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網誌被罰300萬:下一個十年,還能靠什麼?

微網誌被罰300萬:下一個十年,還能靠什麼?

剛剛傳回港交所的微網誌,就遭到了投資者的踩踏。

2021年12月8日,微網誌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即跌破256.2港元的發行價。截至12月13日收盤,回港的微網誌股價報243.2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0.16%,止住連續三天的下跌勢頭。市值591.69億港元,與美股微網誌市值相近。

上市當天,新浪CEO曹國偉釋出了一條微網誌,内容是“微網誌回家了”。然而一轉眼,就聽見了投資者的逃離和踩踏的回聲。

微網誌正在美股遭受上市7年以來最劇烈的一次震蕩,2021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幾乎是“冰火兩重天”的存在:上半年,微網誌股價從40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最高64美元,從7月開始,則不斷震蕩走低,截至當地時間12月10日,報31.65美元,市值74.25億美元(約合579.01港元)。

微網誌CEO王高飛似乎已經預見了可能發生的一幕,他在上市當天表示:“我們對公司發展非常有信心,也更關注長期價值。”

從微網誌的股價表現和業績來看,回港上市的微網誌,一方面仍有不少的營收和利潤,另一方面也逐漸觸及增長的天花闆。至于尋找到新的估值爆發點,仍然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從社交奇迹到獨占鳌頭

誕生之初的微網誌,其定義為“一種新的社交玩法”,2009年8月,新浪微網誌推出内測版本,并通過邀請明星、名人入駐發博,喊出與粉絲近距離互動的口号,一炮而紅。

微網誌被罰300萬:下一個十年,還能靠什麼?

從推出内測版本到2010年1月,新浪微網誌注冊使用者就超過了7500萬。不到半年的時間,新浪微網誌的增長速度已然成了網際網路時代創造的又一個“奇迹”。

而正因如此,當時的一衆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打開了微網誌的産品大門。從2010年3月起,騰訊、網易、搜狐紛紛上線自己的微網誌闆塊。除了門戶網站外,人民網、鳳凰網、天涯社群等也紛紛推出各自的網際網路平台。在群雄逐鹿的時代,微網誌大戰一觸即發。

這次回港上市的招股書中,微網誌将自身定義為供人們創作、發現和傳播内容的社交媒體平台。“微網誌改變了人們在公共網際網路空間表達自己和與他人互動的方式。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創作和釋出内容并附加多媒體或長篇内容。任何使用者都可以關注其他使用者并在轉發時添加評論。”

2012年,王高飛執掌微網誌,可以說是微網誌的一個分水嶺。微信的崛起,讓微網誌的社交屬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微網誌使用者規模同比下滑9%,使用率也較2012年降低9.2個百分點。

王高飛的選擇是,淡化微網誌的媒體屬性,強化名人效應,同時開啟商業化。

很快,微網誌與阿裡巴巴達成戰略合作。财報顯示,阿裡巴巴在2013年、2014年分别給新浪微網誌帶來4913萬美元、1.07億美元的收入,占微網誌總營收的比例分别為26%、32%。此外,2014年的微網誌,商業化路徑已經定格在了廣告和營銷之上,而其他收入(會員服務和遊戲服務等)占比僅20%上下。

這帶來的影響是,微網誌拿到了不菲的營收,同時為自己的流量找到了巨大的變現出口,自微網誌2014年成功登上納斯達克的舞台之後,一個又一個“微網誌女王”的輸出,也讓另外幾家微網誌黯然失色,陸續退出微網誌賽道的競争。

爾後,随着各大門戶網站紛紛放棄微網誌項目的推進,這個賽道上,獨剩“微網誌”一家。

打敗了門戶,觸到了天花闆

打敗了門戶網站的微網誌,沒過多久就感受到了“高處不勝寒”。

微網誌被罰300萬:下一個十年,還能靠什麼?

