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汽車全球銷量持續下跌 國軒高科成“救命稻草”

近日,大衆汽車集團公布了11月在全球的汽車銷量。由于晶片短缺,大衆汽車11月全球銷量為616,300輛,同比下降31.5%,已連續第五個月下跌;1-11月累計銷量為8,168,800輛,同比下滑1.7%。

其中,大衆汽車11月在中國市場跌幅達38%,1-11月累計銷量跌幅達11.6%,與全球多個市場形成鮮明對比。此外,大衆汽車在歐洲市場銷量也出現下滑。

大衆汽車全球銷量持續下跌 國軒高科成“救命稻草”

内部管理優化

銷量公布後,最新消息顯示,大衆汽車開始重組調整高層管理架構,現任大衆品牌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勃蘭登施塔特(Ralf Brandstatter)将升入集團董事會,自明年年初起負責大衆汽車乘用車業務,并自2022年8月1日起接替現任大衆汽車集團(中國)掌門人馮思翰(Stephan W llenstein),負責中國業務。他現在兼任的大衆乘用車品牌首席營運官職位将由現任斯柯達汽車管理董事會主席Thomas Schfer于2022年4月1日起接任。

公開資料顯示,Ralf Brandstatter在1993年加入大衆集團,此後的22年内均周轉于大衆集團以及集團下各品牌的采購業務部門。2015年被任命為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管理董事會成員,2018年擔任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首席營運官,2020年升任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CEO。選擇“采購背景”的Ralf Brandstatter來負責中國業務,或許不能排除大衆集團對于降本和管道優化的訴求。

而大衆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被縮減職權,将自2022年1月1日起,在集團管理董事會全面負責軟體部門CARIAD的業務。分析人士稱,疫情導緻的汽車晶片供應鍊危機以及大衆ID.家族電動車銷量的相對乏力都是馮思翰帥位不穩的直接誘因。

加速電動化布局

大衆集團曾承諾到2050年全面實作碳中和,并提出到2035年在歐洲市場全面停售燃油車,國内市場到2030年電動車銷售比例達到50%。并計劃在2021年到2025年間撥款730億歐元,用于投資未來技術,占總投資的50%。

有媒體報道,大衆汽車将成立一家歐洲公司,以更好地發展其電池業務。大衆汽車表示,這家新公司的業務将涵蓋從原材料加工到管理歐洲超級工廠等各種事項。計劃在歐洲建立六個超級工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芯需求,目前已撥出20億歐元(22.6億美元)用于在薩爾茨吉特的超級工廠投産前的建設和營運,該廠預計2025年開始生産。未來五年,将投資約520億歐元用于開發和生産新型電動汽車。

大衆汽車全球銷量持續下跌 國軒高科成“救命稻草”

近日,國軒高科向大衆中國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3.84億股,于12月15日上市。大衆中國的持股數量由5646.76萬股增至4.41億股,持股比例從4.41%增至26.47%,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據悉,本次3.84億股的發行價格為19.01元/股,募資總額為73.03億元,将用于主要用于建立國軒電池年産16GWh高比能動力锂電池産業化項目、建立國軒材料年産3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早在2020年5月,國軒高科引入戰略投資者大衆中國,那時大衆中國取得國軒高科4.41%的股權。今年7月,國軒高科與大衆汽車集團簽署諒解備忘錄,為大衆集團開發第一代标準電芯,成為首個标準電芯研發的定點開發商。大衆汽車集團與國軒高科達成的戰略合作架構協定顯示,國軒高科與大衆汽車集團将合作開發用于在德國薩爾茨吉特生産的三元标準電芯,進一步探讨合作開發磷酸鐵锂電芯,并将在歐洲建設零碳排放工廠,後續将共同開發歐洲其他潛在生産基地加速實作标準電芯産業化。

除标準電芯開發項目外,大衆汽車集團還将攜手國軒高科在薩爾茨吉特建立全新電池生産中心,涵蓋電池技術中心、電芯測試實驗室、電芯試點生産線及電池回收試驗工廠,為2025年量産的電芯工廠打下基礎。國軒高科此前在德國收購的哥廷根工廠也很有可能會為大衆集團提供配套。簽約儀式上,大衆集團還公布了與國軒高科合作的一大宏偉目标:成為世界前三的電池制造商之一。

為了共同目标,國軒高科也在進行全産業鍊布局,同時還在加大産品研發和産能投入。産能規模目标也從2020年年報提出的100GWh提升到300GWh。還先後投資了正極、正極前驅體、負極材料、隔膜、銅箔電解液等産業鍊關鍵環節。國軒高科先後釋出了210Wh/kg磷酸鐵锂電芯及JTM技術産品,并成功将300Wh/kg三元高比能量電池、半固态電池實作裝車。

據北京商報報道,大衆汽車選擇聯手國軒高科也來自于成本壓力。為滿足歐盟綠色協定,大衆汽車集團電動化車輛占比需從30%升至60%。這意味着,大衆汽車集團需要更多的電池,同時為保證企業利潤,控制電池成本也成為關鍵,而标準化電芯能有效降低成本,入門級電芯成本可降低50%,主流級電芯成本可降低30%。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顔景輝表示,從規模成本效益和品質一緻性角度考慮,将電池打造成如發動機一樣的标準零部件并實作電池的智能化管理,将成為車企共同的技術路線。

大衆中國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意味着大衆汽車集團進一步拓展電動化布局,在電池技術儲備、電池和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獲得支撐。在未來電動化趨勢下,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供應方面,大衆中國能擁有主導權并降低風險。不難看出,大衆或想通過優化管理、降低成本、加速電動化程序來一同補救持續下滑的銷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