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1932年1月的上海,經過一整夜的浴血抵抗,十九路軍終于粉碎了日軍占領上海四小時的猖狂挑釁。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經過這一夜,上海的人民備受鼓舞,都紛紛加入到了抗戰的隊伍中,為抗日戰争出錢出力,有的甚至直奔抗戰第一線,當然,作為當時的上海灘數一數二的風雲人物杜月笙,他自然也沒閑着,在當時,他也在為抗戰軍隊集資供給。

然而有一天,杜公館來了兩個不速之客,雖然表面上她們是來找杜太太打麻将的,但其實她們是來找杜月笙的,杜月笙馬上就明白了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大名堂。其中一個叫李澤一的人一來就表明了來意,說日方認為上海的戰事應該讓日方與上海軍方自行解決,不應該讓其他國家參與進來,這樣也能避免了上海人民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想請杜月笙出面去跟日軍幕僚野村中将和談,假如可以談好的話,杜月笙也算是為上海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呢。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杜月笙心想這年輕人說話還挺讓人抓不住把柄,讓人不能一下認定他就是漢奸,也不能認定他就是日軍派來的交涉人士,但能肯定的是,這個人定是日軍幕僚派來的。那日方為什麼會找到自己,這其中是否有什麼陷阱呢?杜月笙不免心中疑慮。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過了好一會兒杜月笙才從心中的盤算中回過神來,這燙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在這個非常時期未免會讓人懷疑與日方勾結,後果不堪設想。不接的話,在這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時代,自己如果拒絕又會讓人诟病,不為國家着想。那麼作為老辣的江湖中人的杜月笙是怎麼做的呢?

他不當場回應,而是借口說自己要考慮考慮,先送走這不速之客,再好好盤算盤算。當晚他就在信封上寫了幾個人名,讓親信萬墨林務必請來。在當時,杜月笙可是很有君子風範的,随着他名聲大噪,他為人處世也是相當透明的,如果有什麼舉動,比如邀人會客什麼的巴不得弄得整個上海灘人人皆知。這次卻十分低調敏感,想來他是要借人為自己去除這燙手山芋的外皮了。被親信請來的幾個人與杜月笙在密室中讨論了許久,就日軍秘密邀請杜月笙談和得出三種結論:

第1,日軍真的扛不住十九路軍的壓力,主動過來求和,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的話,那麼這對于杜月笙而言,不失為一種報國救民的大好機會。

第2,這是日軍給杜月笙下的一個圈套,杜月笙此前高調地參加抗日救國大會,很有可能這次就是日本人想往他頭上扣上一個通敵賣國的漢奸帽子,這樣一來不僅讓他在國内身敗名裂,日方也借機鏟除了一個敵對勢力,于日方來說真是百利而無一害。

第3,第三種情況是最糟糕的,和談可能就是日方的一個計謀,即使杜月笙出面談成了停戰的協定,協定也很有可能被狡猾的日本人暗中篡改成杜月笙自己向日方妥協,是在為日軍拖延時間,說的嚴重一點,他就是民族的罪人。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這種情況下的杜月笙可謂是進退兩難,他隻好去請示上海當局,以求得解決辦法,可誰知道這上海當局卻含糊其辭,不給出正面回應,大概意思就是讓杜月笙自己看着辦。好家夥,連上海當局都不敢擔的事,他杜月笙就敢擔嗎?

出人意料的是,這杜月笙不僅擔了,還把這事做得讓人抓不住把柄。那麼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原來他是去找了法租界的總領事甘格林,請他出面組織這場會面,這樣一來,法國方就成了上海戰事的調停人,杜月笙也不至于被按上漢奸的罪名。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要知道在當時,甘格林與杜月笙可是水火不容的,那麼杜月笙是如何說服甘格林讓他做中間人的呢?原來是這甘格林剛剛新官上任,但杜月笙卻不給他上交黑錢,雙方僵持着,那邊的甘格林又急需在上級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一聽杜月笙請自己擔任中日兩方中間人這話,立馬答應,這可是他展現自己業務能力的大好時機啊。

杜月笙這場局安排的是天衣無縫,有法租界的參與,杜月笙就是談崩了自己也不會有成為漢奸的可能,談好了那自然皆大歡喜。這場會談,還抓到了日方的把柄,原來日軍進入上海是得到各國防軍的預設的。這下上海當局就有了理由跟各國進行交涉。

日軍邀杜月笙談判,談好了是英雄沒談好就是漢奸,杜如何解難題?

其實最後中日也簽訂了停戰協定,不過因為當時的國力不敵日本,那一紙協定還是被日方撕毀廢棄了。

不管最後如何,杜月笙也是盡力做到了他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