财報顯示,2018年和2020年,微網誌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分别為5.72億美元、4.95億美元、3.13億美元,呈下滑态勢。而在今年1-9月,微網誌淨利潤較去年同期的2.84億美元小幅上漲至3.13億美元。

淨利潤的下滑,與微網誌的營收增長停滞不無關系。從以下表格中不難看出,2018年-2019年,微網誌的營收增速大幅下滑,甚至出現了負增長,而微網誌的營收也一直在170億美元上下徘徊。

從具體營收結構來看,微網誌自商業化最初确定的廣告和營銷收入之路,幾乎一直未曾改變。《鳳凰WEEKLY财經》記者細研微網誌過往财報發現,廣告和營銷收入幾乎一直占據微網誌總營收的80%左右,甚至一度達到90%。2020年,微網誌廣告及營銷服務産生的收入占營收總額的88%,其中,移動端廣告收入約占微網誌廣告及營銷收入總額的90%。

這一模式,成為微網誌業績觸及天花闆的主要問題。

對内,微網誌的營收結構使得微網誌流量與利益之間存在着不少“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在現行熱搜機制下,微網誌仍然預留了廣告資源的入口,即意味着可以“花錢買熱搜”。而在市面上,對應的熱搜營運也形成了多種商業模式。營銷機構可以通過多個賬号同時釋出内容,營造熱度,使詞條沖上熱搜榜。

這其中的尋租空間有多大,很難說。2021年8月10日,一份由新浪集團合規監察部、人力資源部發出的通報顯示,原微網誌品牌市場部進階公關總監毛濤濤在職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嚴重侵害了集團的商業利益,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

另有微網誌員工對媒體透露,在微網誌内部,公關、采購是腐敗重災區,面向全員的反腐敗公告并不鮮見,被通報人員的層級在專員、經理、總監皆有。

對外,随着短視訊時代的到來,小紅書、抖音等新興平台的崛起,也逐漸在蠶食微網誌的廣告業務。最明顯的表現在于,微網誌的廣告主數量一降再降。财報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微網誌廣告主總數分别為290萬、240萬和160萬。2021年前三季度,微網誌的廣告主數量為80萬,較去年同期的140萬減少了60萬。

微網誌在财報中解釋稱,廣告主數量減少,但廣告主平均付費額卻在逐漸提升。上述報告期内,微網誌廣告主(不包括阿裡巴巴)的平均支出分别為470美元、593美元、825美元。對于這一變化,微網誌表示,因複購客戶支出增加,廣告預算相對較低的中小型企業客戶流失所緻。

中泰國際公布的一份研報認為,受到嚴峻的宏觀環境及一系列強監管措施的影響,如某些重點行業的客戶廣告投放的限制,開屏廣告的整治,娛樂飯圈文化的監管等,預計未來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的增速将會持續放緩。

華泰證券預計,2022年快消品和電商等微網誌的重點廣告品類的預算增長或有所放緩。而由于低基數效應消退,微網誌的增值服務收入增長也将放緩。此外,微網誌的毛利率在2022年和2023年可能還會下降,主要系視訊内容成本和帶寬成本增加。

營收的下滑,使得微網誌不得不尋找第二增長引擎,除了廣告收入之外,微網誌也不斷通過開拓其他領域、探索增值服務尋求變現的機會。

2017年,曹國偉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在具體執行上,微網誌需強化内容生态建設,全面布局短視訊、直播,以及加強垂直領域内容的拓展。

至2021年6月30日,有超過一千萬名内容創作者參與微網誌視訊号計劃。同時微網誌加強視訊内容在資訊推送和視訊社群的有效傳播。

微網誌CEO王高飛稱,通過熱點事件吸引使用者進入微網誌,再通過社交關系提升消費頻次,以及通過視訊号提升留存能力。

其實早在2013年,微網誌就已經看到了短視訊的風口。從投資一下科技、到扶持秒拍視訊、開放雲剪系統、上線愛動小視訊APP等,微網誌不斷朝着短視訊的賽道上靠近。但由于秒拍一直以微網誌的附屬工具而存在,錯失了向内容型短視訊平台轉型的機會。此後,抖音、快手的崛起,也讓微網誌的短視訊業務蒙上一層迷霧。

直播業務同樣如此。2020年,微網誌直播業務收入為3930萬美元,同比下滑48.76%。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微網誌的直播業務收入由去年同期2090萬美元減少至990萬美元。

單腿行走的問題,微網誌還是沒法擺脫。

遊戲+競技,最後一個微網誌能抓的風口?

