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别吓一跳

2008年,由孫紅雷和姚晨飾演的電視劇《潛伏》在中國大陸首播,到今天,這部劇已經被奉為諜戰片的代表作。這部電視劇結尾,有這麼一個經典橋段,1949年年初,蔣介石深知已無力抵抗我軍的進攻,于是匆忙逃往了台灣,還帶走了不少名将名士以及金銀财寶,男主角餘則成就是其中之一。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别吓一跳

在登上飛機之前,周圍都是蔣介石派來的特務,他沒有辦法與女主角翠萍告别,于是将手背在背後,學公雞叫,遠處的翠萍看到這一幕又好笑又傷心,她知道,餘則成這是在告訴她,自家的雞窩裡有他留有重要東西。重要東西不是别的,正是晃人眼睛的大金條,足足有27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翠萍并沒有将這些金條據為己有,而是作為自己的黨費全部上交給了國家,除此之外,還有餘則成留下的各種機密資訊。觀衆看到這一幕,不竟疑惑,這27根金條,在當時究竟有多少價值呢?别急,聽筆者細細道來。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别吓一跳

民國時期的金融體系是十分不完善的,1914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頒布了《國币條例》,宣布以白銀為本位,沒多久袁世凱就去世了,北洋政府也随之垮台,中國進入了混亂的軍閥割據時代,這對于金融體系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制造法币,供戰時使用。

到了1948年,國民政府統治末期時,又開始了發行紙币金圓券,由于大量的超發,是的該紙币信用迅速降低,一籮筐的紙币到最後連一個雞蛋都買不了。由此可見,民國時期的金融體系是多麼的混亂了,普通群眾們往往不會選擇當時政府發行的這些紙币,而是銀币或者金币,特别是那些政府高官,他們連受賄都不收紙币的,而是收“大黃魚”和“小黃魚”。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别吓一跳

“大黃魚”就是大金條,十兩重,不過按照民國時期的算法,這10兩并不等同于現今的10兩,而是隻有6.25兩,一共312.5克。至于“小黃魚”,就是小金條了,10個小黃魚能抵一個大黃魚,其價值就不用筆者多說了。在民國時代,金條都是隻有富家人或者權貴者才能夠能力使用的,一般群眾所接觸到的是大洋,一根小金條就能夠換得40塊大洋了,大金條更是能達到400塊大洋,足以見得其價值珍貴。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别吓一跳

在談談大洋的價值,北平那些四合院的宅子,價格在民國可以說是數一數二了,但也基本沒有超過1000大洋的,也就是說,三根“大黃魚”就能夠買下全國數一數二的四合院宅子了。這并不是空穴來風,大文豪魯迅當年正是用三根“大黃魚”買了北平的宅子。拿到今天來看,這27根金條,在北京能夠買9套不錯的房子了。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别吓一跳

也難怪當時的國民政府财務部部長宋子文,在受賄的時候都隻願意收金條,而不願意收紙币,就連蔣介石本人,前往台灣時,也是帶上了不知多少條“大黃魚”和“小黃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