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确診新冠病例住所頻頻檢出陽性樣本,洗手、通風很重要

12月14日,廣州公布發現廣東省内首例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接受了14天入境後隔離觀察,閉環進入居家管理階段的市民,疾控專家在流調中采集環境樣本132份,128份環境樣本檢測結果陰性,4份陽性均為病例住所發現。

12月16日,廣州一名曾執飛國際貨運航班的貨運飛行員确診。疾控專家在流調中采集環境樣本312份,128份環境樣本檢測結果陰性,1份陽性為病例住所發現,其餘結果待出。

确診病例的住所裡為什麼會頻頻檢出陽性樣本?這些陽性樣本是哪裡來的?新冠病毒在離開人體後能存活多久?普通市民應該怎麼做?面對萦繞在市民心目中的這些困惑,南都記者特意綜合了14日、16日的兩場新聞釋出會資訊以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首席專家蔡衛平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州市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王鳴的專業意見,逐一進行解答。

為什麼病檢出陽性樣本?哪來的?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确診病例生活的家中檢測出陽性樣本的通報就較為普遍。2020年疫情初期,廣州市的疾控人員就先後在确診病例家庭中的門把手上檢出了陽性樣本。對确診病例的生活、活動過的場所外環境展開采樣、檢測,本身就是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一部分。比如患者居家時可能經常觸碰的門把手、手機、電話、水龍頭、鍵盤、遙控器、電梯按鍵等進行采樣、檢測,是清晰掌握傳染病傳播特性的一種手段。

确診新冠病例住所頻頻檢出陽性樣本,洗手、通風很重要

公共衛生住那也人員往往會注重對門把手進行重點消毒。

新冠病毒肺炎,其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确。“人們在回到家中時往往不會再戴口罩,此時通過噴嚏、咳嗽等将含有病毒的飛沫帶出,附着在常用器物的表面,并不鮮見。”蔡衛平分析道,此類患者家中檢出外環境陽性樣本,在曆次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出現後,并不鮮見。

囿于目前環境樣本檢測手段,此類環境樣本檢測發現的往往是病毒片段,既不能确認檢測時的病毒是死的,也不能證明其還活着。“更多的隻能說明病毒來過,而外環境陽性樣本增多,則和病毒載量和傳播能力密切相關。”王鳴表示,無論是目前仍為主流毒株的德爾塔,還是已經在廣州檢出的奧密克戎,其感染後的特點都有傳播能力強的特點。

病毒在離開人體後能存活多久?

王鳴表示,新冠病毒在離開人體後究竟能存活多久?其和當時的溫度、濕度,有無進行系統消殺有着莫大的關聯。在新冠疫情出現後,日本的公共衛生專家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保持活性長達9小時,這一時長是流感病毒的5倍。 “相比甲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小時,這可能增加接觸傳播風險,進而加劇疫情擴散。但(保持)手部衛生可降低這一風險。”這項研究同時提示,如果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劑,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可在15秒内失去活性。

确診新冠病例住所頻頻檢出陽性樣本,洗手、通風很重要

相關研究提示,新冠病毒能在光滑表面如玻璃(手機屏)、不鏽鋼表面存活較長時間。

“除卻溫度、濕度、有無消毒等客觀影響因素,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也決定了病毒離開人體後的存活時間”,蔡衛平表示道。

此前,有研究報告披露,新冠病毒能在玻璃(手機屏)、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新冠病毒的特性是在較低溫度下存活更長時間;與多孔的複雜表面(例如棉質)相比,在無孔或光滑表面(例如玻璃、不鏽鋼和乙烯基)上存活時間更長。

普通市民應該怎麼做?

在近幾天的通報中,疾控專家和一線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除了對病家進行調查,還會對公共場所進行外環境檢測,所得出的外環境樣本并沒有陽性。這其實也透露出了一些重要資訊:外環境往往通風,有日照。“通風能将病毒進行稀釋,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則能将病毒殺死”,兩位專家告訴南都記者,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經驗提示,要減少新冠疫情的傳播,還需要重點關注電梯裡的潛在風險。“建議今後住宅區的電梯在停運後,大門是敞開、通風狀态,而不是大門緊閉狀态”,蔡衛平表示。

确診新冠病例住所頻頻檢出陽性樣本,洗手、通風很重要

多注意開窗通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意義非常重大。

“為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我們都會建議市民一定要做好居家清潔,戴口罩、勤通風、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其實确診病例家中發現陽性樣本,就是這些建議就是在提示我們通過這些實體的、非藥物手段來減少傳播”,王鳴表示,雖是老生常談,但卻實際有效。

确診新冠病例住所頻頻檢出陽性樣本,洗手、通風很重要

珠江新城,戴口罩下班的市民。

勤洗手,多通風得馬上做起來。另外,你已經多久沒有用消毒濕巾洗手、清洗你的手機了?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