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界日本侵華的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是曆曆在目的,而日本首先是攻了我國的東北三省,那時候日軍就想着侵占東北三省作為自己在亞洲的基地,在918事變之後,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于是張學良率着十萬關東軍離開了,日本迅速侵占了東北三省,這樣的舉動遭受到了全國人民的謾罵,那時候的張學良就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很多人都稱他為賣國賊,其實當時張學良也是無奈之舉,東北畢竟也是自己的故鄉,之後張學良就選擇去了上海放松這個壓抑的心情。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沒有人不認識張學良,已經算是臭名遠揚,誰都不願意待見他,當時隻有上海最有名的青幫大哥杜月笙願意幫助張學良,杜月笙這個人在上海的聲望是非常高的,人人都敬重他,而杜月笙是非常欣賞張學良的,認為他此時的困難隻是一時的,隻要幫助了他,日後必定會得張學良的回報,當時杜月笙就将他給安頓下來了的,但是這個消息就被斧頭幫給知道了,也是上海非常有名的幫派,但是非常的愛國,裡面有很多的抗日的志願者,斧頭幫當時就一心向想要殺了張學良。
在張學良遭斧頭幫追殺的時候,杜月笙出面調解被拒,他希望斧頭幫的頭目王亞樵不要再找張學良的麻煩,隻要放過張學良機會給予重金,但是王亞樵并不聽而是提出了建議要麼就是張學良滾回到東北,重新和日本人進行對抗,要麼就是自殺給我國人一個交代,不然就不配做一名中國人,還是有就是讓張學良賣掉自己所有的家産然後分給東北的士兵們,不然就要接受他們的屠殺。
王亞樵的這一做法也是非常讓杜月笙感到生氣,因為斧頭幫是一點都沒有給他面子,于是就加強了對張學良的保護,雖然斧頭幫的刺殺一直沒有得到成功,但是這樣的危險是一直存在的,是以杜月笙忍無可忍,于是就向斧頭幫直接丢下7個字就走,就是“誰敢動他,必掃平”,杜月笙這樣的話語也是非常強硬,這樣其實也是讓斧頭幫做出了讓步,雖然斧頭幫很厲害,但是青幫更厲害。
畢竟杜月笙是上海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脾氣,于是斧頭幫的頭目王亞樵也是被杜月笙的霸氣給威懾住了,再加上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最終還是取消了對張學良的暗殺計劃,在這場争執當中,杜月笙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結局,張學良在内心也是非常感激杜月笙的幫助,也将杜月笙當成了自己的兄弟,于是張學良在上海待了數月就回去了,但是萬萬沒想到杜月笙的如意算盤失敗了,因為張學良之後根本就沒有掌握實權,也說明了自己做的是無用功。
張學良這一生也是非常可惜的,撤離東北三省不與日軍進行抵抗這也成為了他這輩子最大的污點,也是不可原諒的,但是我們并不能單一的去評價一個人,他其實也是做出過很多的貢獻的,就是發動了把西安事變綁架了蔣介石,之後才有了國共的合作一起進行抗日,從這一點上也是可以看出張學良是很愛國的,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人,雖然當時丢了東北東三省但是他抗日的決心我們是不能懷疑的,因為在張學良晚年的時候就表示了自己是堅持抗日的,不抗日也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