上市前夕,微網誌給出的最新财報算得上亮眼,Q3收入達到了6億美元,同比增長30%,遠遠快于前兩年同期增速。

根據微網誌最新财報,截至2021年9月,微網誌的月活使用者達到5.73億,相對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2.1%。平均DAU也達到了2.5億,同比增長也達到了10.7%。日活資料創下曆史新高。

這份财報的直接效果是,打消了外界關于清理飯圈對微網誌帶來負面影響的猜測。文娛類的話題,在微網誌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從某種程度上講,飯圈決定了微網誌的飯碗。

微網誌近期釋出三季報後的電話會議中,微網誌CEO王高飛也坦言,過去一年文娛行業是過于“頭部化”的。

微網誌被罰300萬:下一個十年,還能靠什麼?

實際上,不止過去一年,文娛行業的“頭部化”是微網誌一直存在的現象,盡管這也為微網誌帶來了頗豐的收入,但随着飯圈的出現、熱搜的商業化,微網誌開始遊離在監管的邊緣。監管的不到位,也一再讓微網誌變成輿論的操縱場和虛假消息的發源地。

對于過度“娛樂化”的微網誌,監管部門也一再出手。早在2016年,微網誌就因為傳播淫穢色情資訊問題被網信辦約談。此後,從2018年至今,微網誌也一再因為"明星勢力榜"、APP資料洩露等問題被相關部門約談。此外,為愛豆氪金打榜、倒奶事件也一度引起監管的高度重視,并對此出台相關政策。

王高飛在電話會議中也曾談及微網誌的合理“娛樂化”的動作,他談到,從去年底,微網誌就開始降低熱搜娛樂内容占比,相關管理政策出台前,娛樂内容穩定在25%左右。但實際上,娛樂化仍是熱搜的主要方向,明星買熱搜同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接下來的問題是,“娛樂化”比重下降之後,微網誌的探索要轉向哪裡?從目前的态勢來看,更有可能的是競技和遊戲。

東京奧運會期間,體育競技熱搜幾乎充斥整個微網誌熱搜。此外,微網誌還通過開發小衆體育項目,如女式泰拳、跑酷等來拓展體育闆塊内容。

電競闆塊同樣如此。2021年11月,中國電競隊EDG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上披荊斬棘時,微網誌刷屏也成為理所當然的一幕。

2020年8月,微網誌收購了TS王者榮耀戰隊和TS的QQ飛車分部。到今年,微網誌與蘇甯易購電子競技俱樂部英雄聯盟分部達成戰略合作。

根據微網誌财報披露,2021年6月,根據微網誌的資料分析結果,微網誌确定的月活躍使用者中有超過75%屬于Z世代,即1990年或之後出生的一代。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微網誌已經擁有名人、明星與娛樂、幽默電視、媒體、綜藝與節目、時尚、美妝、金融和遊戲等46個垂直領域内容,保障了内容生産規模和層次,也差不多建立了46個縱向和社交生态。截至2021年6月30日,微網誌上有440萬個經認證賬号,例如名人、明星、KOL、企業合作夥伴和媒體機構。

押注Z世代,也把自己再一次置身于社交賽道的紅海之中。而在體育和電競的布局,能否讓微網誌在Z世代下重獲新生,還有待時間的印證。

畢竟,投資者不會一直為停滞的産品買單。微網誌更需要回答的是,在使用者規模紅利見頂的今天,如何讓流量、利益、社會效應産生最佳的化學反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