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晉國作為春秋四強國之一,稱霸近百年,即便是最先稱霸的齊國也無法與之争鋒,秦國更是無法東進,隻有楚國硬碰硬和晉國争霸,但大部分根本不是晉國的對手,但就是這樣一個強悍的諸侯國,卻在春秋末期被一分為三,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瓜分而灰飛煙滅,是以才有了戰國時期的韓趙魏三個諸侯國,不得不說,晉國的曆史是相當跌宕起伏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能展現禮崩樂壞這四個字的一個諸侯國。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晉國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諸侯國,其第一任國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唐叔虞這個名字就是因為晉國最初實為唐國,等到唐叔虞兒子繼位之後才改名晉。晉國最初是沉寂了很多年的,期間有較長時間的混亂期,尤其是春秋初期,晉國内亂嚴重,爆發了小宗和大宗争奪國君之位的曲沃代翼政變。

曲沃代翼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最終曲沃武公取代晉侯缗成為晉國的國君,是為晉武公,晉武公之後是晉獻公,為晉國的開疆擴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但這個時候動亂并沒有徹底停止,相反,為了杜絕曲沃代翼的再次發生,晉獻公不僅誅殺晉國公子,更是在晚年弄了一出骊姬之亂,為了讓骊姬之子即位,晉獻公對申生、夷吾和重耳展開追殺,申生自殺,夷吾和重耳開始在列國間流浪。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這次動亂持續了二十年,直到重耳被秦穆公送回晉國即位,即晉文公。19年的流浪生涯對晉文公的政治生涯大有裨益,是以他即位不久即找到了機會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稱霸中原的諸侯。齊桓公當初稱霸的時候,晉國剛剛完成曲沃代翼,正是晉獻公進行領土擴張的時候,并沒有餘力稱霸,是以齊桓公得以成為第一個霸主。

而等到晉文公繼位之後,晉國的稱霸時機已經到來,并且自晉文公之後,中原霸主的位子基本就握在了晉國手中,無論是西方的秦國還是東方的齊國都無法和撼動晉國的霸主地位,當時南方的楚國飲馬黃河,與晉國展開長達百年的争霸戰,偶有機會将霸主位子奪過去坐坐。

除此之外,春秋時期的中原霸主幾乎被晉國壟斷,甚至有學者認為春秋五霸應當是“齊一而晉四”,即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這未必準确,但從中可以看出晉國在春秋時期确實是強悍的存在,然而就是這樣強悍的一個存在,卻在春秋末期逐漸被卿族瓜分,以至于韓趙魏三家分晉,到了戰國時期,有韓趙魏三國而無晉國了。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說起來,春秋時期的四大強國,晉國最強卻也隻有晉國分崩離析,齊國雖然出現了田氏代齊,但好歹還是齊國,秦國和楚國并無變化,隻有晉國一分為三,變成了韓趙魏與秦齊楚燕成戰國七雄的态勢。

晉國之是以出現三家分晉最早可以追溯到曲沃代翼時期,曲沃代翼中,小宗勝了大宗,晉獻公為了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遂誅殺晉國公子,自此晉國無公族。

晉國的卿族不再出自晉國公族,什麼姓氏的都有,這倒讓晉文公流浪期的那些随從們占了大便宜,晉文公繼位之後設三軍六卿,一軍設兩卿,即将和佐,而中軍将為執政卿,六卿是世襲制,而執政卿則是六卿輪流來做,這樣時間一長,六卿就把持着晉國的軍政大權。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周天子式微,諸侯勢大,周天子不僅不能威服諸侯,甚至不得不依仗着諸侯,被諸侯們牽着鼻子走,而在諸侯國内,同樣存在着禮崩樂壞,卿族漸漸勢大,威脅着國君的權力,時間一長,卿族作亂的事情時有發生。

晉國國内便是這樣的情況,六卿勢力漸大,到了春秋末期,晉國國君的權力逐漸衰落,而代之以六卿把持朝政。他們在不斷地對外和對内戰争中獲得土地,而六卿之間也有鬥争,他們互相傾軋兼并,随着鬥争的更新,範氏和中行氏等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土地被其它卿族瓜分,晉國的世家大族以智氏、韓氏、趙氏和魏氏為首,而又以智氏最為強大。

當然,晉國國内卿族鬥争激烈,導緻晉國對外的争霸顯得力不從心,是以南方的越王勾踐已然成為一方霸主,為了恢複晉國昔日的榮光,執政卿智伯要求四家都獻出一個萬戶封邑來增強晉國國力, 當然,他自己提出來的,自然要作出表率,是以他自己先拿出來一個萬戶封邑。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而韓趙魏三家雖然都不願意交,但又做不到團結一緻,是以韓魏兩家先後也不情不願地交了出來,而趙家是個硬骨頭,就是不肯交。智伯就領着韓魏兩家攻打趙家,一直把趙家圍困在了晉陽。

這一戰本來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但韓魏兩家i需努力其實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害怕将來智伯也會攻打他們,又有趙家派出的使者進行遊說,于是韓趙魏三家就聯合在了一起,反過來攻打智伯,智家就這樣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而智家偌大的家業就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幹淨,這就是著名的三家滅智事件。

三家滅智讓晉出公大為火光,但晉出公并沒有能力收拾這三家,不得不求助于齊國和魯國,希望兩國派兵讨伐韓趙魏三家,結果韓趙魏三家聯合起來攻打晉出公,晉出公出逃,死在路上。他一死,晉哀公被扶立為晉國國君,此時真正屬于晉國的土地已經沒有多少了,從晉哀公開始,晉國的國君實際上都隻是傀儡,土地一點點被韓趙魏三家瓜分。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晉國的國君到哪裡去了?結局如何?

等到晉哀公去世,其子晉幽公即位之後,真正屬于晉幽公的土地不過就是绛和曲沃,堂堂晉國的國君,晉幽公居然還要朝見韓趙魏三家的家主,後來更是在外出的時候被盜所殺。

晉幽公死後,其子晉烈公即位,晉烈公時期,韓趙魏三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終于在公元前403年,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韓趙魏三家變成韓趙魏三個諸侯國,晉國基本已經名存實亡,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個諸侯國的資格。

等到晉烈公去世後,其子晉孝公即位,晉孝公比其父更憋屈,但也對自己的處境無可奈何,但他畢竟還算是活得好好的,等到了其子晉靜公繼位的時候,其形式就更加對晉軍不利了。晉靜公繼位的第二年,韓趙魏三國就直接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将绛和曲沃都瓜分了,更是将晉靜公廢為庶人,将他遷往屯留,晉國徹底不複存在。

後來晉靜公及公室成員又被遷往端氏,隻是他們在端氏也沒有待多久,到了公元前349年,趙肅侯又将端氏據為己有,再次将晉靜公遷往屯留。晉靜公就這樣被遷來遷去,居無定所,也是在公元前349年,韓昭侯派韓玘将晉靜公殺死,晉國的最後一位國君也成為過去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