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如果孩子突然說長大以後要去“烤地瓜”,你會怎麼回答呢?

馬上就到年末,這也是孩子們最愛暢想人生未來的時候。

這不,前不久,一名江蘇蘇州的小朋友和媽媽關于“長大後的規劃”,就讓網友“狠狠”地感動了!

兒子:如果我考上清華呢?

媽媽:那媽媽就很為你驕傲呀。

兒子:如果我考上北大呢?

媽媽:也會很驕傲的。

兒子:那我考上地瓜呢?

媽媽: 如果你把地瓜烤的又香又甜又軟又美味的話,我覺得也是可以的,也會為你驕傲的。

兒子:以後我就當個烤地瓜老闆。

媽媽:哈哈哈哈那恭喜許果果有了新的願望。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媽媽的回答真的太暖了,這段視訊也引來了衆多網友的點贊,對媽媽的做法一頓誇誇誇。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還有一條可愛的評論: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考清華北大是美好夢想,“烤地瓜”同樣為孩子而驕傲。因為無論孩子做什麼,隻要認真而努力,都閃閃發光,都是值得鼓勵的。

也正是媽媽的這份有愛的回應,孩子的眼中才閃爍着可期的未來。

不過,這份鼓勵其實在有些家庭中是稀缺品。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願望會不滿,甚至還可能想要試圖把孩子的夢想拉回“正軌”。

那個想當快遞員的孩子

日前,有老師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夢想主題課。當問到“你的夢想是什麼”時,孩子們開始興高采烈地說起來。

有的說:“我要當宇航員,去太空裡找黑洞。”

有的說:“我要當警察,把所有的壞人都抓起來。”

有的說:“我要當醫生,每天給病人打針。”

還有的說我要當鋼鐵俠,我要當公主,我要當騎士······

孩子們的夢想五花八門,有一個小男孩有點不一樣。

他一開始站起來,興奮地說:“我想當一名快遞員……”

話還沒有說完,孩子們哄堂大笑,“快遞員有什麼好啦”、“一點也不厲害”……

這個小男孩的臉一下就紅了,小手緊緊攥着衣襟,支支吾吾想要反駁,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師讓全班安靜下來,握着男孩的手,問他:“為什麼想當快遞員呢?”

等了半天,男孩才慢吞吞地認真地說:“送快遞可以讓别人快樂,樂迪就是這樣的。他把包裹送到小朋友手上,還幫助他們解決各種麻煩,我也想像樂迪一樣,幫助别人,讓他們快樂。”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當孩子談及夢想的時候,孩子向往成為“大人物”,家長會豎起大拇指,誇他們有志氣。

可是,當有孩子向往那些我們認為“普通”的職業時,有的家長會習慣性地給孩子貼上“沒志氣”的标簽,然後拼盡全力去糾正。

可是,我們卻忘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問一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夢想,忘了蹲下身子去看一看,這些“平凡”的夢想背後有一顆多麼真誠的心靈。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其實,願望對于小小的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成為誰,而是如何因為夢想而變得更好。

是以,與其拼命地“否定”、“打壓”孩子稚嫩的想法,不如多給他一點鼓勵和信心,讓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寬、更從容。

孩子需要鼓勵,

就像植物需要水

去年,一位媽媽正在刷直播購物時,兒子突然湊到她身邊說:“媽媽,我以後想當李佳琦,可以嗎?”

媽媽先是一愣,沒有急着反駁,而是問兒子:“為什麼想當李佳琦?”

兒子回答道,因為李佳琦現在很火,他想和李佳琦一樣出名。

媽媽依然沒有否定兒子的想法,而是拿出兩張照片,一張是李佳琦近期直播的照片,另一張則是李佳琦成名前,蹲在隔斷間裡做直播的照片。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她告訴兒子:“孩子,你羨慕的,其實是那個光鮮亮麗的李佳琦,而不是默默無聞的李佳琦。李佳琦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年365天,他足足做了389場直播,從晚上7點直播到淩晨1點,淩晨4點才能睡覺,曾連續試色380支口紅,最後嘴唇幾乎都要裂開。而這些,還隻是李佳琦成名經曆的冰山一角。

之是以告訴你這些,并不是不認同你的想法,而是想讓你知道,沒有誰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如果你能認定目标,吃下這份苦,無論你以後選擇做什麼,都不會讓媽媽失望。”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父母對孩子欣賞和鼓勵,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是以,當孩子告訴你他有點不切實際的想法時,請多一點耐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件事;

當孩子遇到了難題,請多一點真誠的溝通,在需要的時候給他合适的建議;

當孩子有所進步時,請不要吝惜你的鼓勵,肯定他的努力、他的态度,他會更有動力。

“鼓勵”要精準,

千萬别過度

一提起“鼓勵”,有些父母就有這樣的誤區,認為“鼓勵”就是時時刻刻給孩子拼命“加油”。

其實,空洞地給孩子加油打氣,這種鼓勵反而變成一種期待的“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導緻情緒失控。

真正的“鼓勵式教育”,是這樣:

鼓勵孩子的行為,而不隻是關注結果

鼓勵孩子切忌空洞和關注結果,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事情的掌控感。

如:努力的過程、堅持的毅力、自律的精神等等。

從具體的行為中去肯定,去鼓勵,才能培養出勇氣可嘉、遇事不懼的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發掘孩子潛藏的閃光點

前段時間,北大教授丁延慶吐槽女兒的視訊在網上爆火。

因為女兒是“學渣”曾令他格外焦慮,但最後他卻找到了女兒最獨特的優點。

一次女兒到他的辦公室,看到牆上挂着的四個大字,就問爸爸:“是什麼字?” 丁教授回答:“君子豹變。”女兒聽了哈哈大笑:“哈哈,君子泡面。”

丁教授聽了不但沒有指責女兒不認識字還瞎改成語,反而誇獎女兒的幽默和有趣。

後來,女兒又把“孰能生巧”改成了“熟能蒸餃”。

在他看來,女兒的想象力和有趣,是她最獨特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獨到的地方,甚至有過人之處,父母不能用單一的尺度來看待孩子,應該善于發現孩子其他方面的優勢,找一個最适合他的路徑來協助他,鼓勵他。”

孩子長大後的願望是“烤地瓜”?!這位媽媽的回答竟然是……

那些被父母挖掘的閃光點,都能讓孩子在未來,成為各個領域的有用之才。

教育類書籍《反思的愛》中,有句話令人深思:“你要養育你所擁有的孩子,而不是你所期望的孩子。”

為人父母要保持平常心,用無條件的愛接納孩子的脆弱,發現孩子優點,肯定孩子的努力。

這樣的孩子無論在哪裡,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徑,并為自己選擇的人生,全力以赴地追求下去。

來源丨首都教育(ID:bjedunews)綜合凱叔講故事、兒童心理課堂、暖暖媽愛分享、教育

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我是牛老師,我專注于中國小教育!

技術支援/商務合作:泉州維拓廣告有限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