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出生于1893年1月,她的父親宋嘉樹非常支援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與孫中山先生也是摯友,宋嘉樹也常常在年幼的宋慶齡面前講起孫中山先生,是以宋慶齡從小就很仰慕孫中山先生。

宋慶齡18歲時在美國威斯裡安女子學院讀書,得知辛亥革命勝利後,她激動地寫下了文章《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1913年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刺殺,孫中山先生徹底不再信任袁世凱,後去往了日本。
在日本時,宋慶齡擔任了孫中山先生的英文秘書,當時孫中山先生的處境較為艱難困苦,宋慶齡給了孫中山先生很大的鼓舞,而且兩人對國事都有共同的見解,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日久生情,并走在了一起,孫中山先生要比宋慶齡年長27歲。
1916年宋慶齡跟随孫中山先生回國,更是用自己的言行支援孫中山先生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的革命鬥争。孫中山先生出席重要場所時,宋慶齡也陪伴在左右。
1922年,軍閥陳炯明叛變革命,炮轟總統府,危急時刻,宋慶齡對孫中山先生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可以沒有你。”堅持先送孫中山先生撤離險境,她則留下來牽制了叛軍;1924年孫中山先生接受北京軍政首領邀請,明知前路危險還是北上了,而宋慶齡也依然跟随孫中山先生前往,讓許多人欽佩不已。
次年3月,孫中山先生病逝,宋慶齡依然在繼續丈夫未完成的革命,堅決支援工農群衆的革命鬥争,推動北伐勝利進軍;五卅運動宋慶齡也是支援成立上海各界婦女聯合會,并發起“五卅事件失業勞工救濟會”,救濟失業勞工;還常發表演講,鼓舞人民。
孫中山先生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孫中山,而宋慶齡女士為中國人民同樣付出了很多,是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1929年,人們根據孫中山先生生前的遺願,将其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也長期擔任了大量的國務活動,同時将許多經曆投入到了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1950年,宋慶齡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會理事。
1981年5月,宋慶齡在北京病逝,生前留下遺言,不與丈夫合葬,卻指名要和一個女人合葬。這個女人便是李燕娥,她是陪伴了宋慶齡53年的最親密的保姆。
李燕娥出身貧苦,從小父母雙亡,後又經叔父做主嫁給了一個不靠譜的男人,1927年,不堪忍受丈夫家暴的李燕娥便離開了家,經過同鄉的介紹,當了宋慶齡的保姆,宋慶齡了解李燕娥的身世後非常同情李燕娥,将其當作自己的妹妹看待。
而李燕娥此後也沒有再嫁人,她曾對宋慶齡說願意侍奉她一輩子,也就一直陪伴在了宋慶齡的身邊,1981年2月李燕娥比宋慶齡先一步病逝,宋慶齡對她充滿了感激,是以為實驗李燕娥的諾言,宋慶齡并與李燕娥合葬在上海萬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