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一句谚语正是我们过去几千年的中国穷苦人民生活的状态。
但在近代史上,由于连年的战争,国家经济萧条,物资短缺,在建国初期,上至伟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始终贯彻着节俭绝不铺张浪费的精神,其中不乏很多拥有新中国成立的功勋者们,尤太忠就是其中一位。
说起尤太忠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因为声名传播较为深远的一般都是十大元帅,官至上将的尤太忠可能就没有那么广为人知,但是他这一生依然让我敬佩,除了是因为他在我国各种战争中卓越的贡献,更是因为他这一生始终保持着俭朴的作风,为这个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老革命家尤太忠
1918年尤太忠出生于中原大地河南,那时候清政府刚刚下台,整个国家都处于萧条状态,人民都生活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三座大山下,家家户户都穷的叮当响,当然尤太忠家也不例外。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尽管已经长成了少年,但是尤太忠却没有读书的机会,只能当一个普通的放牛娃,还要遭受地主的压迫。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1931年,当时的工农红军驻扎在了河南省尤太忠家乡附近,而这一次的相遇,改变了尤太忠的一生。
在饱尝了地主的摧残和压迫后,尤太忠接受到了来自工农红军的人文关怀,在仅仅是陌生人的情况下就对尤太忠关怀备至,尽管尤太忠没有文化,但是知人情冷暖,在他小小的认知里,吃饱饭,穿暖衣就是好的队伍,于是执意要跟着驻扎的工农红军走。
由于当时的尤太忠才刚刚年满13岁,年龄太小了,工农红军怕他吃不了苦,但尤太忠表现出了他至死不渝的决心,无奈之下工农红军只能收留了这个小孩,毕竟这支队伍的宗旨就是救苦难的人民群众于水火中,收留了尤太忠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就这样,尤太忠开始了自己的红军生涯,一直到自己老去。起初由于年龄小,尤太忠只能在炊事班搭把手,渐渐地尤太忠聪明劲体现出来了,开始学习观察队伍中的各种事务。
1933年,尤太忠如愿加入了共产党,他这颗向往红军,为红军随时牺牲的心更加的炽热,并一一体现在他的工作中,无论是战事还是其他军内工作,尤太忠都任劳任怨地工作着。
在战争期间,尤太忠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事,甚至在建国后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由于战功显赫,尤太忠一路高升,先后担任过河北省要职、北京军区副司令、广州省要职、内蒙古要职等。
从尤太忠的任职轨迹可以得知,他始终贯彻着革命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革命精神,毫无怨言,兢兢业业。
骨子里的俭朴精神
难能可贵的不仅仅是尤太忠的革命工作精神,还有他骨子里的俭朴精神,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身居要职,他也从来没有铺张浪费过,甚至达到了现在人看来有点抠门的地步。
身为地方高官的尤太忠经常下去视察民情,了解百姓的疾苦,解决百姓的难题,但是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吃过宴席,在他眼里,吃饭就是基本的温饱解决问题,不是身份的代表,食堂里的饭菜就是最好的。
因此每次他视察的时候,各个接待领导只能偷偷在食堂里加菜,但尤太忠依旧不吃那一套,依旧挑最便宜的菜吃,给视察的领导树立了一个俭朴的榜样。
有的人认为尤太忠太过于倔强,一顿饭又能代表什么呢?其实不然,尤太忠心里始终装着国家,装着人民。
那时候我们正处在建国初期的经济复苏时期,浪费是可耻的,也是必不可行的,只有号召大家共同节俭起来,才能稳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果,才能让人民迅速的富裕起来。
当然俭朴的尤太忠也吃过一次“奢侈的亏”,甚至以后杜绝了茅台酒的品尝,这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去北京开会食宿基本都是自理的,绝不会动用国家的一针一线。
在一次北京开会中,尤太忠遇见了自己的老战友李先念,故人相见,异常亲切,尤太忠甚至打趣李先念要请他喝一顿好酒茅台。
李先念同志自然爽快地答应了,喝喝酒,聊聊国事,叙叙战友情,也是难得一见的惬意事,同时尤太忠也一饱口福,何乐而不为呢。
略微尴尬的是,李先念同志因为工作的原因急匆匆地走掉了,忘记了茅台酒的钱记在自己帐上,当服务员找到尤太忠要求他支付酒钱3块钱时,尤太忠抹不开面子找李先念要,只能自掏腰包。
三块钱是什么概念呢,当时伟人一个月的工资才是75块,可见三块钱在当时也是一笔大的开销,这让尤太忠有一种割肉的疼感,并感慨再也不喝茅台酒了。
当然这也就是朋友之间一个小小的插曲罢了,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尤太忠节俭成性的优良品质,竟然连自己的爱好都舍不得常常一饱口福,体现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国家至上的精神。
只有他们这种全心全意为国家的人,才有我们现在的繁荣昌盛,只有他们无私的风险,辛苦的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
铺张浪费的现在
反观现在,不仅仅是部分官员,甚至是很多百姓都有了铺张浪费的习惯,经常出门办事前呼后应,结婚宴席奢靡成风,剩菜中都是大鱼大肉,花钱大手大脚等,这些现象比比皆是,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
我们身处其中,习以为常也从来不大惊小怪,似乎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一种潜意识的丧失,我们现在的行为离节俭的传统优良美德越来越远。
固然有人说现在我国生活水平高了,没有必要抠搜着过日子,但这也不是我们铺张浪费的理由,近几年掀起的反腐败之风、光盘行动、拒绝铺张浪费,甚至是出现浪费罚款现象等,这都是在抵制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民觉醒。
红白喜事一律从简,工作单位五花八门的福利一律取消等等都是来自政策方面的号召,也体现了现阶段下的铺张浪费之风确实该管制一下,以防滋养不良习惯,形成败坏的社会风气。
想想老一辈生活的艰辛,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现在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能仅仅在行动上学习我们的前辈,更要在思想上有所进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可不必像前辈们如此“抠门”,但是也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节制生活,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绿色生活,建设一个和谐美丽的社会。
小结: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有他们的心酸,我们没有历史背景可能无法感同身受,但是他们的精神却不应该被泯灭。
一国要员一生都在节俭,说明他深爱着这个国家,他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而现在的我们从他们俭朴的故事中也应该提炼出这样的精神,人人都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时时刻刻为国家着想,才能实现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我们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