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争後,上海被迫成為通商口岸,許多西方人拖家帶口來到上海經商生活,他們都想從腐敗的清政府碗裡分得一杯羹。
但由于黃浦江日漸淤塞,水位極淺,導緻運輸困難,這讓商人們很是頭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西方人提出從上海租界至吳淞口修一條鐵路,以供運輸。于是英國公使阿裡國便向清政府總理衙門提出要求,在上海租界到吳淞口之間修築一條鐵路,以解決黃浦江岸邊裝卸貨物不便的問題。
西方人以為對于這樣的好事清政府一定會大力支援,然而清政府卻覺得修鐵路會侵占田地,破壞風水,是以并未采納西方人的建議。

眼看得不到首肯,但是運輸問題又必須解決,西方人便決定先斬後奏,偷偷将鐵路修建出來。于是英美兩國合夥建立鐵路公司''吳淞道路公司'',并買下了上海到吳淞口長約14.88公裡,寬約13.7米的土地。
一開始他們對外聲稱要修建一條普通馬路,是以上海道台沈秉成才準許了他們的購地申請。但其實他們是準備偷偷把鐵路建起來。
兩年後,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在英美兩國的一手策劃下誕生了。1876年,吳淞鐵路開始試行,當火車的器鳴響起時,英美兩國的騙局也漏了餡。
得知英美兩國修建鐵路的消息後,當時的駐上海最高長官馮焌光立即跟洋人進行交涉,要求他們暫停修路。
然而就在此時,英國探險隊在雲南跟中國人發生了沖突,英國人便以此為由來挾制中國,對清政府的各種提議均不理睬。
最後,無可奈何的清政府在李鴻章的提議下,花費28.5萬兩白銀,分三次付款,将吳淞鐵路買了下來,中英的這場風波才算平息。
然而令人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在買回來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清政府便下令,拆除吳淞鐵路。
而至于說拆除的原因,更是讓人意想不到。買下吳淞鐵路的清政府,擔心洋人會利用吳淞鐵路運貨,進行偷稅漏稅,尤其是經曆了鴉片戰争,清政府對于外來品的危害更是捉襟見肘,
而更極具憂患意識的擔心,是怕它會成為列強入侵中國的工具。鑒此種種原因,最終清政府決定拆除吳淞鐵路。中國曆史上第一條投入營運的鐵路就這樣被清政府下令拆除了。
不得不說,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在世界格局風雲際會時有着諸多的無奈,是以也做出了許多荒唐的決定,像當初将輪船招商局轉讓給美國洋行,後又花重金贖回,無不使大廈将傾的清政府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