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解讀車市:今年有望增3%,明年走勢如何?新能源怎麼發展?

需求旺盛和晶片短缺成為今年汽車市場的關鍵詞之二。

“今年汽車市場遭遇晶片短缺及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在電動化等技術變革下,車企活力顯著增強,市場消費需求繼續呈現提質更新趨勢,汽車産銷總體依然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日前在2022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表示。

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11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58.5萬輛和252.2萬輛,同比分别下降9.3%和9.1%;今年1-11月國内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317.2萬輛和2348.9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5%和4.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稱,“整體來看國内汽車市場已經從連續三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

專家解讀車市:今年有望增3%,明年走勢如何?新能源怎麼發展?

供給受到限制,消費仍有空間

今年總銷量或達2610萬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表示,“國内疫情多點散發時有發生,上遊産業價格大幅上漲,加劇了下遊企業、行業的經營困難。”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汽車産業今年整體壓力明顯,除去疫情因素外,晶片短缺也加大了汽車市場的壓力;陳士華稱今年1-10月,晶片短缺對汽車市場造成的市場缺口大概有75萬輛。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用“供給受到限制,消費仍有空間;新能源車倍增,出口汽車暴漲”總結概括今年汽車市場的發展特點。縱觀來看,今年上半年,汽車工業保持平穩增長,;受晶片影響,三季度産能發揮受阻,但四季度供給略有好轉。

從乘用車和商用車的表現來看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态。

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乘用車産銷分别完成1887.9萬輛和 1906.0萬輛,同比分别增長6.9%和7.1%,增幅比1- 10月均回落1.7個百分點。乘用車市場的發展呈現出幾個特點,一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佔有率較同期大幅提升,同比連續8個月保持增長;二是豪華車品牌增長幅度;三是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

“自主品牌應對市場危機的能力、對市場适應性遠超豪華品牌、合資品牌;同時缺芯導緻合資品牌終端無車可賣,部分需求轉向自主品牌。”中汽資料有限公司市場資料室主任李冰陽進一步表示,“豪華車需求因供給、晶片短缺并未反映打動終端銷量上,這部分需求很有可能轉移到明年。”

至于商用車市場,上半年增勢較好,下半年下滑明顯。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商用車産銷分别完成429.3萬輛和 442.9萬輛,同比分别下降9.1%和5.3%。“一方面是提前透支部分銷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已提前知曉政策要切換,廠商終端促銷,加速了以終端優惠來換取銷量;從月度資料來看,2021年商用車上半年保有量淨增量已經接近于去年全年的水準。”李冰陽表示。

中汽協預測,2021年國内乘用車銷量将達到2130萬輛,同比增長5.6%;商用車銷量将達到480萬輛,同比下降6.4%。陳士華預測稱,從今年全年來看,受晶片短缺影響,國内汽車市場銷量預計将減少130萬-140萬輛;預計今年國内汽車市場總銷量将達到2610萬輛,同比增長3.1%。

全年銷量或達340萬輛

新能源汽車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

從今年整體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新能源汽車的超預期增長成為國内車市的一大亮點6月以來新能源汽車月度産銷資料連續重新整理曆史紀錄。中汽協資料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國内汽車國内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銷量已超過全年預期。

陳士華分析稱,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一方面是産品力和成本效益的持續提高,另一方面消費市場的認同度不斷提高。業内認為,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高速增長實作了其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效應,進一步推動了汽車産業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中汽協資料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為17.8%,持續增長繼續高于上月,新能源汽車乘用車滲透率達到19.5%,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滲透率提升至12.7%。付炳鋒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已由過去的以政策為主轉向了市場驅動,預計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6倍。

不過,業内有觀點認為僅以銷量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全面。從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來看,呈現出中間弱兩端強的走勢。李冰陽認為這種走勢存有隐患。“在燃油車市場,A級車市場一直是主力消費品,個人消費的比例基本上是91%;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A00級别市場95%是個人消費,而在A級市場裡面隻有56%是個人消費,他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要想取得質的飛躍,必須要在A級車市場占據主力的消費地位。”

此外,陳斌表示,要確定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不能隻關注整車制造,必須更加注重上遊産品的供給,特别是要盡快建立動力電池原材料供給穩定和安全可控的産業鍊和供應鍊。

預判明年車市總銷量或達2750萬輛,新能源或增47%

未來車市保持溫和增長态勢

從國内市場的情況來看,中汽協資料顯示近兩年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市場佔有率在提高,其中主要因素與經濟情況有關。是以,陳士華表示經濟發展的變化也是影響明年汽車市場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經濟保持穩定會促使汽車産業保持穩定增長,三線以下城市地區生活水準的提高是接下來主要任務之一,這也是未來汽車市場要進入的地方。

陳士華進一步總結2022年汽車市場增長的有利因素,一是GDP預計5.5%的增長,二是海外需求仍然會保持快速的增長,三是晶片短缺的情況會有所緩解。李冰陽也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從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态勢來看,明年的整體經濟環境要比今年四季度好,從政策來講,二手車流通、新能源等政策利于行業發展;從市場環境來講晶片供給緊張的情況有望改善,預測明年汽車市場置換量為1700萬輛。

從具體的細分市場來看,業内認為乘用車市場剛需仍然存在。重慶長安産品策劃部行業研究專家白靈認為明年乘用車市場将是穩中微增,競争殘酷的走向,将呈現出延時2021年市場小增量(豪華品牌更明顯)、競争淘汰更加嚴峻、10萬-20萬元的車輛市場占比将逐漸提升、價格重回市場規律開始下探、合資主流産品承擔較大競争壓力等特征。

至于商用車市場,業内普遍認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變數。一汽解放戰略部副主任姜智勇表示,近三四年商用車尤其是中重卡銷售嚴重提前透支,以及産能鍊産能過剩的局面,今年市場已經有所回落,是以預判明年開始市場空間會有一個大幅度下降。陳士華預測,明年商用車的銷量大約為450萬輛,同比下跌6%。

而對于新能源汽車,業内專家基本持樂觀态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汽車消費乃至整個消費的亮點和新增長點。中汽協預計明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或達500萬輛,同比增長47%。

與此同時,業内認為新能源汽車呈現出向高品質發展的态勢。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震坡表示,“從技術層面來看,新能源乘用車續航裡程在快速增加;從電池層面來看,客車和物流車輛以磷酸鐵锂電池為主,同時磷酸鐵锂電池也受到乘用車的青睐;從充電層面來看,車輛充電場景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充換電結合。”

對于明年整體汽車市場的發展,王青的預判2022年汽車需求有望繼續小幅回升,汽車銷量大緻為2700萬輛,同比增長3%-5%,全年保持前低後高的格局;陳士華的預測與王青基本類似,由于基數因素、晶片短缺,預計明年汽車市場呈前低後高的狀态,上半年壓力仍會比較大,預計全年銷量或達2750萬輛,同比增長5.4%。

從長遠來看,中汽協對“十四五”汽車市場的發展持樂觀态度,預計到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将達到2526萬輛左右,商用車銷量将達475萬輛左右。

采寫 |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 宋钰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