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近代以來香煙逐漸成為了戰時軍隊中的必需品,上到将軍下到士兵都對這種東西萬分喜愛,美國五星上将麥克阿瑟在人們腦海中的形象就是帶着蛤蟆鏡,叼着大煙鬥的軍人。但是對于另一個東西——酒,各部隊卻都是嚴禁的,隻有在特别的時候才會放開讓部下喝酒。吸煙有很多的風險,例如容易引起火災,火光容易暴露目标等,但是各國軍隊仍然禁煙不禁酒。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煙草是在16世紀從新大陸引入了歐亞大陸的,至今已經有了500多年曆史,人們之是以喜歡吸煙就是因為煙草帶來的暫時麻醉作用能夠讓人的心理獲得極大地滿足。對于士兵而言,吸煙有利于減緩戰場心理創傷。随着火器在戰場中的廣泛使用,戰争進入了熱兵器時代,而這個時候的戰争更加殘酷,對士兵的心理壓力更大,為了暫時緩解緊張的情緒,吸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軍中項目。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一戰真正讓人類見識了戰争的殘酷,西線的塹壕戰讓作戰雙方的士兵都飽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折磨,香煙就成為了這些士兵的“最佳伴侶”。據悉,僅在1917年,就有1000多萬根香煙供給協約國軍隊。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到了二戰時期,香煙在軍中的地位則更加重要,在斯大林格勒戰争時期,處于防守方的蘇軍甚至将香煙當作一種通貨在軍中使用。而在德國,希特勒是一個徹底的禁煙主義者,曾在軍中推行過三個月的禁煙法令,但是最終卻因為士兵的激烈反抗而停止實施,獨裁者的意志仍不能抗拒士兵吸煙的意願,可見香煙的魅力。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對于英美盟軍來說,香煙更是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英國本土因為氣候原因不能種植煙草,英國政府就從海外殖民地運輸,因為當時英國海軍十分強大,牢牢控制着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制海權。後來德國潛艇部隊在鄧尼茨的上司下在廣闊的大西洋上實行了無限制潛艇戰,擊沉過往的盟軍商船,即便是如此英國仍沒有放棄,而是從美國進口煙草,美國的弗吉尼亞州是重要的煙草産地,能夠給盟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煙草供應。此外,美國在戰時種植煙草的農夫是可以免除兵役的,美國的陸軍和海軍都極度依靠香煙,有人曾打趣道:美國的軍艦是靠着重油,香煙和咖啡驅動前進的。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軍隊中的香煙供應之是以能夠讓各國政府都如此重視,主要是因為在軍中它帶來的好處要遠遠大于壞處。戰場上的士兵說到底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戰争機器,會有情感和欲望,但是戰場是殘酷和無情的,香煙的麻醉作用能夠讓士兵感受到一絲絲慰藉。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在普通士兵看來,他們等于是活一天就賺一天,是以現實的享受是最重要的。而對于進階軍官來說,他們需要絞盡腦汁地制定作戰計劃,香煙能夠起到提神和放松的作用,有的時候抽煙還能夠為其提供靈感。另外依靠火來點燃的香煙能夠在寒冷的黑夜中為士兵帶來一絲絲的溫暖。

從将軍到士兵,沒有一個不愛“它”,戰時還成了軍隊中“必需品”

直到現在,香煙在俄軍和美軍中仍是戰争口糧的一部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參與反恐戰争的美軍在閑餘之際仍會抽上兩口。相比酗酒之後帶來的神志不清和行為瘋癫,吸煙為士兵和軍隊帶來的危害很小,盡管在受傷時吸煙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但是對于随時可能為國捐軀的士兵來說,這根本算不了什麼。

最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為了他人的健康,請勿在公共場合吸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