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抓改革建體系優服務 關注關愛重點人群

随着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改革工程深入實施,“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幸福圖景正在照進現實,讓三水老年人樂享健康晚年。今年以來,佛山市醫療保障局三水分局以長期卧床慢性病患者、失能人員、老年人、殘障人士為重點保障對象,着力發揮醫保基金撬動作用,探索建立機構照護和居家照護相結合的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服務體系,通過“七個抓好”的有力措施,着力提升重點人群保障服務供給能力和水準。

目前,全區已完成配置“醫養康護”床位193張,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不少于150張建床任務,今後可惠及轄區500名重點人群。

整合民營醫療機構資源增設193張“醫養康護”床位

12月15日16時許,行動不便的88歲老人李美霞準備到戶外練習“走路”。自今年9月從金本民信醫院住院部轉到“醫養康護”專區,每天醫生、護士會到她所在的家庭病床為她做針灸、中頻治療等康複項目,起身洗漱、解手友善等事宜隻需按下床邊的按鈴,護工便會過來。

經過3個多月的醫、養、康、護,原本完全不能行走的李美霞如今已能借助助行器獨自行走20—30分鐘。晴好的日子裡,醫養康護專區戶外活動區域能看到她蹒跚學步的身影。

金本民信醫院業務院長陳元立介紹,“醫養康護”專區建設之前原本是一塊空地,在三水區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改革工程的推動下,整合資源進行改造提升,建成了42張“醫養康護”床位,專區還設有評估室、治療區、搶救室、康甯室,配有4名醫生、6名護士,并可根據接收重點人群個性化需求安排護工。

走入康甯室可見,家屬陪護區有沙發、小冰箱等居家配置,空間寬敞舒适,家庭病床則配有呼吸機、氧氣機等搶救裝置。“醫養康護”專區實行24小時醫護值班制度,通過打造家庭式環境,配備專業化醫療服務,提供醫、養、康、護一體化服務,可以很好地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金本民信醫院是三水區首批參與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改革工程并建成“醫養康護”專區的民營醫療機構之一。該工程也是三水區2021年“民生十件實事”之一。據介紹,今年以來,為推進該項工程,佛山市醫療保障局三水分局結合轄區民營醫療機構醫療資源配置失衡、住院床位閑置等現實情況,深入相關鎮街和醫療機構開展15次專題調研,并深入宣傳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制度改革項目。

經過宣傳發動,全區共有6家民營醫療機構參與“醫養康護”床位建設,占全區具有住院業務的民營醫療機構的70%。

七大舉措強力推進優化“醫養康護”服務供給

根據三水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0年,三水區60歲及以上人口為9.54萬人,占11.88%,比2010年增長3.24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72萬人。作為全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三水區老年人口還呈現老齡化程度較高、高度集聚和壽齡較高三個基本特征,全區養老服務需求較大。

而老年人又是長期卧床慢性病患者、失能人員高發群體。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是很多老年人追求的幸福生活,而“醫養康護”一體化服務的市場空白點則成為衆多家庭難以突破的現實困境。

今年以來,市醫療保障局三水分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探索建立“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服務體系,并将此項目列為“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項目,着力解決群衆急難愁盼的事情。

“我們專區醫護人員今年參加了兩次‘醫養康護’業務教育訓練,進一步提升了相關業務水準和能力。”金本民信醫院“醫養康護”專區主任李意中是該醫院骨傷科主任,從事臨床工作30多年。今年以來,市醫療保障局三水分局先後邀請知名專家和國内“醫養康護”服務營運機構,對相關醫療機構的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從業人員進行系統業務教育訓練,并印制《三水區重點人群照護工作手冊》,切實提升了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水準。

而這也是市醫療保障局三水分局今年為推動該項目實施的“七個抓好”有力措施之一。“七個抓好”有力措施即抓好研究部署,細化工作措施;抓好宣傳發動,擴大覆寫範圍;抓好溝通對接,協同政策出台;抓好關聯協作,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床位建設,強化服務供給;抓好專題教育訓練,提升照護水準;抓好檢查評估,規範日常管理。如今,在“七個抓好”措施推動下,三水有力提升重點人群保障服務供給能力和水準,今後可惠及三水區500名重點人群。

深化細化改革舉措推動惠民政策落地見效

自10月投入使用至今,金本民信醫院“醫養康護”專區已經為30多名重點人群建床提供“醫康養護”四位一體服務,目前已經有10多人經過康複治療和醫養服務,撤床出院。

陳元立介紹,目前“醫養康護”專區接收的30多名重點人群中以中風後遺症人群為主,進來時很多都不能自理、無法下床,經過一段時間的“醫康養護”治療和照護,能夠走動、基本自理能力得到恢複,醫院按照家庭病床建床、撤床流程,經過重新評估後,符合标準則可撤床。據悉,家庭病床建床周期最長為90天,期滿後需要繼續治療的則需重新進行評估和申請。

“除了通過優化‘醫養康護’服務供給,我們也通過發揮醫保基金撬動作用,進一步減輕重點人群經濟負擔。”據市醫療保障局三水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項目啟動以來,三水分局通過加強與市醫療保障局溝通,推動了《佛山市基本醫療保險家庭病床管理辦法》于2021年7月1日施行,為改革紮實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并牽頭編制了《佛山市三水區基本醫療保險家庭病床待遇與服務管理指南》,進一步明确和細化家庭病床待遇、服務要求和内容、定點醫療機構服務管理等具體措施。

接下來将在“優服務、強宣傳、促擴面、守規範”四個方面下功夫,繼續鞏固和擴大重點人群“醫養康護”四位一體保障改革工作成效,打通相關政策落地見效的“最後一公裡”。

■親曆者說

康複患者:

環境舒适服務專業

李美霞今年1月不慎摔倒,在廣州做了髋關節置換手術。88歲的她長年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此前已經行動不便,手術後更是完全起不來,需要長年卧床。

“手術後,子女都發愁,不知道該送我去哪裡。”李美霞說,家裡人找了很多家老人院,均不盡如人意,普通的老人院一個月要5000多元,但是完全沒有醫療配套,我術後還需要康複治療,好一點的太貴家裡承擔不起。

後來經李美霞的親家介紹來到金本民信醫院。李美霞說,剛開始家裡人都很不放心,但是來看過後,一家人都很認可,這裡有專業醫生、護士,有專門的康複中心,還配有護工,環境也很好,病房寬敞,還有活動區域。

“我一個老人家初來時,心裡覺得寂寞,常常自己偷偷抹淚。”李美霞說,這裡醫生護士都很好,護工很細心耐心,給了她很多關心,現在她的心情開朗了很多,也開心了很多。她的親家是三水白坭人,就在金本旁邊,女兒女婿回家時也能經常過來探望。

而最讓李美霞感動的是醫生護士對自己的鼓勵,正是在他們不斷的鼓勵下,她才有信心并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已經88歲了,做完手術,以為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李美霞說,目前未報帳前一個月的費用是4000元左右,這裡的環境好,有專業的醫療、康複、護理服務,家裡人覺得成本效益很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