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以英國、俄羅斯為首的八個西方列強,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對中國發起戰争。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面對八國聯合起來的侵華戰争,慈禧太後毫無還手之力,隻能帶着光緒皇帝等一行人往西面逃竄,在一年以後,李鴻章與八國聯軍簽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辛醜條約》。

《辛醜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喪失了大部分國力和财産。清朝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這一條約的簽訂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喪國辱權的一則條約。除了割地,允許各國駐軍的這些要求,還有就是清朝需要向各國賠款。由于大清朝這次是向衆多個國家妥協,是以他所需要的賠款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條約規定,清朝需要賠款總計4.5億兩白銀。
但對于當時的清政府來說,是沒有辦法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是以西方列強便要求清政府分期還款,驚蟄4.5億兩白銀賠款的期限是39年,并且每年還是需要算利息的,39年下來,清政府一共需要賠款9.8億兩白銀。正因為這次賠款數目的巨大,這筆賠款也被稱為“庚子賠款”
說道這裡,熟悉中國曆史的朋友就有疑問了,清朝在1912這一年裡,就已經不複存在了啊,而此時距離簽訂《辛醜條約》也就隻有十多年,清政府隻還了10多年,不可能一下子賠完這一筆幾乎是天文數字的賠款。但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不容置疑的,那麼這剩下的債呢?難道是國亡債消了?答案當然不是這樣。
即使清朝滅亡了,西方列強個國家對于這筆賠款也沒有打算放棄的意思,而是繼續要求國民政府還完這剩下的債。在後來的一次談判中,美國官員提到庚子賠款,說出美國是多要了的這種話,于是中國官員便抓住了這次機會,讓美國退還。美國在面對輿論的壓力,隻能退還。
後來,随着國際格局的變化,一戰爆發後各個國家都開始拉攏中國,是以賠款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随着中國國力的提升,在于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争中,都取得了勝利,是以這筆賠款也就随之而抵消了。1924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推動,沙俄滅亡成立蘇聯政府,新成立的政府也是主動放棄了賠款。
随着中國國際形勢的變化,各國在後來也陸續的将賠款退還給了中國,隻有一個國家一直要求中國繼續賠款,這就是日本。直到1939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停止對日本的賠款。
從1902年開始到1939年,在這37年來,中國一共賠款57600多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