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億新藍海!中國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現狀分析

千億新藍海!中國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現狀分析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火石産業大腦, 作者 | 火石創造 廖義桃

中國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巨大,在醫改深入、分級診療推進、醫療新技術演進、人口老齡化、城鎮化、财富增長以及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寫等因素的驅動下迅速擴容,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也逐漸成為國家和各地政府提高區域醫療服務效率、輔助公立醫院業務發展的重要抓手。

為此,國家衛健委在2017年釋出《關于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醫療領域投資活力的通知》等政策提出了10類獨立設定的醫療機構的基本标準及管理規範,從政策上明确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未來方向,并于2022年1月29日印發《醫療機構規劃指導原則(2021-2025年)》提出鼓勵社會力量在康複、護理等短缺專科領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醫學檢驗室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康複醫療中心等獨立設定醫療機構,加強社會辦醫的規範化管理和品質控制,提高同質化水準。

在如此龐大、如此變革的産業裡,地方政府該如何選擇符合自己的細分領域方向?如何規劃醫療服務産業創新發展的路徑?如何培育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新業态、新模式,推動區域醫藥健康産業轉型更新?産業投資者該如何優化在全國的投資布局?帶着這些思考,筆者結合中國第三方醫療服務市場容量、市場競争、投資布局特征等情況,重點對病理診斷實驗室、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消毒供應中心等為代表的醫技類第三方醫療服務細分領域展開分析,以期為政府及投資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01 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整展現狀

細分領域衆多。目前,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在中國尚處于發展初期,細分領域較多,具有代表性的領域包括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甯療護中心、康複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中小型眼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等十大類,整體行業利潤相對較高。

市場前景廣闊。在政策利好、技術驅動、資本加持和需求拉動下,中國第三方醫療市場規模持續擴張,并保持高速增長态勢。據統計,近5年來中國第三方醫療機構行業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預計到2025年,第三方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将突破5000億元,成長空間巨大。

國家政策推進。近年來,随着中國醫改的深入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國家層面不斷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推動第三方醫療服務發展,以此作為公立醫療體系的補充。

表1:近年來中國鼓勵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的重點政策内容解讀

千億新藍海!中國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現狀分析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02 第三方醫療服務細分領域發展概況

(一)醫學檢驗實驗室:市場化程度逐漸提高,增長空間大

醫學檢驗實驗室,亦稱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指在衛生行政部門的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院之外從事臨床檢驗或是病理診斷和服務,并能獨立承擔責任的醫療機構。主要分為普檢實驗室和特檢實驗室。從産業鍊情況看,獨立醫學實驗室處于診斷産業的中遊,上遊為檢驗儀器和試劑生産商,下遊為各類醫療機構和檢驗者。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滲透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參考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國金證券研報、頭豹研究院、Frost & Sullivan等多方資料,火石創造初步估算,2020年大陸獨立醫學檢驗行業市場規模約300億元,對标美國、德國、日本等成熟市場35%以上的滲透率來看,醫學實驗室在大陸滲透率較低,在6%左右,預計在2025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同時,在疫情背景下,為緩解核酸檢測壓力,國家衛健委明确各地可采購第三方醫檢服務,第三方檢驗機構也将因其規模化、專業化服務在醫療服務行業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特檢市場占比超過普檢市場。從服務類型來看,第三方醫學檢測服務主要包括正常檢測及特檢兩類檢測服務。根據Frost&Sullivan 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特檢市場規模的增速顯著快于正常檢測市場。2020年中國正常檢測及特檢市場規模占比分别達47.3%和52.7%。同時,在新冠檢測急劇增加的背景下,特檢服務市場規模于疫情期間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呈現規模數量快速上升與龍頭企業全國連鎖化經營特征。根據中國食品藥品網披露的資料顯示,在2012年到2020年期間,國内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由129家發展到1600家以上。目前,大陸大部分獨立醫學實驗室規模較小,主要采取區域性經營模式或專注于特色檢驗服務。迪安診斷、金域醫學、達安基因、艾迪康等作為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四大龍頭企業,合計約占5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該類企業主要實行全國連鎖經營模式,近年來開始由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縣城下沉,建立多家醫學檢驗中心。

