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自閉症的三大特點,是社會性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的欠缺,以及儀式化的刻闆行為。自閉症孩子和其他嚴重殘疾的孩子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動機的缺乏,特别是在學習新的任務以及适應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時。

動機的缺乏主要表現為發脾氣、不服從、哭叫、不注意、煩躁、呆視、懶惰和逃離教學環境。孩子為什麼如此缺乏動機目前無明确定論,由于對感官刺激的過度選擇,常造成他們注意力特有的選擇性特質是其一;孩子經常遭受失敗導緻他們缺乏嘗試的欲望也是其一。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無論原因是什麼,很顯然,在對這些孩子發展出行之有效的治療政策之前,應當先解決動機問題,即想辦法引誘孩子發現與你在一起的快樂,讓他願意和你在一起,願意你成為他自閉世界與外界聯系的視窗。根據多年的訓練經驗有以下建議與政策。

一、從模仿孩子開始建立互動模仿機制——讓他看着你

注重發現孩子的興趣跟着他并設法讓你走進他。孩子開始的拒絕是自然的,他會認為所有他不感興趣的外界事物都是其自閉世界的威脅。

首先,耐心跟上他。盡管孩子不理你,你也一定要在他旁邊,開始盡量不要打擾他,不要太靠近他,但一定要跟上他,無論他做什麼動作,你就說出那個動作的名稱。比如他在轉圈,你就說轉圈,轉圈,轉圈,特别是對一些語言發展存在一定障礙的孩子,要大聲、表情豐富、簡短有力,語言注意保持一緻性;

其次,盡力模仿他。自閉症孩子往往會有一些令人難以了解的行為,其實無論何種表現都有其自身的目的。孩子不模仿你,你就模仿他,他敲牆你也跟着敲,你可以試着和他一樣活動,切身感受活動給孩子的樂趣,努力與孩子獲得共同的感覺,仔細體會孩子動作發出後的快樂,也進一步了解他為何如此。因為你和他一樣,他就會很好奇,他就會偷偷看你,你就成功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第三,延伸注意力。由幼兒範圍狹窄的有意注意逐漸過渡到在訓練者引導下的有目的跟随指令的有意注意;突然性地提出要求,語言、動作或目标的迅速更換,給予突然額外的、大量的資訊刺激,同時給予他們用舊的資訊結構去同化、吸納新資訊的時間和空間。

注意是一種多面的、動态的、多層次的過程,并且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定向反射是注意的生理機制,大腦的額葉、腦幹、丘腦在調節注意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研究發現孩子的注意生理機制特别是神經系統的協調存有問題。是以注意力保持是提升動機訓練成效的起始與關鍵!

二、圍繞興趣點人為制造障礙——讓他要求你

很多家長都了解,自閉症孩子想要某些東西時,通常不會向大人說,就自己去拿,因為家中對他而言是個沒有障礙的環境。

首先,克服慣性認識。好多家長認為是孩子自己有主張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其實是一個很危險的想法和做法,當他的生活太順意,孩子的世界就會無形中關閉了和外界聯系的視窗,更無法引導他主動表達意願,顯然是家長的無意識使其錯失了大好機會。因為家庭以外的環境絕對不可能那麼順心,孩子若無法自行解決問題,又沒有适當溝通的技巧,就容易衍生出很多情緒問題。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其次,精心設計“障礙”。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在家中精心設計一些有一定障礙的情境,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能讓孩子有求必應,你得制造些困難,變着法子“難為”你的孩子,讓他們學會主動求助(有的孩子依然不會,其他家人可以站在他的旁邊示範,讓其跟着做)例如:把他喜歡的玩具放高一點,想吃或喜歡吃的東西從經常存放的地方拿走,吃飯時給碗不給筷子等,有時可以故意假裝不明白他的意圖耐心等他或逼他表達出來。

最後,選擇時機“互動”。有時家長要在充分觀察孩子的行為動機後,學會選擇合适時機強行介入他的世界,創造更直接的互動機會,比如他在拼裝玩具車時,你故意将其中的某個部分藏起來,讓他找,而後你及時出現和他一起找到,以後類似的事情發生後,他就能夠學會主動尋求你的幫助了,注意過程不要太生硬,要自然而然。

注意點:保持一定距離,以不幹擾孩子為原則,慎重地參與,不要侵犯孩子的主體地位,使孩子們認識到治療者的活動并不是強行侵入他們的世界,而是和其并行。孩子此時的心态是沖突的,既否定又關心。要出現得恰到好處。

