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糖尿病足,3個“早知道”
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研究員 王文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在足部的并發症,常見的表現是足部感染、潰瘍,嚴重者可以發生局部的或全足的壞疽,需要截肢。是以說,一旦得了糖尿病,要注意并發症的預防。
在糖尿病足的預防上,有三個“早知道”:
第一,糖尿病足的危害。
第二,糖尿病足是可以預防的。
第三,預防糖尿病足的知識和技能。

1
糖尿病足的危害嚴重
糖尿病足處理不當會導緻嚴重緻殘,甚至死亡,是糖尿病緻殘、緻死的重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治療費用最高的并發症之一。該病是非外傷性截肢的第一原因,有足潰瘍病史的患者其截肢率會增加2~3倍,14%~24%的糖尿病足需要截肢治療。
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出現足潰瘍的機率為15%~25%;或者說每10名糖尿病患者,就有1.5~2.5人遲早會發生糖尿病足。
随着糖尿病患病時間的延長,患糖尿病足的風險會顯著增加。研究顯示,糖尿病患病時間每延長10年,患足病的危險增加3倍。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足病的風險增加15~20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50%以上有足潰瘍的危險。
2
糖尿病足是可以預防的
糖尿病可防難治,但糖尿病足是可以預防的。世界糖尿病聯盟指出,全球70%的截肢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截肢前期的糖尿病足潰瘍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措施首先是針對糖尿病這個基礎病的及早治療、規範治療和規範管理。其次,每年到醫院做一次規範的足病檢查,及早發現足病風險。另外,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足部護理。
3
學習知識和技能減少患足病風險
糖尿病患者應學習以下知識和技能,并身體力行,将其容入日常生活,來減少足病的風險。
若有下面1種及1種以上情況,提示容易發生糖尿病足。每年一次足部檢查,有助于發現這些高風險情況。
1、患糖尿病超過10年
2、長期血糖控制差
3、曾經有過足潰瘍或截肢
4、足結構有畸形,如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等
5、足部有皮膚病變,如老繭、雞眼、皲裂、真菌感染等
6、足部有感覺減弱、麻木等周圍神經病變等症狀
7、足部有脈搏減弱、皮膚溫度低等周圍血管閉塞等症狀
8、患有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其他糖尿病慢性并發症
9、穿不合适的鞋襪、足部保健差,造成足部損傷或感染
10、吸煙、酗酒
11、膝、髋或脊柱關節炎等影響足功能的問題
12、老年人、視力下降或獨自生活者
血糖控制良好,是糖尿病足預防的基礎,做好足部檢查和護理是預防足病的核心内容。做到以下要點,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預防糖尿病:
1、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水準
2、戒煙、限酒
3、肥胖者減輕體重
4、每年至少到醫院進行一次足部檢查
5、每天要進行足部自我檢查,發現情況應該盡快找醫生咨詢
6、穿合适的鞋襪
7、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腳的日常護理
8、糖尿病患者運動時要注意保護腳
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做足部的自我檢查。如果發現以下情況應盡快就醫,包括:
1、觀察足部是否出現水疱、開裂、割破、抓破或紅、腫、熱,這往往是足病發生的誘因之一。檢查足背同時還要檢查足底,可借助一面鏡子幫您檢查。
2、有無雞眼、胼胝(老繭)、趾甲異常嵌入皮膚。
3、足部皮膚發涼、蒼白、發紫甚至發黑提示缺血。
4、通過觸摸足背動脈及胫後動脈的搏動了解血管情況,若血管硬癟無彈性、觸摸不到搏動感或搏動很弱,說明血管可能有閉塞。
雙腳是身體的根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雙腳更需要呵護,因為神經血管的病變會讓雙腳變得很脆弱。糖尿病患者要保護腳,選一雙合适的鞋非常重要。
1、輕便合腳:采用鞋帶或尼龍搭扣,最好不選松緊口的鞋子。
2、寬敞的足趾空間:圓形鞋頭、足趾部有足夠寬度和深度,當患者站立時,鞋頂端離最長的腳趾要留出1厘米的距離,鞋的側部不應使旁邊的腳趾感覺受到擠壓,避免擠壓。
3、透氣良好:面料選用彈力合成纖維面料或優質軟皮。
4、鞋内平整光滑:鞋内襯很少或沒有接縫,防止摩擦損傷。
5、鞋底減震有彈性:多采用平跟橡膠鞋底,鞋後部有一定的自然弧度,且鞋底要厚一些。
合适的襪子對足部保護也會起到重要作用。選擇襪子時應注意:
1、選擇使用天然材料,如棉線、羊毛等制成的襪子,不宜穿不透氣的尼龍或滌綸襪。
2、襪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
3、襪子的上口不宜太緊,否則會影響足部的血液循環,不宜穿彈力襪或絲襪。
4、襪子的内部接縫不能太粗糙,否則會對足部造成傷害。有破損的襪子盡量不再穿。
5、宜選擇淺色的襪子,以便當足部受傷有膿、血、組織液滲出時能及時發現。
6、每天更換襪子。
糖尿病患者在護理自己的腳時,每天用溫水洗腳(38℃以下),泡腳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以免過高的溫度或泡腳時間過長造成足部傷害。糖尿病患者常有足部感覺減退,是以不能靠足部感覺試水溫,可以用手或溫度計試水溫。洗完後用松軟、幹淨的白色或淺色毛巾擦幹,特别是足趾間的水分,并檢查有無出血和液體滲出。如果皮膚幹燥,應使用潤滑油和護膚軟膏,但不要在足趾間塗抹。
每天更換鞋、襪,保持足部幹燥。預防真菌感染,如果出現真菌感染要及時使用抗真菌藥膏。修剪趾甲時直着修剪,避免兩側剪得過深傷及皮膚或發生嵌甲,造成破損或感染。不要自行使用雞眼膏治療雞眼和老繭,也不要自行修剪,以免造成周圍皮膚或組織的潰爛和壞死。任何時候都不能光腳走路,不光腳穿鞋,以防足部外傷。
冬季取暖需注意防止燙傷。因糖尿病患者可伴有皮膚感覺減退,足部不可直接接觸熱源,如熱水袋、電熱毯、暖腳壺等,不要離取暖器等熱源太近,可使用空調。足冷時可加穿襪子,夜間睡覺可穿護腳鞋。
文中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 || 董超 萬濤
值班主任 || 範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