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節儉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美德,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一句諺語正是我們過去幾千年的中國窮苦人民生活的狀态。

但在近代史上,由于連年的戰争,國家經濟蕭條,物資短缺,在建國初期,上至偉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始終貫徹着節儉絕不鋪張浪費的精神,其中不乏很多擁有新中國成立的功勳者們,尤太忠就是其中一位。

說起尤太忠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因為聲名傳播較為深遠的一般都是十大元帥,官至上将的尤太忠可能就沒有那麼廣為人知,但是他這一生依然讓我敬佩,除了是因為他在我國各種戰争中卓越的貢獻,更是因為他這一生始終保持着儉樸的作風,為這個國家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老革命家尤太忠

1918年尤太忠出生于中原大地河南,那時候清政府剛剛下台,整個國家都處于蕭條狀态,人民都生活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的三座大山下,家家戶戶都窮的叮當響,當然尤太忠家也不例外。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盡管已經長成了少年,但是尤太忠卻沒有讀書的機會,隻能當一個普通的放牛娃,還要遭受地主的壓迫。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1931年,當時的工農紅軍駐紮在了河南省尤太忠家鄉附近,而這一次的相遇,改變了尤太忠的一生。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在飽嘗了地主的摧殘和壓迫後,尤太忠接受到了來自工農紅軍的人文關懷,在僅僅是陌生人的情況下就對尤太忠關懷備至,盡管尤太忠沒有文化,但是知人情冷暖,在他小小的認知裡,吃飽飯,穿暖衣就是好的隊伍,于是執意要跟着駐紮的工農紅軍走。

由于當時的尤太忠才剛剛年滿13歲,年齡太小了,工農紅軍怕他吃不了苦,但尤太忠表現出了他至死不渝的決心,無奈之下工農紅軍隻能收留了這個小孩,畢竟這支隊伍的宗旨就是救苦難的人民群衆于水火中,收留了尤太忠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就這樣,尤太忠開始了自己的紅軍生涯,一直到自己老去。起初由于年齡小,尤太忠隻能在炊事班搭把手,漸漸地尤太忠聰明勁展現出來了,開始學習觀察隊伍中的各種事務。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1933年,尤太忠如願加入了共産黨,他這顆向往紅軍,為紅軍随時犧牲的心更加的熾熱,并一一展現在他的工作中,無論是戰事還是其他軍内工作,尤太忠都任勞任怨地工作着。

在戰争期間,尤太忠參加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戰事,甚至在建國後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由于戰功顯赫,尤太忠一路高升,先後擔任過河北省要職、北京軍區副司令、廣州省要職、内蒙古要職等。

從尤太忠的任職軌迹可以得知,他始終貫徹着革命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革命精神,毫無怨言,兢兢業業。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骨子裡的儉樸精神

難能可貴的不僅僅是尤太忠的革命工作精神,還有他骨子裡的儉樸精神,即使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身居要職,他也從來沒有鋪張浪費過,甚至達到了現在人看來有點摳門的地步。

身為地方高官的尤太忠經常下去視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解決百姓的難題,但是自始至終從來沒有吃過宴席,在他眼裡,吃飯就是基本的溫飽解決問題,不是身份的代表,食堂裡的飯菜就是最好的。

是以每次他視察的時候,各個接待上司隻能偷偷在食堂裡加菜,但尤太忠依舊不吃那一套,依舊挑最便宜的菜吃,給視察的上司樹立了一個儉樸的榜樣。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有的人認為尤太忠太過于倔強,一頓飯又能代表什麼呢?其實不然,尤太忠心裡始終裝着國家,裝着人民。

那時候我們正處在建國初期的經濟複蘇時期,浪費是可恥的,也是必不可行的,隻有号召大家共同節儉起來,才能穩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果,才能讓人民迅速的富裕起來。

當然儉樸的尤太忠也吃過一次“奢侈的虧”,甚至以後杜絕了茅台酒的品嘗,這說起來也是一段佳話。在當時的情況下,地方官員去北京開會食宿基本都是自理的,絕不會動用國家的一針一線。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在一次北京開會中,尤太忠遇見了自己的老戰友李先念,故人相見,異常親切,尤太忠甚至打趣李先念要請他喝一頓好酒茅台。

李先念同志自然爽快地答應了,喝喝酒,聊聊國事,叙叙戰友情,也是難得一見的惬意事,同時尤太忠也一飽口福,何樂而不為呢。

略微尴尬的是,李先念同志因為工作的原因急匆匆地走掉了,忘記了茅台酒的錢記在自己帳上,當服務員找到尤太忠要求他支付酒錢3塊錢時,尤太忠抹不開面子找李先念要,隻能自掏腰包。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三塊錢是什麼概念呢,當時偉人一個月的工資才是75塊,可見三塊錢在當時也是一筆大的開銷,這讓尤太忠有一種割肉的疼感,并感慨再也不喝茅台酒了。

當然這也就是朋友之間一個小小的插曲罷了,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尤太忠節儉成性的優良品質,竟然連自己的愛好都舍不得常常一飽口福,展現了我國老一輩革命家的國家至上的精神。

隻有他們這種全心全意為國家的人,才有我們現在的繁榮昌盛,隻有他們無私的風險,辛苦的犧牲,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安居樂業。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鋪張浪費的現在

反觀現在,不僅僅是部分官員,甚至是很多百姓都有了鋪張浪費的習慣,經常出門辦事前呼後應,結婚宴席奢靡成風,剩菜中都是大魚大肉,花錢大手大腳等,這些現象比比皆是,成為了一種社會常态。

我們身處其中,習以為常也從來不大驚小怪,似乎生活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喪失,我們現在的行為離節儉的傳統優良美德越來越遠。

固然有人說現在我國生活水準高了,沒有必要摳搜着過日子,但這也不是我們鋪張浪費的理由,近幾年掀起的反腐敗之風、CD光牒行動、拒絕鋪張浪費,甚至是出現浪費罰款現象等,這都是在抵制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也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國民覺醒。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紅白喜事一律從簡,工作機關五花八門的福利一律取消等等都是來自政策方面的号召,也展現了現階段下的鋪張浪費之風确實該管制一下,以防滋養不良習慣,形成敗壞的社會風氣。

想想老一輩生活的艱辛,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現在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不能僅僅在行動上學習我們的前輩,更要在思想上有所進步,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大可不必像前輩們如此“摳門”,但是也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節制生活,這樣才能創造一個綠色生活,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

少将尤太忠隻吃“便宜菜”,見友人時喝了3塊錢的茅台,心疼不已

小結:

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自有他們的心酸,我們沒有曆史背景可能無法感同身受,但是他們的精神卻不應該被泯滅。

一國要員一生都在節儉,說明他深愛着這個國家,他在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作出貢獻,而現在的我們從他們儉樸的故事中也應該提煉出這樣的精神,人人都把自己當成國家的主人,時時刻刻為國家着想,才能實作我們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才能實作我們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