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網約鐘點工偷走雇主首飾盒,身份造假、服務外包……家政平台亂象如何治?

作者:上觀新聞

近日,上海長甯警方披露了一起家政人員盜竊案:網約鐘點工朱某竟趁主人不注意,偷走了一個裝有貴重飾品的首飾盒,企圖“賣了換錢,給兒子結婚用”。

上觀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警方此前披露過多起涉及家政人員的盜竊犯罪案件。記者采訪發現,随着網際網路家政服務的普及,一些服務平台對服務人員的身份資訊、從業資質稽核不嚴,從業人員魚龍混雜的問題确實存在。

鐘點工伸賊手,雇主防不勝防

今年11月30日上午,市民朱先生在整理房間時發現,藏有金戒指、項鍊等物品的首飾盒經反複尋找都不見蹤迹,懷疑被盜,于是向華陽路派出所報警。朱先生告訴民警,近段時間來,家裡除了一位從網約家政服務平台找來的保潔阿姨出入外,并沒有其他外人來過。

根據朱先生的描述,民警認為這位保潔員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通過家政平台留下的身份資訊和聯系方式,民警于當天下午将朱某傳喚到派出所。然而,朱某卻并不承認自己拿過朱先生家中的東西,經過民警工作,朱某兒子主動交出了母親藏在雜物間内的首飾盒,盒内物品都完好無缺。

面對确鑿的證據,朱某終于承認了。今年11月27日,她在朱先生家中打掃衛生時,趁朱先生不注意,将他放置在桌上的盒子藏進自己的毛衣口袋裡,帶回自己家中。之後她打開盒子發現裡面有金戒指、一條項鍊和一個玉石挂墜等物品。

“就是想多給兒子留點結婚錢。”面對民警詢問動機時,朱某稱因為兒子快結婚了,家裡不是很富裕,是以就想偷點東西換錢。事發當天,她看到朱先生家中的首飾盒非常精緻,心想裡面一定藏着值錢東西,就起了據為己有的邪念。

目前,犯罪嫌疑人朱某因涉嫌盜竊罪已被長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上海網約鐘點工偷走雇主首飾盒,身份造假、服務外包……家政平台亂象如何治?

家政服務人員涉嫌盜竊的案件,并非個例。去年長甯法院審理的一起家政人員盜竊案中,鐘點工石某利用家政App接單上門做家政服務,6天内分别在4名雇主家中實施盜竊,共偷走9400元。法院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石某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1500元,同時判決石某自刑罰執行完畢或假釋之日起3年内禁止從事家政服務工作。這也是本市首例家政服務領域适用“職業禁止”案。

“我不可能一直跟在保潔阿姨身後看着她幹活吧,萬一碰上手腳不幹淨的人,根本防不了,隻能碰運氣了。不過我相信大部分鐘點工都是靠譜的。”白領程慧經常用網約平台叫鐘點工,她覺得平台應該加強對入駐的家政服務人員的稽核把關,才能讓客戶安心和放心。

資訊作假、服務外包……網約家政服務亂象多

家政服務人員在提供服務期間能夠自由出入雇主家中,一旦平台沒有把牢稽核關,雇主容易遭遇“引狼入室”等情況。

為保障家政服務安全誠信,從2016年開始,上海就已試點家政服務員持《家政上門服務證》——這是一種能夠快捷有效識别從業人員身份資訊、從業資訊,具有可查詢、可追溯、可評價功能的辨別。去年11月,上海完善了從業人員資訊真實性認證系統,對4.5萬名持證人資訊與市人口辦的居住證人口資訊系統進行核查比對,核驗持證人身份證真僞和有無犯罪記錄。

“我們雇傭的家政服務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從業人員資質,人員身份資訊也要登記備案。我們還會進行面試,考查業務能力。一旦出現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人員備案資訊進行追查。”經營傳統家政公司多年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因為雇主多是附近居民,出問題肯定會找到家政公司,“如果我們不嚴格稽核,出問題擔責任的就是我自己,這個關肯定要把牢。”

在一些業内人士看來,相比傳統的家政服務模式,線上家政平台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行業良莠不齊的情況。

近年來,諸如“到位”“58到家”“阿姨幫”等網際網路服務平台先後推出了網約家政服務。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部分網絡平台對從業人員送出的資質證書和身份證明檔案的真實性稽核比較松懈,甚至存在有盜竊前科的人員利用僞造的身份證明應聘的情況。例如,楊浦警方此前偵辦的一起案件中,被害人通過一個名為“阿姨幫”的網絡平台預約了家政服務人員,不料家中财物被竊。然而警方調查後發現,該服務人員不僅有前科,且在家政平台登記的個人資訊全是僞造的。

市民丁俊濤曾遇到過網約空調修理工“貨不對闆”的情況。“平台上展示的是一個中年師傅,有好多資格證書,真正來的人卻是一個小年輕,鼓搗了一下午也沒把空調修好。”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類似“服務轉包”的情況在網約家政平台時有發生。甚至有人專門從事“轉包”,在多個平台注冊接活,再轉手給其他人做,收取一定介紹費,自己當起了小中介。“有些平台對維修工的文化水準和從業資質要求比較高,經過‘轉包’,實際上門服務的,卻是很多達不到要求的人。”

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不少使用過網絡家政平台消費者都曾遇過“轉包”服務。有消費者反映在服務過程産生糾紛,因平台方也不掌握對方的身份資訊,最後找不到相應責任人,雇主的權益難以保障。

網約家政平台原本就被诟病對服務人員資訊稽核不嚴,再加上服務“轉包”的情況,服務人員的資訊真實性更難以保證。

建議:家政人員應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

在一些業内人士看來,網絡家政服務存在的風險其實并不新鮮,目前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傳統領域中也都發生過。“因為現在很多網絡家政服務企業走的是‘平台制’的路子,主要提供類似中介的服務,跟線下的家政公司合作。這就造成了從業人員難以統一管理,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而實際提供服務的人員跟平台之間更是連合同都沒有,雇主通過平台維權難度很大。”

此外,還有一種“員工制”的網絡家政服務企業,自己擁有家政從業人員,這些人員都是公司的員工,管理更系統更規範,但相應的需要投入更多成本

“為降低安全風險,網絡家政平台首先要落實對從業人員的身份資訊稽核責任。”一名公安民警表示,提供家政服務的網絡平台應做好從業人員的資訊登記,并核實資訊真實性。同時,鑒于家政服務需進入居民家中的特殊性,相關企業在招工時最好要求應聘者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或由企業發函至屬地公安部門查詢相關資訊。

欄目主編:王海燕 文字編輯:邬林桦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檔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