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是中國曆史上面最後一個封建社會,同時也是距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個王朝。而在大清皇帝當中,康熙帝對國家做出了很多的功績。比如說康熙在位的時候平定了三藩之亂,在東北反擊了沙俄,這對于保護領土的完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朝堂之上,康熙也大膽地重用漢臣,程式設計了《康熙字典》,也算是對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而每一位皇帝都将會有離去的那一天,康熙帝也是如此,在其衆多的皇子當中,康熙最終将皇位傳給了胤禛,胤禛是康熙第四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但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假設,如果當時康熙将皇位傳給這個人的話,那麼大清朝可能就有不一樣的情況,在其經營下,清朝很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甚至連八國聯軍都不是對手。
此人就是愛新覺羅·胤祥,他是康熙的第十三個孩子,從小天資聰慧,是比較受康熙寵愛的一位皇子,在1698年到1708年這一段時間之内,胤祥一直都跟在康熙的身邊,不管去哪裡,隻要一離開京師康熙都會把胤祥帶在自己的身邊,自己親自教導,讓其多見識外面的世界。
胤祥不僅精通騎馬和射箭,而且在書畫上也有比較優秀的能力、會作詩、在辦事能力上面的表現也非常地優秀,尤其是特别擅長協調人際關系,這一點非常地難得。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特别擅長接受新生事物,虛心向外學習,就連西洋文化也不在話下。
若是他來統治清朝,或許情況會變得明朗很多,很可能會改變“閉關鎖國”的格局,會積極同外界商貿外來,會重視火器的研發,重視工業的發展,整體清軍實力将會大增,可能八國聯軍來了也打不過。是以康熙有了胤祥這樣的孩子,也難怪會天天帶在身邊,可是他還是跟皇位失之交臂。
當時胤祥被廢太子胤礽事件所牽連,之後便瞬間失去了康熙的寵愛。在經曆了廢太子事件之後,康熙對所有的皇子都不怎麼信任。而胤祥在兄長胤禛成為雍正帝之後,也就專心輔佐他,幫助他處理一些事情,他雖然沒有能夠當上皇帝,但是最起碼把能力都給發揮了出來。很可惜到了1730年時,胤祥過勞而逝世,屬于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