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升天津自閉症孩子的配合度——觀察、了解我們的孩子

很多家長在來到機構一段時間後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孩子在家不配合!

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在看老師操作時覺得孩子很配合,項目進行得也很順利。但自己回家後卻非常難進行,常常是還沒有開始就被孩子的情緒打敗了,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讓孩子像配合老師一樣配合家長呢?

提升天津自閉症孩子的配合度——觀察、了解我們的孩子

在教學過程中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配合和信任關系是關鍵,也是為後面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很多老師在剛開始時會問及孩子在家的喜好,比如喜歡玩什麼,玩的都是哪一類型的,喜歡吃什麼,吃的是偏硬的,還是偏軟的,是吃鹹的,還是吃甜的。

但這時很多家長就會發現自己并不清楚,在平時沒能如此仔細地觀察過孩子,了解過孩子。但就是老師細緻的觀察、了解才能促進孩子對我們的信任,投其所好。而信任則是配合的第一步。

是以我們的家長也要耐心地觀察、了解孩子,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麼如何增加對孩子的了解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自己的孩子并做一定的記錄:

提升天津自閉症孩子的配合度——觀察、了解我們的孩子

1.孩子從事哪些活動。

包括孩子自己會去做的事,孩子在家長的指令下能自己去做的事,在指令下不去做但在家長的幫助下能去做的事,最後一種孩子在輔助下也不願意去做的甚至會産生行為問題的事。對這些事情有了清楚的分類之後我們就能知道可以從那些事情入手來建立聽指令的行為。

例如:孩子在家會在聽到有人敲門時自己去開門,這時教養者就可以利用這一場景做“開門/去看看是誰/快跑/打開/門”等指令。針對最後類事件的指令家長就要避免去發。情緒的産生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孩子每次做這類事都會有情緒說明孩子肯定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2.孩子從事的活動是否有規律。

有很多家長比較排斥談到規律一詞,我們很容易将規律和刻闆畫上等号,實際上有很多的研究都證明了規律在譜系孩子的發展是一類中性事件。一些規律行為能夠幫助譜系兒童在環境中獲得控制感,給他們一定的安全感。

家長可以從孩子從事活動的時間是否有規律,孩子的活動順序是否有規律,能否接受中斷/轉換。情緒的變化規律(一般指負性情緒:例如在周五會比較興奮,在沒睡好的時候情緒起伏會比較大)這些記錄能幫助我們很好的設計活動,加入互動,預防問題行為等

提升天津自閉症孩子的配合度——觀察、了解我們的孩子

3.孩子的喜惡。

包括孩子喜歡什麼玩具或是喜歡什麼類型的玩具,喜歡什麼樣的玩法。例如:孩子喜歡小汽車,喜歡拿小汽車過山洞。由此我們可以在孩子當下沒有什麼活動時,主動提出一起玩小汽車,并且用孩子喜歡的方式玩。

試問又有誰會拒絕别人邀請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要注意,有些孩子喜歡與家長一起玩,例如來回推汽車。而有些孩子喜歡自己玩,例如将汽車排成一排。對遊玩方式的觀察為我們後期決定陪伴還是介入以及決定介入方式都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建立信任關系中很關鍵的一步----觀察、了解孩子,充分的觀察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與孩子共情,明白他們的想法;也能幫助我們來預測他們的行為,對問題行為進行預防,對居家介入訓練有更好的把握。

提升天津自閉症孩子的配合度——觀察、了解我們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