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提示:宋朝自楊業之後再無“男人”?而遼國的蕭燕燕在丈夫去世後,卻找到了另一個“男人”——韓德讓——後來,他成了遼國的“攝政王”,撐起遼國發展的重任。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可以這麼說,收複燕雲十六州的計劃是因為一則桃色新聞開始的,曆史上把這叫雍熙北伐,一群男人率領的精兵強将沒有打過一個女人上司的軍隊,反而讓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丢了性命。

公元986年,宋朝的邊關将領上書宋太宗趙光義,裡面是這麼說的:““如今契丹主年幼,國事決于其母。而其母與韓德讓不清不楚傷風敗俗,定然招來國人痛恨,遼國肯定内亂,上下不齊心,會有誰願聽一個敗壞婦德的女人指揮?正是對遼用兵的大好時機。”這裡的“其母”正是遼國的太後蕭燕燕,關于她的桃分新聞或者說是舊聞如下:

公元982年,35歲的遼景宗在出獵途中,病卒于雲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宮。 臨終之時他留下遺诏“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後命”,将遼國交到了29歲的蕭燕燕手裡。面對年僅12歲的長子耶律隆緒,蕭燕燕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國疑,宗室親王勢力雄厚,局勢易變。随後,她想到了自己的“老情人”韓德讓,淚流滿面地對韓德讓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老情人”的來曆是這樣的:韓德讓是個漢人,祖籍是河北玉田。唐朝末期,他的祖父韓知古被契丹人俘虜到遼國為奴,但到了韓德讓父親韓匡嗣時,由于能征慣戰,成為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将。據傳,少年蕭燕燕曾許配韓德讓,但還未來得及結婚,就被遼景宗選為妃子,沒了韓德讓啥事。遼景宗去世後,蕭燕燕孤兒寡母,即使貴為太後,但依然有着太多的不容易。為了穩住遼國的局勢,她曾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意思是,我從小就許配給了你,現在咱們還是理情複燃和好了吧,當下皇帝年幼,你就當他是你的兒子吧。

韓德讓要比蕭燕燕大12歲,對此事表示質疑,疑點除了年齡,還有兩人與地位差距較大;也有人認為此事是宋人對蕭綽的污蔑。這就是宋将上書的關于蕭燕燕不清不楚、傷風敗俗的桃色新聞。我們沒有辦法考證其中真僞,隻知道,有勇有謀的韓德讓為遼國立下不少戰功,蕭燕燕十分賞識他。

戰争開始,宋軍發起攻擊,遼國太後蕭燕燕披挂上陣。讓我們把目光聚焦燕雲十六州之一的寰州(今山西朔州東),蕭燕燕率領十多萬軍隊圍攻此地,宋朝的将領開始有了争議,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楊業出場。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宋軍的主帥是潘美,楊業對他說:“現在遼國軍隊正處在士氣最旺盛的時候,不能同他們交戰。”監軍聽後王侁發言道:“你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現在遇到敵人卻曲行避敵,觀望着不肯交戰,莫非你還有别的意圖嗎?”楊業聽後有些生氣,回應說:“我并非貪生怕死,隻因為現在時機對我方不利,白白犧牲士兵而不能立功。現在,你拿不願犧牲來責備我,那我就當在你們之前先出戰。”

之後,楊業指着一個叫陳家谷口說:“請各位将軍在這裡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來支援,等到我轉戰到這裡時,你們就用步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軍救援我。不然的話,隻怕我會全軍覆滅,沒有遺留下來的族類了!”

潘美與王侁按照楊業的說法,帶領部下士兵在陳家谷口排好陣式,從淩晨3點一直守到了天亮。大約到了早晨9點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台瞭望前面戰場,沒看到什麼動靜,心裡便産生了這樣一個“奇怪”的想法:遼軍是不是被楊業打敗逃走了?哎喲喲,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楊業不就立了大功!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接着,王侁下令部隊迅速離開陳家谷口,要與楊業争功,潘美阻擋,但沒能成功。王侁帶領軍隊向西南前進了二十裡,很快便聽到了楊業兵敗的消息,其後,王侁和潘美隻顧下令軍隊後撤,把楊業的事給忘了。楊業奮力戰鬥,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達了谷口,但谷口的“救兵”已經沒有了蹤影。

楊業捶胸大恸,隻有率部下兵士奮力作戰,受傷達幾十處,士兵們幾乎全部戰死,他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鬥中犧牲。孤身一人,楊業親手斬殺了百十來個敵人,後來因為戰馬受了重傷,無法前進,被契丹軍隊俘虜。楊業仰天長歎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指望可以讨伐敵人、保衛邊疆來報答皇恩,誰知卻反被奸臣逼迫出兵,緻使軍隊遭慘敗,我還有什麼臉面活下來呢!”于是,絕食三天而死。

楊業犧牲,宋朝将領下令軍隊退守,出人意料的是,蕭燕燕在此時還不忘在楊業的身上做點“文章”,她下令将楊業的頭顱割下,裝入匣中,傳送邊關各地。遼軍士氣大振,而宋朝守軍則大受打擊,未曾對敵便已經失了信心。這就是曆史上的雍熙北伐,以楊業的犧牲而告終。曆史學家對其的具體評價是:此戰的失利,使宋對遼的戰略關系由進攻轉為防禦,進而使在對遼關系上“終宋不振”。直到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大體上維持了和平的局面。通俗地講,打這之後,宋朝對遼便産能雄起了,而且不能雄起了“一輩子”。從小處說,楊業的人頭吓着了自己人,以後,開始多少有些害怕契丹人了。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接下來的事情更有趣:楊業英勇事迹被傳為佳話,随即遼代就有人在密雲古北口修建楊無敵廟,以祀奠楊業。宋太宗聽說後,非常悲痛惋惜,随後下诏說:“拿兵器保衛國家,聽到鼓聲就想起将帥。盡力殺敵,氣節豪邁,如果不追封表彰,如何弘揚忠義剛烈!”又說,如果他(楊業)的靈魂有知,應道了解我的深意。随後,追贈楊業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糧食一千石。大将軍潘美被降職三級;監軍王侁免冠、流放到金州。

楊業真實的曆史故事就這樣在宋朝結束了。我們要說的是,與宋朝邊将向宋太宗上書桃色新聞一樣,蕭燕燕拿楊業人頭做文章亦為捕風捉影之事,但卻擁有不同的效果。這中間除了小人壞事之外,如王侁争功,人們應該意識到“捕風捉影之事”隻有在勇敢者那裡才有被利用的價值,否則,一切也隻能是“捕風捉影”。更加有意味是,宋元的民間藝人把“楊家将”的故事編成戲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又将其編成《楊家将演義》、《楊家将傳》,用小說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進而産生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并非真實存在的人物。這也是一種“捕風捉影”,在佘太君、穆桂英等為大宋保家衛國的同時,讓我不禁發問:宋朝的男人呢?諷刺啊,“捕風捉影”的絕妙的諷刺!

史上真實的“楊家将”:被遼國太後砍下腦袋,“吓”壞了宋朝軍隊

宋朝自楊業之後再無“男人”?而遼國的蕭燕燕在丈夫去世後,卻找到了另一個“男人”——韓德讓——後來,他成了遼國的“攝政王”,撐起遼國發展的重任。(文/路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