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鼋,大鼈也。甲蟲惟鼋最大,故也”,鼋,是龜鼋科中的一屬,它的特點就是體型大,體重可達100公斤以上,由于古人不識這種生物,就将它當作了河水中的怪物,在《紅樓夢》的第二十三回當中,寶玉就對林黛玉說: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好妹妹……若我有心欺負你,明兒我就掉在池子裡,叫成癞頭鼋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癞頭鼋是江浙一代的俗稱,在其餘的地方,鼋,也被當作龍生九子當中的老六——赑屃。

古人因為它形象,也将鼋打造成青銅,在國家博物館就收藏着一件青銅鼋,自從這件青銅鼋面向網友,評論區也是炸鍋了,網友們紛紛給它取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名字“龜心四箭”,乍一看這鼋的外表,還真是這麼回事!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這隻青銅鼋名為“商作冊般青銅鼋”,這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晚商青銅器,頸側及蓋上插四支箭:左肩1支、背甲左部2支、右後部1支,更為重要的是,這件青銅器還雕刻的銘文。

商代前期,青銅器具雕刻銘文是非常少見的,到商朝中後期,青銅器鑄造明顯增多,銘文雕刻也開始出現,不過最多隻有幾十個字銘文,西周時期才是銘文雕刻巅峰,100字以上的銘文頗為常見,超過200、300字的也有許多。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這隻商作冊般青銅鼋隻有4行32字的銘文:“丙申,王于洹,獲。王一射,射三,率亡(無)廢矢。王令(命)寝(馗)兄(贶)于作冊般,曰:奏于庸,作女(汝)寶。這32個字,也是講述了這隻青銅鼋的來曆。

王,就是帝辛,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商纣王,這種叫法其實是對周人的一種侮辱,周國還沒有滅商之前,帝辛被稱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周王滅商之後,出現了文王昌、周武王類似的稱呼,這些稱呼也就被加在了帝辛身上。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在傳統的認知當中,帝辛都被描寫為沉湎酒色、重刑厚斂的暴君形象,以至于最後衆叛親離,身死國滅,在現存的一些典籍當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抹黑帝辛的事件,最早開始說帝辛為暴君的是孔子的大弟子子貢。

子貢曾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自從子貢說了帝辛的罪惡,後世就開始模仿,在《尚書》《史記》都有酒林肉池、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良。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由于留給後世文獻極少,帝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隻要依靠猜測,不過這件“商作冊般青銅鼋”出土,讓史學家也揭開了一些帝辛的真面目。

在3100年前,河南安陽的恒河邊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原來帝辛和衆大臣在恒河邊上舉行射禮,“射”是六藝之一,“禮”則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帝辛看到河水當中有一隻鼋,他就彎弓搭箭,射向了它,第一箭射中龜甲。

帝辛又連續射了三箭,四箭全都精準的射中了鼋,可見帝辛武藝非凡,在鼋被打撈上來之後,帝辛就将它賞給了一位叫做作冊般的大臣,作冊般為了紀念這一時刻,就讓人按照原型打造了一件青銅鼋。

老漢釣上一隻烏龜,身中4箭,網友起哄:龜心四箭,專家:是國寶

青銅是商最高的禮器,若是纣王真的昏庸無能,也不可能打造這隻鼋,這隻鼋,是2003,一位老漢捐給博物館的,若不是他,關于帝辛的一個故事,恐怕都被蒙在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