典型案例:迪安診斷

公司概況:公司成立于2001年,業務涵蓋醫學診斷服務、診斷技術研發、診斷産品生産及營銷、CRO、司法鑒定、健康管理、冷鍊物流等領域。已服務全國20000多家醫療機構,累計服務人數超過3億人。

投資布局:目前在全國布局40家連鎖化醫學實驗室,已形成“全國覆寫、地區滲透”的“連鎖化、标準化、規模化”發展态勢。從布局方向上看,主要圍繞長三角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穩步向華南、東北推進,繼而向中西部地區輻射,逐漸實作全國布局。

商業模式:迪安診斷主要采用“服務+産品”一體化商業模式 ,并經曆管道代理業務、診斷外包服務、合作共模組化式等三個階段,實作“中心實驗室、區域檢驗中心、合作共建實驗室”三級關聯,建構先進的醫學診斷生态系統。

(二)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市場潛力大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指獨立設定的應用X射線、CT、磁共振(MRI)、超聲等現代成像技術對人體進行檢查,出具影像報告、影像診斷建議,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醫療機構(不包括醫療機構内設的醫學影像診斷部門)。

處在發展起步階段,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态勢。相對于美國近40年的發展曆史,大陸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起步較晚,尚處于行業發展的起步階段,目前初步形成影像裝置、獨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及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相協同、互相關聯的産業格局。近幾年在市場需求和政策的推動下,大陸醫學影像中心逐漸向規模化、連鎖化發展。據估算,大陸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

從營運方式看,主要分為獨立影像中心以及與醫院合作經營的院中院或托管的影像中心等兩大類。

(1)獨立影像中心。省會城市和一線城市的影像中心主要定位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聚焦不願在公立醫院排隊和有社保的高淨值人群。而縣域一級的影像中心主要定位于提升或補充公立醫院的影像業務能力。

(2)與醫院合作經營或托管。由合作醫院導流患者,在第三方做完影像檢查後又導流回合作醫院做手術,相當于醫院将影像科外包,第三方收取服務費。

從企業主體看,主要由地産企業、醫學影像機構以及該行業上下遊企業等三大類構成。

(1)地産領域企業,該類主體通常擁有較好的産業資源和資金實力,但缺乏醫學影像技術背景和營運經驗,為實作集團大健康産業領域的多元化投資布局,主要采取與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合作共建的方式,共同發展獨立影像中心業務,典型代表如廣宇集團投資成立杭州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2)專業醫學影像服務機構,典型代表如一脈陽光采用自建和合作的方式全國連鎖布局影像中心。

(3)與醫學影像服務有相關性的企業向上下遊拓展業務,代表企業有平安好醫、萬裡雲等。

典型案例:一脈陽光企業概況:公司于2014年投資建立,專業從事醫學影像中心投資營運,醫學影像雲平台技術開發、醫學影像人才培養、醫學影像産業鍊服務,目前已服務700餘家醫院,年服務患者10萬+人次。

布局特征:醫學影像中心以臨床醫生/醫院為首要服務對象,以集團化、連鎖化為主要發展模式,配合國家區域規劃和分級診療制度,在市、縣、鄉配置相應的裝置和醫療人才,以精準診斷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服務模型包括區域共享影像中心、獨立影像中心、托管影像中心、醫學影像醫聯體等四大類。

發展趨勢:持續擴張中心網絡和服務範圍,在影像服務有剛性需求的區域不斷加強覆寫,并積極尋求戰略夥伴合作、收購或投資機會,持續增強醫學影像産業整合和生态組織能力。

(三)病理診斷實驗室:處于市場化發展起步階段,大量企業湧入

病理診斷實驗室,指通過顯微鏡進行病理形态學觀察,運用免疫組化、分子生物學、特殊染色及電子顯微鏡等技術,結合病人的臨床資料,對人體器官、組織、細胞、體液及分泌物等标本做出病理診斷報告的獨立設定法人機關,能夠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不包括醫療機構内設的病理科)。服務内容主要分為組織病理、細胞病理、免疫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等檢查類型。從産業鍊情況看,病理診斷行業産業鍊包括上遊原料市場、中遊試劑裝置市場和下遊需求診斷市場。

