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見解獨特評名臣

毛主席見解獨特評名臣

毛主席作為曆史上罕見的政治家、軍事家,讀史的着眼點也往往是在政治、軍事等方面,即他對曆史上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有着特殊的感情。

毛主席在讀史籍過程中特别推崇的政治家、軍事家有漢代的賈誼、趙充國,三國時的諸葛亮、郭嘉,南北朝時期的陳慶之、韋叡,唐朝的魏征、馬周、朱敬則、張說、姚崇,宋代的包拯、嶽飛,明代的海瑞、張居正,清代的林則徐、曾國藩等。下面選擇毛主席評點較多的幾位名臣略而說之。

“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諸葛亮是毛主席談論較多的曆史人物。

諸葛亮(181~234年)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字孔明。207年,與劉備說《隆中對》,為劉備定據荊、益二州,聯吳抗曹之策,成為劉備主要輔臣。劉備稱帝,封承相。劉備死,輔後主劉禅。

政事無巨細,鹹決之,科教嚴明,賞罰必信。曾多次北伐曹魏,後病死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軍中。葬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早在湖南一師求學期間,毛澤東在《講堂錄》裡就說諸葛亮是“辦事之人”,并借用杜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作為同學悼詞,抒發對諸葛亮的萦念。

延安時期,毛主席多次提倡人們要學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是諸葛亮《後出師表》中的名言。毛主席熟誦兩個《出師表》,在1939年1月為《八路軍軍政雜志》撰寫的發刊詞裡,毛主席說“從前人說,讀諸葛《出師表》而不流淚者,其人必不忠”。

諸葛亮在封建社會被奉為名臣的代表。曆史上的諸葛亮确有很多值得後人借鑒處,對此,毛主席也給予了最大肯定。

1950年4月,他在北京中南海對董其武将軍說:有人害怕共産黨,那有什麼可怕呢?共産黨心口如一,表裡一緻,沒有私利可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把我們國家搞好。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共産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開誠心,布公道,集衆思,廣衆益”。

毛主席十分贊賞諸葛亮制定的和戎方法,即少數民族政策。他說:諸葛亮會處理民族關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較好,獲得了少數民族的擁護。

毛主席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引《漢晉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處,劃了很多圈子,這條注文記載了諸葛亮七擒七縱彜族領袖孟獲,以及在平定南中後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強為官吏的事迹。他說:“這是諸葛亮的高明處。”

毛主席非常贊賞諸葛亮的“七擒七縱”,把它視為處理民族沖突的一個方法。

1935年5月初,毛主席率領紅軍長征到安順場,當得知總參謀長劉伯承已妥善處理了和彜族首領小葉丹結盟事,很高興地詢問:諸葛亮七擒七縱才使孟獲心服。你怎麼一下子說服了小葉丹呢!

1953年8月,當西南軍區李達參謀長彙報貴州擒獲布依族女匪首程蓮珍案時說:這個女匪首,下面要求殺。但毛主席說:不能殺。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又說: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程蓮珍,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諸葛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智慧的象征。毛主席肯定諸葛亮的聰明才智。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學院院長孔從洲談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時,又談了諸葛亮的兵器改革,說:我們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類屬于進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發展。由于射箭誤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機,經諸葛亮改進,一次可連發十支箭,準确性提高了。他征孟獲時使用了這個先進武器。可是孟獲也有辦法,他的三千藤甲軍就使諸葛武侯的弩機失去了作用。諸葛亮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藤甲是用油浸過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軍給燒了。

毛主席還常以諸葛亮作為智慧力量的象征激勵幹部和戰士。在紅軍時代,他就多次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隻要我們有誠心,有耐心,湘粵贛邊就能有千個萬個“諸葛亮”。動員起來,參加我們的鬥争,那我們幹出來的事業就一定比當年的諸葛亮不知要偉大多少倍。

客觀地講,曆史上的諸葛亮并非小說塑造中的那樣全美全能。1959年7月,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擴大會上就說:人的認識是逐漸發展的,不可能如同孔明那樣,事先安排定錦囊妙計。毛主席還說:單獨的一個諸葛亮總是不完全的,總是有缺陷的。

他在讀宋蘇洵《權書 項籍》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條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

其始誤于《隆中對》,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曆來史家皆大頌特頌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思路,但毛主席卻奇語驚人,别樹一幟,言之成理,堪稱卓見。

評價陳慶之:“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陳慶之傳》載于《南史》第六十一卷。毛主席在該書封面上,用粗重的黑鉛筆劃了讀過兩遍的圈記。在目錄“陳慶之”三字旁,劃了兩條着重線。在傳記開篇的天頭上,連劃四個大圈,又用他蒼勁的筆迹,醒目地标寫着“陳慶之傳”四個大字。在第一段介紹陳慶之生平的地方,毛主席富含深情地批注:

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在武昌

文内許多地方,毛主席又圈又點,劃滿了着重線,足見他閱讀之專注和傾情。

陳慶之是南朝梁武帝時出身寒門的著名武将。為人忠正耿直,有膽,有識,有才,建有赫赫武功。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魏徐州刺史元法儈降梁,梁武帝派陳慶之去接應,又讓他率軍隊護送豫章王綜入鎮徐州。魏十萬大軍抗拒,都被陳慶之挫敗了。後豫章王投奔了魏,陳慶之及時地“斬關夜退”,保全了軍隊的實力。