三、語言細化,從孩子興趣出發開始玩遊戲——讓他跟着你玩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家庭常用的遊戲有以下幾種(這些遊戲一般是在孩子對你的行為有一定的接納性後才可以實施)。

1、捉迷藏遊戲。這幾乎是所有孩子都喜歡的,不過大多孩子對單純的捉迷藏遊戲不一定感興趣,你可以順帶着将孩子喜歡的東西一起藏起來,而後再逐漸過渡到單純的遊戲上。拍東西數數也類似。家長拍手,每拍一下讓孩子數一個數,拍到某數時突然停下,叫孩子說出一共拍了多少下;也可拍球數數,孩子适應後可以随時變化拍的東西,也可趁機進行害怕事物的脫敏療法,因為大多孩子都會有害怕的某具體物品。

2、猜物遊戲。先在孩子面前擺放上他比較感興趣的多種物品,讓孩子先觀察幾秒鐘,然後讓他閉上眼睛,趁機悄悄拿走其中的某樣物品,開始最好拿走他最感興趣的那件,以維持孩子的興趣,讓他說出哪個東西不見了;再拓展為一次拿走幾樣東西後讓他猜;當孩子明白了基本規則後,就可以和孩子互換角色,激發他與人玩耍的快樂;這個遊戲要求孩子在觀察時,能快速地注意到幾個物品,進而也鍛煉了孩子的注意力廣度。

3、玩撲克遊戲。一種玩法是取三至四張不同的牌,開始色彩盡量多樣,過段時間可以用同色牌,随意排列于桌上,教孩子自己選擇一張要記住的牌,讓他看好了并一直盯住這張牌,然後把牌反扣在桌上,家長可以随意更換牌的位置,讓她報出目标牌在哪兒,可輪換做,難度和牌的數量、變換牌位置的次數和速度可以逐漸變化。

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和他玩牌中跑得快的遊戲,打牌的輪流與變化以及互相的溝通對孩子與人交往的動機建立很有好處。還建議家長學會一點小魔術,魔術的變換性比較大,能夠吸引孩子的眼球。還可根據孩子的喜好拓展遊戲的類型,如踩影子,抓電筒光等等。

四、掌握介入陌生環境的情緒穩定的基本政策——讓他信任你

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主要是缺乏安全感)是孩子的顯著特征,在陌生環境中家長無法預料将會出現的狀況,當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後,孩子的不适當行為往往給家長帶來尴尬、困惑與挫敗感,因而許多家長懼怕帶孩子出來玩,長久下去,家長就自動關閉了孩子康複中最重要的環節——融入社會,自然就無法提升孩子關注外在世界的動機,非常不利于孩子康複。融入社會和環境是孩子康複中家長必須努力一生去克服的。根據實踐以下方法運用,效果很好。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一、事前詳述。其一去前盡可能較長的描述陌生環境存在的事物形态,可以根據孩子視覺聽覺以及認知特點,用孩子習慣的方式讓其心中有數,如可以畫出來,也可以事先拍些圖檔或者制作錄像讓他先看并一一詳述,最好突出強調其中孩子比較熟悉的某一個物體,因為孩子看到熟悉物體後才會有安全感,而後每天讓他熟悉一些。

其二環境是變化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環境中物體及其功能講解時,要簡潔明了即一定運用同一的語言,同時要盡可能較長的描述陌生環境中有可能會發生的變故,家長自己要開拓思路,盡可能把所有的可能考慮到,并告知其正确的應對政策,可以在家事前演練。

二、事中控制。即使你将事前所有該做的全做了,真正進入環境中,依然難免出些意外,當意外發生首先要抑制孩子不穩定情緒爆發在先(因為發作後的後果很難想象)即先平靜心情再解決事情,家長也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問題而訓斥孩子,應給孩子充分安全感與安慰,盡快帶離現場。

提升蘇州自閉症兒童動機的政策有哪些?

三、事後認知介入。從錯誤中建立常态行為,将其不恰當的行為用圖檔方式或者利用電腦制作一些小動畫讓孩子明白其不當之處;還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漸調整孩子的生活環境,切記一成不變,你會發覺孩子對變化的适應能力和探知外界事物的欲望在逐漸提升。

以上政策幫助幼兒更好地展現出兒童的動機,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先觀察,發現孩子的動機,引導孩子關注到其他的事物或人。相信孩子們在家長的引導下會達到很好的互動效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