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媽媽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媽媽

從出生開始,我們都是被照顧者,當我們成為了父母的時刻,這一刻我們轉變成了照顧者,我們被賦予新的職責,去扮演父母的角色。

特别是女人,在小的時候一直都是父母的小公主,是爸爸媽媽捧在手心的女孩,可是一旦要開始成為“媽媽”,從備孕、懷孕、生産到嬰兒的吃喝拉撒,女人因為寶寶變得堅強和無所不能。

孩子從出生就需要媽媽的看護,媽媽沒有時間上廁所,沒有時間吃一口熱飯,沒有時間去逛街或閨蜜約會,也沒有時間化妝打扮自己,寶寶小時候容易生病,還要帶寶寶去醫院。

好媽媽都是學出來的

成為媽媽的第一天開始,不會喂奶,不會抱寶寶,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不知道怎麼換尿布,不知道寶寶身上出現異常怎麼處理……做媽媽絕不是生來就會的。我們去工作,還需要有學曆和工作經驗,而成為媽媽之前,我們幾乎沒有機會提前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在沒有任何的經驗和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就急匆匆上崗了。

一個手足無措的新手媽媽一路的艱辛和酸楚隻有自己硬抗,哪個媽媽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甚至好多的媽媽得了産後抑郁症,一位抑郁症媽媽說:我沒有被分娩疼痛和日夜看護孩子的辛苦打敗,卻被一句“你不上班,在家連孩子都看不好”擊中了。

讓一個女人變老的瞬間,不是歲月,而是孩子,把一個小公主變成了身經百戰的媽媽戰士。

好媽媽都是學出來的

父母總是被指責,卻不去學習!

從孩子出生的每一天,對父母來說都是全新的課題,父母總是要不斷學習,才能應對湧現出的新問題,隻是随着孩子的成長,父母面對的從最初的養育問題轉變成教育問題。而父母單一的傳統應對方式與現在孩子多元化發展的沖突越來越明顯,更多的教育問題不斷湧現,而大多時候我們在孩子出現問題之後,無能為力,隻能用最卑微的方式想辦法進行補救。

曾經有一位母親,在孩子犯錯之後,一次次的跟對方道歉,請求對方的原諒,低頭哈腰,誠惶誠恐,被對方當場潑果汁還要面帶笑容,當着衆人的面給對方下跪,請求原諒她的孩子,當有人對她說:你難道沒有自尊嗎?她說:自尊,我有啊!不過,我下跪,就算下跪100次又如何?我的自尊就是用來守護我最珍貴的東西的!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作為父母往往受到的是大衆的指責和網絡暴力,很少有家長能夠“停一停”,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我們如何才能學會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将來不會犯更多的問題,面對更大的錯誤。

從準備要孩子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為孩子規劃好一切,從孩子出生,再到上學、工作,甚至是延續到孩子的成家立業,父母舍得為孩子花光自己的全部積蓄,然而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為如何學會“做父母”花一些時間和精力。

莫言曾說:“中國的教育,當務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有人會說: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問題,家長來學習又有何用?“你家孩子又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家庭教育呢?”

對于學習家庭教育,有的家長覺得沒有必要學,因為家庭教育的道理都清楚,可以不用學;有的父母覺得學習有必要,也覺得自家孩子的确問題多多,但是工作太忙,等以後不忙的時候再說吧;還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現在學是不是太早,等孩子大了再學也不遲……。

如果我們不學習正确的家庭教育,那麼我們的教育行為總是滞後,隻能在孩子犯錯之後我們收到指責,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去補救,而這種行為終有一天讓父母承受不起。

孩子現在的問題都是過去父母教育行為的展現,而現在父母的教育行為必将影響孩子的将來。

好媽媽都是學出來的

好媽媽是學習出來的

盧梭說:“孩子生而為孩子,但父母卻并非生而為父母。為人父母,就是要不斷陪着孩子去學習,去适應,去進步,去承受這生命之重。”

我們養育孩子,如果隻給吃穿,和動物就沒有什麼差別了。可是人是需要愛的。這個如何愛,怎麼愛,就是要學習。作為父母,愛孩子不需要理由,但愛孩子需要方法。

“有錢有勢很成功,教子失敗一場空”!我們期望給孩子最好的,給孩子規劃好一切,而當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希望孩子成績好,習慣好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孩子在品行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自理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家長要清楚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以及你的行為會對孩子以後的人生,産生怎樣的影響。”

在《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這部紀錄片中,蓋茨的姐姐接受采訪時講了一個細節,小時候的蓋茨性格古怪、内向、不合群,11歲時他和家人在餐桌上爆發了激烈的沖突,他粗魯的對母親大喊大叫,還用惡劣的語言傷害母親,而父親沒忍住一杯水潑到了蓋茨的臉上……

而接下來父母沒有單方面斥責蓋茨,而是選擇求助心理醫生和專業人士,注意:不是讓蓋茨去求助心理醫生,而是所有家庭成員。在他們看來,如果孩子出現了問題,一定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而是所有家庭成員的問題。全家人包括他的兩位姐姐,都去接受了心理醫生的問詢。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他們開始改變自己,去包容和尊重孩子與衆不同的個性、思維方式。他們選擇了去學習如何做一個父母!

蓋茨的姐姐說:蓋茨變成今天這樣,跟父母有很大的關系!

比爾·蓋茨回憶說,這也是為什麼我年輕時敢于冒險的原因之一。因為我知道即使我失敗了,他們仍然會站在我這邊。

好媽媽都是學出來的

家是講感受的地方,而不是講對錯的地方,父母作為家庭的經營者,首先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好家長。

我記得有一次我女兒仰着頭對我說:當媽媽真好,不用寫作業,不用學習!我愣了愣神,誰說媽媽不用學習,從你出生開始,媽媽就一直在學習。

我對自己說: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媽媽,我努力學習做一個好媽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