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翠微宮病逝,其子李治登基。與此同時,李世民生前後宮中的那些女子也都被安置到了她們該去的地方。或者随着兒子生活,或者在皇家寺院出家為尼,而像武則天這樣的沒有生過孩子、位分也不高的妃子都被安排在了感業寺出家。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武則天當初進宮的時候曾和自己的母親楊氏說“見天子焉知非福?”而十二年過去了,她才知道,見天子還真不一定就是幸運的。她做了李世民十二年的才人,也被冷落了十二年,甚至李世民可能都沒有寵幸過武則天。但即便如此,李世民死後,她也不得不按照既定的命運軌迹到感業寺出家,從一個禁锢走向另一個禁锢。

隻是武則天到底不是一個認命的人,她曾在李世民病重的時候和太子李治眉目傳情,收獲了李治的愛情。雖說帝王的愛情不值錢,但是這是武則天唯一的籌碼,于是她千方百計将自己為李治寫的一首《如意娘》遞到了李治手中,詩是這麼寫的: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詩算是武則天将自己的壓箱底文化水準都表現了出現,連後來的李白都自愧不如,李治自然也是感動的不要不要的,是以他決定在李世民的周年忌日那天到感業寺去上香,順便和武則天見見面。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兩人果然見了面,那畫面還真就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過李治的時間也不自由,很快就和武則天告别了,臨走的時候讓武則天等他。但對于如何将武則天帶進宮,李治是沒有想到什麼辦法的,他對武則天有感情,還不淺,但真要帶回宮,還真得好好謀劃一番。

第一關就必須過王皇後那一關,隻要王皇後答應了,那麼武則天就能順利進宮,并且不會出現什麼阻礙,隻是王皇後這樣世家大族的出身,會答應讓武則天這樣身份的人進宮嗎?還真是難辦,如果王皇後不願意,那武則天基本是沒有機會進宮的。

不過,李治剛打瞌睡,偏就有人遞來了枕頭,這個遞枕頭的正是王皇後。王皇後居然主動勸說李治将武則天接進宮中,《舊唐書》記載:

“武皇後貞觀末随太宗嫔禦居于感業寺,後及左右數為之言,高宗由是複召入宮,立為昭儀。”

王皇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迷之操作呢?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王皇後出自太原王氏,是著名的五姓七望之一,身份地位可見一斑,而王皇後又是很得李世民喜歡的,算是李世民欽定的兒媳婦,而且李世民臨終之際還曾對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說:“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算是對這個曾經的晉王妃、後來的太子妃很認可,也是欽定了她的皇後身份。

這種喜歡自然并不單純是因為王皇後舉止得體、端莊大方,有母儀天下之範,也是因為王皇後身後的太原王氏,勢力非同一般。

而王皇後成為皇後後,也确實做得很好,并未有任何錯處,但是她也有弱點,其一就是不曾生育,其二就是不得李治喜歡。擁有這兩個弱點的妃子在後宮的處境是很難的,雖然王皇後的太原王氏是世家大族,她的地位向來穩固,但這不代表她在後宮一帆風順。

就比如李治寵愛的蕭淑妃,蕭淑妃出自蘭陵蕭氏,其家族雖不及五姓七望,但也是世家大族,而且,蕭淑妃還為李治生下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是王皇後的強勁對手,王皇後很忌憚蕭淑妃,很怕将來蕭淑妃會奪了她的皇後位子。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但王皇後還真拿蕭淑妃沒辦法,一般的宮鬥根本傷不了蕭淑妃,畢竟蕭淑妃有王皇後所沒有的子嗣和李治的寵愛,是以王皇後如果真要拿住蕭淑妃,必須讓蕭淑妃失了李治的寵愛,這就需要讓李治移情。