潛在市場規模超400億,市場化發展有待提高。根據2020年世界病理學大會報告,預計到2024年,全球病理學市場規模将從2019年的303億美元達到44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6.1%。根據西部證券預測,中國病理行業的潛在市場規模超400億元。其中,組織病理市場規模20~30億元,細胞病理市場超300億,免疫組化病理潛在市場空間超40億,分子病理潛在檢驗市場空間超50億元。近年來随着精準醫療興起,病理診斷作為醫學界公認的疾病診斷“金标準”,其價值進一步凸顯,大量企業開始湧入以期搶占市場先機。

中國現有第三方病理診斷中心主要以區域型醫聯體類型設立為主,市場化第三方病理診斷中心較少。第三方病理診斷中心主要采用四種運作模式。

(1)獨立第三方病理診斷實驗室。主要由專業從事臨床和病理檢驗的部門或醫學檢驗實驗室企業業務拓展而來,重點提供各類疾病的病理檢測和診斷業務,典型代表如蘭衛醫學。

(2)公立區域性病理診斷中心。該類機構主要通過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思路,将區域内重點醫院的病理科剝離、整合,擴充服務範圍,并兼顧當地其他醫院的病理診斷,典型代表如甯波市臨床病理診斷中心。

(3)以大學為依托的病理實驗室。主要指在開設病理學的大學或醫學院内,設立單獨的病理實驗室供學生進行科研、實踐以及提供對外檢測服務,或是由學校病理學系為核心,聯合區域重點醫院共同構築區域性病理學科資源整合機構和功能平台,典型代表如首都醫科大學臨床病理中心。

(4)與醫療機構合作或托管的病理診斷實驗室。主要是在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中心及大型醫院内,将專門的病理科或單獨的病理中心進行托管,或第三方病理診斷實驗室提供裝置,試劑或人員,醫院提供場地和樣本來源。

代表案例:蘭衛醫學

公司概況:蘭衛醫學前身建立于1993年,公司面向各級醫療機構提供第三方醫學檢驗和病理診斷服務、國内外知名品牌體外診斷産品以及其他專業技術支援,以滿足各級醫療機構差異化需求。

商業模式:在“産品代理+第三方檢驗”的基礎上,順應國家推進醫聯體建設和檢驗結果互認的發展方向,采用“區域醫學檢驗/病理診斷中心”的模式開展第三方醫學檢驗業務,依托區域中心,整合區域内貿易業務和檢驗業務資源,實作區域内規模優勢,持續為區域内各級醫療機構提供差異化服務。

布局特征:通過自建和外延并購擴張,實作區域内醫學檢驗結果互認,病理診斷資源協同共享。積極将業務覆寫十多個省市,建成十餘家區域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中心,形成品牌化、規模化、标準化的實驗室網絡。

(四)消毒供應中心:行業高速發展,千億藍海初現

消毒供應中心,指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強制性操作規範及品質标準,通過标準化管理及專業化服務,為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所使用的各類無菌物品的供應機關,其主要承擔醫療機構可重複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潔淨手術衣、手術單品等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并開展處理過程的品質控制,出具監測檢測結果,實作消毒全過程可追溯,保證消毒滅菌品質。從産業鍊情況看,消毒供應服務産業上遊主要為消毒滅菌裝置及耗材生産商,中遊為第三方消毒供應服務商,下遊為消毒服務客戶,包括醫院、藥企及其他機構等。

