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糾結了,飯後這樣鍛煉最有效!

劃重點

★ 剛吃完飯,血液會集中在消化系統,這時運動會消化不良、甚至側腹疼痛。

★ 飯後半小時散步,可以防止長胖,還能降低血糖。

吃完晚飯,得過多久才能鍛煉,估計大多數人都會糾結不已。

不吃飯去鍛煉,太餓。一吃飽飯去鍛煉,容易不舒服。然而,吃完飯想着休息會兒再鍛煉,一不小心就躺了幾個小時。原來雄心壯志:白天忙完,晚上一定要開始減肥了,結果栽在了“飯後到底什麼時候能鍛煉”這條“陰溝”上。

今天,科學辟謠就來教你飯後如何科學鍛煉,不在猶豫中消耗鍛煉意志。

01

飯後的身體:血液優先供應消化系統

我們先來看看吃飯後,我們的身體是個什麼狀态。

在吃飽飯後,我們身體的血液供應會集中在消化系統。進食後如果進行一些劇烈運動,消化胃中食物所需的血液将被送往運動所需的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現惡心、腹瀉等症狀。

别糾結了,飯後這樣鍛煉最有效!

吃飽以後,消化系統需要集中血液供應來工作。| GIPHY

飯後跑步會引發側腹疼痛,就和這個有關系。側腹疼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與脾髒有關。脾髒是儲存備用血液的器官,飯後立即劇烈運動會使脾髒迅速收縮以彌補血液的不足,進而導緻側腹疼痛。

02

飯後半小時,就可以開始散步

飯後多久能運動?先說結論:輕度運動如散步等的建議開始時間為餐後30分鐘至1小時。而劇烈運動,如跑步,建議開始時間則為餐後2小時以上。這是科學家根據我們身體的消化節奏,得出的科學飯後運動建議。

别糾結了,飯後這樣鍛煉最有效!

飯後劇烈運動導緻肚子疼,可别怪自己腸胃不行。| 圖蟲創意

通常,我們的身體在攝入低脂肪、高碳水的食物後,胃部會花1-2小時來消化,而高脂肪食物的消化時間會達到6小時以上。是以,跑步等劇烈運動,最好在飯後兩小時以上。至少要有這兩小時,讓身體消化食物和血液循環恢複正常。

但是像散步這樣的輕度運動,可以在飯後半小時就開始進行。飯後30分鐘到1小時,身體開始消化食物,吸收糖分,血糖水準升高。這個時候做一些類似散步的低強度的運動,身體将有足夠的能量來降低血糖水準,防止它變成脂肪。

别糾結了,飯後這樣鍛煉最有效!

飯後半小時再散步,健康心情好。| GIPHY

這種輕微運動不僅會減緩血糖水準的上升,還會使血糖最高值得到控制。另外,散步還有一個好處,能夠幫助我們的餐後血糖水準盡快開始下降。

飯後散步不僅有利于減肥,也有利于控制血糖。不過,由于進食内容和數量不同,每個人的消化時間會不太一樣。如果想飯後盡早鍛煉,可以選擇在晚飯時少吃,選擇清淡的食物。

下次還在糾結晚上什麼時候能鍛煉,不如試試吃好晚餐,休息半小時就開始散個步,遛遛彎兒!

作者 | 張仁美 濟生會醫院臨床營養師

稽核 | 吳 萍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臨床營養科主任

責編 | 周梓晴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版權圖庫的圖檔,不授權轉載。

你可能還想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