是以當王皇後聽說李治和武則天在感業寺的事情後,仿佛看到了蕭淑妃的悲慘境地,她迫不及待想要讓武則天進宮來對付蕭淑妃。

但是的王皇後并不知道自己在引狼入室,她認為武則天很好拿捏,一來她接武則天進宮,有恩于武則天,武則天必然會依附于她:二來武則天的出身算不上好,其母雖然是楊氏,但他的父親武士彟不過是大唐建國時期的一個功臣,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這對王皇後的後位構不成威脅。

在王皇後看來,即便武則天得李治的寵愛,但她的威脅時遠不及蕭淑妃。隻是,王皇後哪裡想到她會預判失誤,她沒有想到武則天竟是那樣強悍的一個人。如果她能想到,或許甯願和蕭淑妃鬥也不肯和武則天鬥,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王皇後覺得自己完全能夠拿捏武則天,于是主動為李治分憂,勸說李治将武則天接進宮中,甚至親自去辦這件事,于是武則天就被接進了宮,當然,王皇後也不傻,她不願意讓武則天将來有機會和她作對,是以隻是對她好,但并沒有在武則天進宮後給她任何的名分。

武則天的到來,将李治的視線全部占住了,蕭淑妃漸漸被李治遺忘,王皇後很容易就将蕭淑妃踩在了腳底下,隻是蕭淑妃倒下之後,更強悍的卻站了起來。

武則天進宮不久之後就為李治生下一子,即李弘。正是這個兒子的到來,讓武則天又滋生出了野心,她也想坐坐那個位置,她想讓自己的這個兒子入住東宮。等王皇後察覺到武則天的心思的時候已經晚了。

她才發現,武則天雖然沒有蕭淑妃的好出身,但是她有堅強的意志、有聰明的大腦、有大野心,夠狠夠冷靜,段位比蕭淑妃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在面對武則天的時候,王皇後覺得很吃力很被動。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而反觀武則天,則始終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她一步步實施計劃,最開始自然就是将李治拉到自己這一邊,她最開始的時候有點小打小鬧,卻也發現了一個事實,即李治就算不喜歡王皇後,也不願意将她廢了。是以武則天必須出大招才能将李治争取過來。

她的大招就是剛出生不久的安定思公主,這個可憐的公主剛出生就被親媽盯上了,然後就有了王皇後“殺”小公主一事,而且李治算是半個目擊者,雖然沒有親眼看見王皇後在裡面,卻正好和武則天一起去看小公主的時候發現了她的死亡,這一下子,李治的心終于松動了,他動了廢後的心思。

後來武則天更是堅定地和李治站在一起,對抗外廷的重臣,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他們反對廢後,這讓李治越發想廢後。也正是武則天的成熟與果斷,給了李治莫大的勇氣對抗朝臣,最終廢王立武成為事實。

新人笑,舊人哭,武則天成為皇後,而王皇後和蕭淑妃則都被廢為庶人,近親被流放到了嶺南煙瘴之地,但這還是最後的結局。

王皇後為什麼被骨醉?看了她對武則天做的事,才發現她并不無辜

武則天将兩人囚禁在别院的一個特質的房子裡,這個房子既沒有門也沒有窗戶,隻開了一個口,大小僅容納食器通過。這對于向來錦衣玉食的王皇後和蕭淑妃來說,是真正的屈辱。有一次,李治想起了她們,又跑去看她們,看到她們的遭遇,動了恻隐之心,遂對兩人許諾到:“朕即有處置。”

但李治前腳剛走,武則天後腳就知道了事情的經過.《資治通鑒》記載:

武後聞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蕭氏各一百,斷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妪骨醉!”

這其實就是呂後人彘的更新版,武則天用藥吊着這兩人,一直過了數天,兩人才死去。武則天還給兩人改了姓,這種對待方式也真的是狠毒無比了。

說起來,王皇後被骨醉也不算冤枉,畢竟當初如果不是她想要扳倒蕭淑妃而引狼入室,又哪裡來這麼多的事情?如果當初她不肯讓武則天進宮,即便李治想,隻是會想一段時間,過了那段時間,可能就把武則天給忘了,但偏偏王皇後把武則天弄進了宮,生出了後來這許多許多事,她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