不穷的大洋种类,由于出现的种类太多了,难以统一的规划,于是人们就起了大洋这个便于记忆也好听的名字。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到了民国时期,推出了国币条例之后,就算是开始确定了货币制度。把银元定为了最基本的货币,也规定了银元的重量和纯度,重量七钱外加二分,银的纯度就是八点九。确立了制度之后,大洋的发展就开始步入正轨,也一天天地变得兴盛了起来。就这样大洋彻底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以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再到后来袁世凯主政的时候,下令把大洋改成八点九成分银一点一成分铜的硬币,并且印上了他的头像。袁大头就这样诞生了,也成为了当时社会上主要的流通货币。这样一直持续到了1928年,南京的孙中山发表了新的货币条例之后,在之前货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制作出了当时的国民货币。1933年银元的地位被彻底的确定,市面上流通的银两不可以和银元进行等价值的交换。自此之后银元发展进入巅峰时期。

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大洋也开始一步步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最主要的还是1948年胡乱发行代替银元的纸劵,最后导致了通货膨胀加剧了大洋的消失。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大洋也就这样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面。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大洋的重要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中国的硬性货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显著的作用。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大洋在当时的社会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呢,一块大洋可以购买多少东西呢?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这些疑问,下面我就会为大家去解决这些疑问,全方位的向各位介绍大洋的购买能力和独特的价值。

在不同的时期一块大洋的价值也有所不同,最开始在清朝出现的时候,一块大洋走在街上基本上买东西都是没人可以找开的,当时一块大洋够一家人生活大半个月甚至更久。当时的工资水平的话一个手艺人如果干得好的话是可以挣到几块的,但是一个学手艺的可能几个月也没有一块收入。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当时的社会是很崇尚教育的,在教育上面的投资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当时的工资就高达六百,这可以说是普通人几辈子都挣不到的钱。由此也可见当时教育事业是有多么的崇高。当时能赚这么多的人估计也就是只有这些受过高教育的人才了。

当时一顿饭也就是几分钱,一斤肉可能也就一毛钱,一块大洋确实是够一家人生活很久,当然这是不算那些富豪家庭一顿饭吃好几十大洋的。正常的生活情况下,一块大洋确实是可以让一户普通人家生活很久。后面随着战乱和军阀的不断出现,也导致大洋的价值一直处于一个波动的情况。

民国时期工资一枚袁大头是什么水平?走在街上买东西没人能找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洋也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的大洋的价值也就是历史和其自身的材质了。如果不是电视剧的火热,我想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大洋的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