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清朝有名的臣子,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貪财。在乾隆年間,深得皇帝的信任和欣賞,十公主也成為自己的兒媳婦,這等于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就連其他大臣都要禮讓他三分,和珅的待遇,讓不少人羨慕不已。

然而好景不長,在嘉慶繼位以後,乾隆皇帝死後的第十五天,和珅也被賜自盡,時年49歲。而且,嘉慶在宣布和珅的20條罪狀以後,馬上就下令抄家。結果搜出了白銀8億兩,這是一筆龐大的數字,他的财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清朝15年以來的總收入。
這足以說明和珅在當場為官的這些年時間裡,一直在不斷地斂财。其實,和珅在一開始做官時,為官也很清廉,隻是權力越大,越容易讓他迷失方向。和珅最後會落得這樣一個下場,也是他自己所造成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他在斂财的時候,就應該會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抄家是一件大事,在和府裡的東西必然都要進行移動,不過,有一樣東西嘉慶皇帝是不敢動的,它至今還留在北京恭王府中,此物就是康熙為孝莊太後所寫下的福字碑。有人會問到,既然是康熙帝所寫,又是給孝莊太後的,為什麼會落到和珅家裡呢?
我們都知道,和珅是清朝中頗有地位的大臣,這塊石碑被其獲得也不奇怪。他自己當然也知道這塊石碑的來曆有多麼貴重,就想把它放在家中,為自己招來一定的福氣。嘉慶皇帝在康熙帝面前,畢竟是後輩,不動這塊石碑,也是内心懷着對康熙帝的一種尊敬。
嘉慶在繼位之後雖然立刻治理了和珅,但大清所面臨的敗局,是早就已經注定好的局面。他為清朝所做的一切,包括整頓吏治、蠲免錢糧等等一些列的措施,都不能避免清朝後期的衰落。因為在這個時候,世界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興起時期,鴉片流入清朝内,白蓮教、天理教紛紛起義,有大部分的事情都不在嘉慶的掌控範圍之内,他還能如何呢?
或許在現代人的眼裡,他确實比較平庸,但實際上嘉慶已經在朝政上拼盡全力了,甚至隻知道按照老祖宗所傳授的知識去處理政務,在狀态上變得有些麻木。早在乾隆晚期,清朝就已經出現了衰敗的情況,是以,嘉慶帝的無能無力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