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化、智能化變革大潮方興未艾。
無論舊勢力還是新勢力,這些年大小車企廠商們,無不争先恐後紮堆擠進高端智能電動車新賽道。
特斯拉這樣的“帶頭大哥”自不必多說,就連蔚來、小鵬、理想、威馬、零跑等一衆過去“無根無萍”的新勢力,近年來也相繼在新能源新造車領域混的風生水起。
蔚小理們還憑借率先上市、屯糧充足,在中高端市場基本站穩腳跟。
蔚來ES6、ES8,理想ONE、小鵬P7等明星産品,紛紛成功殺到了二三十萬、甚至更高端細分市場。
與這些電動新貴們相對應,自主強企吉利、長城、奇瑞,以及大型國企東風、上汽、廣汽、長安、北汽等,近年來也相繼加碼布局、向高端(新能源)賽道進軍。
吉利領克、長城WEY已經在燃油車領域沖高數年,如今又相繼推出了極氪、沙龍劍指高端智能電動車賽道的全新品牌,東風岚圖、上汽飛凡&智己、廣汽埃安、北汽極狐、長安阿維塔……
無須諱言,但凡有點家底和實力的大廠,這年頭基本都相繼打出了高端電動車這張牌。
反觀深耕電動車十多年、素來習慣以新能源汽車引領者自居的BYD。
除了十年前攜手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搞出了騰勢品牌率先試過水,近年來在友軍集中“沖高”的大潮下,反而有些搖擺不定、躊躇不前。
海豚并不高端,比亞迪的高端夢還在孕育
去年傳聞已久的高端品牌項目——“海豚”。
今年竟然被比亞迪以“精品小車”的定位推了出來,繼續鎖定的是10萬元上下的電動代步小車市場。
定位上來看,可被視為e系列的更新版,更加的精緻罷了,依舊走的親民大衆化路線。
與“高端”二字毫不沾邊。
無須諱言,比亞迪的後續高端電動車品牌肯定是要來的,但相較于上述一衆友軍,新能源龍頭車企比亞迪無疑在這波高端化賽道角逐上,落後不止一拍半拍。
這不禁讓人心生感慨:
靠做電池起家,憑借F3DM、e6、秦、唐、漢等系列新能源産品,過去十年裡在國内乃至全球(主要以商用車電動大巴出口為主)新能源車市所向披靡,占據了明顯先發優勢的比亞迪......
骨子裡、或者說企業DNA裡,究竟有無高端基因?!
樂逗汽車以為:
和同樣習慣以“技術宅男”形象示人的奇瑞類似,将“技術為王”寫進企業核心造車理念和slogan的比亞迪,過度地沉迷和沉浸于所謂的技術創新上,在營銷、傳播、品牌營運等次元擁有過于明顯的短闆。
或許壓根就不具備高端基因、很難培育孵化出高端化的品牌。即便硬生生搞出來了,成功的機率也相對很小很小。
騰勢起大早趕晚集,必然中的人為因素
這方面,比亞迪不是沒有過前車之鑒。
一如前面所言,早在2010年的時候,當時國内的新能源車市私人消費市場完全沒有被打開、對公領域的“十城千輛”示範營運也不才剛剛啟動,比亞迪就曾與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并于兩年後的2012年,雙方正式在比亞迪大學營深圳注冊成立合資公司——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俗稱“筆袋”公司)。
以筆袋公司為載體,雙方合力打造了當時被公認為國内首個高端電動車品牌——騰勢。
後面的故事就清晰很多。
騰勢首款量産車型騰勢電動車(是的,車型與品牌同名)于2014年正式上市,兩款配置補貼後售價36.9和39.9萬元。
綜合續航300公裡,放在當年普遍200公裡續航的車市來看,也是非常領先的。
此處還要補充一點,這個36.9和39.9萬元的指導價,是扣除兩級财政補貼後的價格,而2014年這樣一輛續航300公裡水準的電動車,僅僅是政府補貼就高達11-12萬元。
什麼概念?
放在當時那個年份來看,騰勢的定位,不可為不“豪”。
這樣的售價絕對對得起“高端豪華”的品牌定位,售價強悍指數絲毫不亞于,當下售價四十多萬的蔚來ES8等産品。
要知道,2014年騰勢上市的時候,市面上除了特斯拉,基本再無其他高端電動車産品,在售和熱銷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有“騙補”之嫌的低端貨。稀罕程度,絕非ES8、理想ONE們能比。
盡管如此,起步早,并且合資雙方來頭都不小,被公認為“含着金湯匙”出生的騰勢,從上市出生之日起到最終被BYD變相放棄、被奔馳收編,以及如今基本淡出了主流視線……不過幾年時間。
騰勢折騰了那麼些年,始終沒有激起大的浪花,白瞎了高起點、高定位,以及難得的超級先發優勢!
