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想必提起武則天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個人,在那個以男人為尊的封建王朝,女子在外抛頭露面都是傷風敗俗的事情,女子也絕對不可能在朝堂之上與男人一起議事,傳宗接代相夫教子就是那個時代女人的使命。但是武則天卻是打破了這種封建禮法的禁锢,不得不說她的膽識與魄力是常人難以與之相比的。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在面對衆人都束手無策的兇悍寶馬,武則天卻敢嘗試着說能夠馴服這匹馬,但是沒有人認為他能夠成功,畢竟男子都馴服不了的馬匹他們也不相信瘦弱的小女子可以降服,此時武則天要了鞭子、鐵錘以及匕首,在前兩樣使用起來都馴服無果之後,武則天毅然決定用匕首宰了獅子骢,事後說道,再好的馬匹如果不能為自己所用還不如宰了它。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小小年紀的武則天能夠說出如此一番話來,在場之人無不震驚,被眼前十幾歲的少女的魄力給折服,武則天也是因為這件事備受唐太宗的寵愛。

後來唐太宗去世,武則天沒有了依靠按照慣例出宮了,可是天無絕人之路李治卻一直對武則天是心存愛慕之意,通過李治武則天很快就再次回到了宮裡還成為了昭儀,後來一步步的成為皇後、天後,甚至自立為帝建立大周王朝。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可是當上皇帝的武則天遇上了一個難題,自己年事已高皇位也是需要繼承人的,皇位繼承者的選擇是一個很難抉擇的問題,武則天可以選擇傳位給自己的孩子,那麼後來這江山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李家人的手裡,如果選擇傳位武家晚輩,那麼百年之後自己的侄子在宗廟之中該供奉着誰呢,斷然沒有放着自己親生父母不去供奉而供奉自己姑姑的做法。

有一個人要是武則天選擇她,當自己百年之後的繼承人一定是最合适的,那就是她的親生女兒太平公主,首先自己的女兒最後一定會供奉自己,其次太平公主的丈夫是武攸暨,與自己同姓,到時候太平公主繼承皇位,後來必定是她與武攸暨的孩子繼承大業,到時候江山社稷還是在自家人的手中。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何況太平公主自幼受武則天教導,可以說她的政治能力是十分強的,絕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以與之相比的,到時候朝廷上的諸事太平公主也可以打理的很好,這一點太平公主是不遜色于自己的兄長們的。

但是為什麼最後武則天還是沒有選擇讓太平公主登基為帝呢?或許武則天有着這些顧慮,首先太平公主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李家人,在後來武則天對李家人的打擊以及一系列行為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對于自己母親的諸多扶持武家人的座位是不認同的,皇室中人心機深沉她自是有自己的想法。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武則天在拉攏武家人的時候,還親手終結了自己女兒的幸福,太平公主原本的丈夫是薛紹,兩人自幼相識,本來也是一段佳話,可是後來武則天為了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在一起,就刻意拆散兩人,最後薛紹年紀輕輕就死去了,這恐怕是太平公主心中一生的痛。

武則天選繼承人,對兒子或侄兒都不滿意,其實她漏了最合适的人選

太平公主有着李顯與李旦兩位皇兄,如果說最後皇位傳到了太平的手中,這兩位皇子是絕不願善罷甘休的,會引起一系列争權奪勢的麻煩,骨肉相殘想必也是武則天不願意看到的景象。

上面一切使得武則天放棄了選擇太平公主為皇位繼承人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