大通元年(527年),陳慶之攻打魏國的渦陽,魏派兵增援。有人說:派來的前鋒必定是精銳,打勝了算不上功勞,打敗了挫傷自己部隊的銳氣,不如不打。陳慶之說:魏兵是遠道而來,征途疲憊,隻要我們敢打,沒有打不敗的道理。他親自率領五百餘兵卒奔擊,魏前鋒被破。陳慶之迅速占領了渦陽城,與攻城的魏兵,自春至冬,打了“數十百戰”。有人想退兵,陳慶之堅決反對。魏在城周圍修築起十三座堡壘,被陳慶之先破了四壘,他把這四座堡壘的俘虜,全都割去了耳朵,讓其他九座堡壘的敵兵看,加強威懾力量。又鳴金擊鼓,奮勇進擊,魏兵大敗,渦水為之塞流。陳慶之乘勝又占領了城父。

也正是在這一年,魏國大亂,北海王元颢來降,梁武帝派陳慶之護送他回魏國為帝。陳慶之又屢挫魏軍。魏軍将領丘大千以精兵七萬,分築九壘抗拒陳慶之。陳慶之從早到午僅半天的時間就攻陷了三壘,魏兵退。魏濟陽王元晖業以兩萬人來救,被陳慶之擊敗,晖業被擒。魏又派出大量援軍,據守荥陽。陳慶之軍中很恐慌,他對衆人說:“我等才有七千,賊衆四十餘萬,今日之事,意不圖存,須平其城壘。”在他鼓動下,戰士們勇敢地攻下城池。入城後,又被圍,陳慶之率精兵三千人大破之,魏軍逃散降服。陳慶之護送北海王元颢以來,“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陳慶之破關斬将、所向無敵的英雄戰績,充分展現了他的果敢機智和軍事才能。這是軍事家毛主席多次閱讀他的傳記的根本原因。

1969年,毛主席已是76歲的老人,遠離戰争年代也已二十年,他自己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威武雄壯的經曆,為陳慶之的事迹所引發,進而心馳“神往”古戰場,産生“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千古共鳴。難怪他對“此傳”要反複閱讀呢!

評價馬周“馬周才德,迥乎遠矣”

毛主席在讀《舊唐書》和《新唐書》時,對于《馬周傳》都十分重視,在許多地方劃了濃密的圈點,有的地方加旁圈,有的地方在天頭上加三個圈。

唐太宗貞觀年間,是被史家谀為太平盛世的時代,但是馬周卻以犀利的政治眼光,于太平中看到潛伏的危機,并敢于上疏直陳于皇帝面前。毛主席讀了《新唐書》上這篇奏疏,于書上批道:

賈生《治安策》以後第一奇文。宋人萬言書,如蘇轼之流所為者,紙上空談耳。

馬周的奏疏是以不是“紙上空談”,在于他針對時弊,指出了切實的問題。

馬周指出當時國家形勢并不穩定,百姓負擔沉重,勸谏唐太宗吸取隋炀帝的教訓,才能長治久安。他說:“今百姓承喪亂之後,比于隋時,才十分一,而徭役相望,兄去弟還,往來遠者五六千裡,春秋冬夏,略無休時。”“四五年來,百姓頗嗟怨,以為陛下不存養之。”馬周指出了這種狀況的危險性:“自古黎庶怨叛,聚為盜賊,其國無不即滅。人主雖悔,未有重能安全者。”馬周的這番話,不啻于向唐太宗提出了一個嚴重的警告。

馬周以曆史為鑒,指出“夏、商、周、漢之有天下”,多者八百餘年,少也四五百年,主要由于“積德累業,恩結于人”,而“自魏、晉逮周、隋,多者五六十年,少者三二十年而亡”,主要由于“創業之君,不務仁化,當時僅能自守,後無遺德可思”,是以“一夫大呼,天下土崩矣”。他直陳太宗“雖以大功定天下,而積德日淺”,是以應“隆禹、湯、文、武之道”,“節儉于身,恩加于人”,才能“蔔祚遐長,而禍亂不作也”。

馬周對當時的吏治也提出了尖銳批評,要求改革隻重内官,忽視縣令、刺史的選官的弊病。他說:“臣聞天下者,以人為本。必也使百姓安樂,在刺史、縣令耳。縣令既衆,不可皆賢,但州得良刺史可矣。”他批評當時選官,“獨重内官,縣令、刺史頗輕其選。又刺史多武夫勳人,或京官不稱職始出補外”,這樣必然會使“百姓未安”。

馬周的政見得到了唐太宗的贊賞,也得到同僚的稱許。唐太宗說:“我于馬周暫不見,則便思之。”中書侍郎岑文本則說:“吾見馬君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搉古今,舉要删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亡倦。”這也許就是毛主席把馬周的奏疏視為“第一奇文”的原因吧!

馬周出身比較低微,“少孤,家寠狹”,“落拓不為州裡所敬”。後輾轉到京師,借住中郎将常何家,由于替常何代拟了二十餘條評論政治得失的意見而被唐太宗發現,從此成為備受信任的股肱之臣,為開創“貞觀之治”貢獻了重要力量。

毛主席對馬周的才德評價很高。《新唐書》作者歐陽修評論說:“周才不逮傅說、呂望,使後世未有述焉。”毛主席卻認為商王武丁時的相傅說和輔佐周武王滅商的呂望(即姜太公)比不了馬周。他說:

傅說、呂望,何足道哉。馬周才德,迥乎遠矣。

馬周飲酒有海量,青年時期曾“命酒一鬥八升,悠然獨酌”。他在48歲時便因病而死,毛主席認為他是以不能長壽,是由于“飲酒過量,使不永年”,對這位傑出的曆史人物的英年早逝流露出一種深深的惋惜之情。

毛主席對有所作為,有才能的曆史人物,總是高度評價,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END

排版:曆史的烽火

主席相關内容過審不易,喜歡的朋友,請關注,點贊,收藏,轉發,點贊,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抱拳感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