市場規模超700億,正處于高速成長期。根據Frost & Sullivan統計資料顯示,大陸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市場規模2018年達174.7億元,随着近年來大陸醫院、口腔門診、醫美機構、社康中心等醫療機構的快速增長,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需求量大幅上升,預計2022年中國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行業市場規模将達到760億元,2018年至2022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将達到42.2%,在中短期内或将破千億規模體量。

醫院消毒外包成趨勢,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一片藍海。從發展趨勢看,目前消毒供應室對于醫院來說,營運管理、品質控制成本過高,且存在資源配置重複、監管不易等多重問題。随着醫改的深入,第三方消毒供應服務的崛起,醫院消毒外包是大勢所趨,民營消毒服務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其中,區域化醫療消毒供應中心将成為消毒滅菌物品管理模式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企業化的質控和管理模式的加入将進一步帶動一系列專業工作内容的改變,促進消毒供應行業的蓬勃發展。

從建設模式來看,目前中國消毒供應中心主要有醫院自模組化式、院企合模組化式和企業自建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等三種模式。

(1)醫院自建消毒供應中心,依據其業務與功能定位又可分為傳統的醫院内消毒供應中心、提供區域化服務的醫院内消毒供應中心、選擇外包服務的醫院内消毒供應中心等三種。

(2)院企合建消毒中心,主要為标杆醫院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建設,由醫院提供場地,企業提供營運和服務。

(3)企業自建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由投資企業在醫院外某區域自行購買或租賃土地修建廠房,或租賃現場廠房而進行投資建設的區域化消毒供應中心,向區域醫療機構提供服務。該類機構的選址布局通常貼近區域重點醫院。

典型案例:聚力康

企業概況:公司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上海嘉定區,公司專注于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配送的專業服務解決方案,并在技術與資本的助推下加速布局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建設,目前已服務了數百家醫療機構。

布局特征:企業投資選址綜合考量經濟效益、醫院接受程度、服務方案成熟度、環保要求、物流範圍等因素,主要采用連鎖複制推廣模式,重點布局在醫療資源豐富的重點省份。目前,已經在上海、天津、廣州、安徽、福建、陝西、重慶、遼甯、河南等多個省市設立了獨立第三方醫療消毒供應中心,未來将逐漸形成全國範圍内的服務網絡,标準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

03 醫療服務集聚區發展模式

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呈現集聚化發展趨勢。中國第三方醫療服務從産業組織模式上看,主要集聚在大型國際醫學園區、健康城、醫療服務區等大量醫療資源或醫藥健康産業聚集的區域,典型案例如上海國際醫學園區。

典型案例: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園區概況: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成立于2003年,占地11.88平方公裡,園區以打造亞洲一流惡性良性腫瘤醫學中心和張江細胞産業園為核心,建構完善的“醫、教、研、産”為一體的新健康産業生态體系。目前,已逐漸發展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檢驗叢集,能夠專業化提供理化檢測、基因組學檢測、生化發光檢測、免疫檢測、組織病理、細胞病理等全方位檢測服務解決方案。

重點企業: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複旦大學附屬上海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東院、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中國太平國際健康頤養社群等10 餘家高端醫院。華大基因、博奧生物、金域檢驗、芯超生物、荻碩貝肯醫療、坤愛醫檢等超過25家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

檢測服務領域布局:重點布局以華大基因和易瑞醫檢為代表的無創産前基因檢測,以思路迪、吉凱基因為代表的惡性良性腫瘤基因檢測,以及司法鑒定、親子鑒定、移植配型檢測、幹細胞存儲等服務。

04 結語

總的看來,目前中國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發展速度極快。在一系列政策紅利和現實需求的推動下,各細分領域深入發展,産業發展标準和規範持續完善,數千億規模市場藍海已經顯現,行業各方加速湧入。相信,未來随着醫改的深入、居民消費水準的攀升,以及精準醫療、醫療大資料、人工智能、遠端醫療等技術的推動,第三方醫療服務行業或将迎來超預期的高速發展,那些能夠深刻把握第三方醫療服務産業發展趨勢,加快産業布局并搶占市場先機的區域或将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投資回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