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讨要,應還多少?

“民擁軍意比泰山重,軍愛民情似東海深。”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讨要,應還多少?

在湖北省孝昌縣某一位農民的家中保留了一張特别的欠條,這是當年紅軍向楊長銀借的400銀圓的欠條,直到在85年後才被公布出來。

上面清楚的寫着借款日期和金額,以及紅軍塗杏“為了能擴大武裝規模,特向楊長銀借銀元400”的借款理由。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在以前的400銀圓現在又可以值多少錢呢?

為人民服務

要說起這件事,就不得不提起中國的革命戰争,在1927年到1937年,國家派出了一支又一支工農武裝力量,去到百姓身邊,幫忙剿滅軍匪和封建的地主主義。與國民黨的部隊不一樣,紅軍是跟百姓站在一條線上的,是以無論紅軍走到哪,都受到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讨要,應還多少?

但是在那時,紅軍剛剛成立不久,很多體系都還沒有完全成熟,不但缺乏彈藥,部隊裡的紅軍也很少吃飽飯,除此之外還無時無刻面臨着土匪和國民黨的侵擾。在農村建立的許多根據地,有時候老百姓還會非常貼心送上一些物資。

但是這些大部分都被紅軍婉拒了,因為部隊裡有規定,絕對不能拿百姓的一針一線,實在有需要,一定在收下之前寫下一張欠條。這時候有一支紅軍來到孝感縣,一開始百姓還是很提防他們,但是見到這些紅軍隻會在附近休息,沒有打擾他們的時候。

已經感覺到這些紅軍并不是來搜刮物資的,而且紀律嚴明,還熱心地幫當地的百姓幹活,漸漸的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接觸他們,村長楊長銀就壯着膽子上前詢問才得知,原來他們是來幫咱們老百姓打地主的好人。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讨要,應還多少?

百姓慷慨解囊

于是,紅軍也漸漸融入這些百姓當中,百姓平時就送點食物給他們,那麼紅軍就幫他們砍柴挑水,但是紅軍大隊長塗杏眉頭始終緊皺着,似乎心裡還有些什麼煩惱。

原來,塗杏覺得冬天就要到了,部隊裡許多同志都還沒有大棉襖過冬,糧食也不夠吃,想要進一步擴張武裝力量,那還需要更大一筆資金。思來想去,塗杏猶豫地來到了村長的門口,站了半天還是敲開了楊長銀家的大門。

楊長銀眼見大隊長塗杏面露難色的對自己說,能不能借一筆錢,來擴充部隊的物資。楊長銀毫不猶豫轉頭回到房間,從箱子裡拿出300銀圓塞給塗杏。

這是楊長銀攢了很久的積蓄,擔心這些錢不夠用,連忙讓兒子到村裡喊一聲,讓大夥給紅軍籌錢。加上楊長銀的300銀元和百姓零零碎碎湊出的100銀圓,全都交給了塗杏手裡。

盡管大夥不需要任何報酬,紛紛說不用還了,但是在塗杏的強烈要求下還是寫下了欠條,不放心還親自蓋了章。塗杏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對楊長銀說,

“隻要中國的紅軍還在,這一筆錢一定會還給大家。咱們紅軍堅決不拿群衆的一針一線!”

兌現承諾

後來,楊長銀直到離開人間都沒有再也看到塗杏,而這張借條也随着其他遺産留給了後世。楊長銀的孫子楊明榮在處理爺爺的後事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爺爺仔細儲存好的借條。

看到上面的落款,不禁大吃一驚。他連忙去到當地政府去驗證這張欠條的真僞,經過從業人員反複檢驗之後,發現這張欠條确實是當年紅軍的欠條,并且保證新中國會兌現承諾,

按照當年的購買力來折合成人民币歸還回去。在那時候,銀元的還是非常值錢的,還被稱為“袁小頭”,其面額僅次于“袁大頭”,一枚銀元價值最高可以相當于現在400元。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讨要,應還多少?

但是在這之後銀元不斷貶值,一枚銀元相當于現在的100元,而這張欠條所借出的400銀元,相當于現在的4萬人民币,可以看到,即使在現在,400銀圓依然還是個不小的數目。

結語

楊長銀留存至今的欠條,展現了革命期間軍民之前的魚水之情,讓我們不得不對紅軍精神肅然起敬,他們堅韌不拔,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雅瑤永遠銘記,這也是我們現代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美德之一。

在你看來,這400銀圓值這個錢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