回過頭來看,或許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指責騰勢失敗,畢竟打一開始它就是時代和“過渡性”産物,比亞迪和戴姆勒都有自己的算盤,長遠來看肯定都會以自己的攤子和品牌為核心。
但不得不說,騰勢的沒落與淡出,必然性中也有很大的“人為”因素。
一如上面分析所言,放在當年騰勢占據了天時地利(那些年蔚來、小鵬、理想都還沒有出生),但凡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雙方給點力,騰勢的結局都不至于如此。
戴姆勒本身更多的就是出資和品牌背書,騰勢更多的營運實際上是由比亞迪在操盤,連研發生産制造基地都放在了深圳坪山大學營。
比亞迪現如今的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在騰勢最為關鍵的2015年一度擔任過騰勢(即筆袋公司)的銷售副總裁。
從騰勢到比亞迪,比亞迪的這些年營銷做得有多漂亮,在業界可謂時常被人津津樂道。
篇幅所限不展開細述,騰勢這個高端化項目的失敗,比亞迪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人為”因素。
漢唐精英荟,實為有失品牌格調的失敗秀
此前我們在分析奇瑞第三次沖高——星途這個高端品牌郁郁不得志時,提到過一個觀點:
奇瑞并不缺核心和高端化技術,但這家“技術兼宅男型”的企業骨子裡,或許壓根就沒有高端基因。
或者說在那樣的一味側重于所謂技術流的企業氛圍中,很難孵化和培育出具備市場競争力的高端化品牌和産品。
這個道理,目測在比亞迪的身上同樣适用。有技術不假,但“僵化和死腦筋”很難做出真正具備逼格和調調的高端化品牌。
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
比亞迪去年推出的王朝轎車旗艦——漢,外觀設計還不錯,但坐進車内你瞬間就會發現,跟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這樣的競争對手,差距在哪裡了。
矯揉造作的複雜,在過去或許能夠與豪華沾邊,但放到電動化時代,不要太土……
與産品的内飾設計相對應,在對這款旗艦車型的營銷包裝上,比亞迪方面表現出的也是非常的老土的“沒品”。
最近引發巨大争議的,李雲飛請了“網紅”自媒體六神磊磊給漢EV帶鹽,結果被網友和迪粉罵慘,太low太沒品……
恕我直言,這個李雲飛們一手策劃并引以為傲的,所謂“漢唐精英荟”的系列營銷,本身就是一場看似高大上、實則非常沒品和有失品牌格調的失敗秀。
抛開類似的流量“網紅”式人物,注定伴随有較大争議性不說,你看看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品牌,哪家像比亞迪這樣不辭疲倦地,給漢EV找各種所謂“大咖”當車主和站台?!
比亞迪請六神磊磊來給漢EV站台
要知道,今天的消費者、尤其年輕一代消費者,普遍非常有自己的見解和喜歡,他們并不喜歡、甚至異常反感比亞迪這種“說教式”和“站隊式”的宣貫和帶鹽……
樂逗觀察:
單就六神磊磊選擇了比亞迪漢EV這件事來看,或許的确能夠給這款本身就不缺流量和話題性的産品,帶來一波新的話題和流量;
但比亞迪和李雲飛或許并沒有意識到,在收割了這波話題和流量之餘,也将引起很多一部分年輕消費者的反感情緒。
扪心自問,那些放棄特斯拉Model 3、小鵬P7甚至BBA燃油車産品,選擇比亞迪漢這款車的消費者,有多少或者有幾個,是看中了漢和比亞迪的逼格和品牌形象?!
歸根結底,同這些潛在競品相比,漢最大的亮點和優勢,依舊在于相比之下擁有較高的“成本效益”。
以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深耕多年,電池等技術方面貌似也更加讓人放心一些,僅此而已。
真話傷人,按照比亞迪和李雲飛們這種很土很沒品的營銷風格弄下去,比亞迪體系内怕是難以孵化出真正具備市場競争力的高端化品牌。
不信你看看比亞迪号稱“一個打十個”的十月份銷量各車型分布,除了漢之外,還有沒有真正算得上高端的走量車型。
而且說實話,漢雖說價格也賣到了二十多萬,但至少目前來看依舊跟“高端”,不太沾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