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1919年,中國第一瓶廣告色顔料在馬利工藝社生産,此後,這間由中國人創辦的民族企業創造了包括第一支油畫顔料、第一支蠟筆、第一支軟管國畫顔料等多個第一的紀錄。1956年,完成公私合營的馬利顔料廠落戶西康路850号,更名為上海美術顔料廠,産品保留了馬利品牌,成了許多人美術啟蒙的記憶。

如今,這片掩映在小街的梧桐樹影中的廠房大變樣,改造成為了一個集合潮流餐飲、購物、辦公的綜合性園區“M+馬利”。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對這一充滿曆史傳承的舊廠房進行改造的,是來自上海本土的幸福裡團隊,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上海打造了包括M+幸福裡、M+黑石、M+ 誼園等文創園區項目。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M+馬利”面積不大,占地約7000平方米,保留了城區老廠房的布局結構,一條狹長主幹道,兩側是兩棟長方形三層建築,裡面彙聚了書店、咖啡、餐廳、辦公空間等豐富的内容。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目前部分入駐的商戶還在進行裝修。

在這個園區中,馬利和幸福集荟品牌聯合打造了一個潮流文創空間,他們為它起了個一語雙關的俏皮名字——“mamǎfufú”。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mamǎfufú占據了其中一棟建築二樓的整個長方形空間,面積達1000平方米,其中包含8個主題區域,集合藝術展覽、手工workshop、畫材、圖書、生活家居、藝術衍生、服裝零售等多種業态内容,并彙集了多個有不同色彩特點的設計師品牌。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進門首先進入的是馬利趣味工廠主題區域。以工廠流水線為概念,打造了馬利色彩互動裝置空間,産品在“生産線”的傳輸帶上緩緩轉動。特别設定的“曆史牆”上标注着百年馬利的大事記。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互動裝置裡陳列了馬利生産的當家産品。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馬利趣味工廠的産品販售區陳列了馬利旗下生産的各式畫材。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mamǎfufú市集是一個正方形的狹長空間,從馬利趣味工廠朝裡走,才發現内裡别有洞天。由藝術家制作的“柏拉兔”既是藝術裝置,也有兔子的玩偶周邊現場販售,不少人來這裡和可愛的大兔子合影。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柏拉兔”的對面是由幸福集荟引進的環保材質家具展示空間,人們可以把這裡當成自家客廳,随意體驗家具,休憩玩耍。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步入更深處空間是一個童裝品牌的專櫃,穿過專櫃後面色彩缤紛的長廊,視野瞬間開闊,是幸福集荟打造的一個藝術書店和文創産品空間。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藝術書店選書調性與馬利品牌的美術屬性契合,有不少色彩豐富、裝幀精美且價格不菲的畫冊。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社科人文類的書籍也不少,其中“豆瓣TOP250”專區是個亮點,可以頗有針對性地幫助讀者選書。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書店裡設有供人休息、閱讀、聊天的窗邊座位。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穿過書店,進入mamǎfufú市集的最後一個空間,這是一個色彩斑斓的休息社交區域,這裡為不定期舉辦的各類文藝交流活動和手工活動提供了場地。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這個空間的一側書架上陳列了“SHANGHAIREN”滬志。集結了百位優秀插畫師繪制的封面從畫風到版式既緻敬了《紐約客》,也展現了上海豐富的本地文化。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走出活動空間,是mamǎfufú市集的另一個入口,直接通往西康路一個不太起眼的小門,空間頗具設計感。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

走出二樓市集,拾級走上三樓的小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園區坐落在一片老城區舊式房屋當中,背後是拔地而起的新時期住宅樓,時空在這裡交彙,宛如上海變遷的一個縮影,又仿佛是這片園區曆經蛻變的一個隐喻。

這間藏身上海西康路老房子裡的工廠,變身文藝打卡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