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打新冠疫苗第三針加強針或成必須

近期釋出的多項針對奧密克戎毒株免疫逃逸能力的初步研究顯示,同德爾塔等其他新冠病毒株相比,對于奧密克戎毒株的“攻擊”,全程接種2針新冠疫苗後的中和抗體保護水準出現了比較明顯下降。

但是,在現有疫苗基礎上打第三針加強針,就有望保留較好的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中和活性。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打3針新冠疫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選擇。

在南非之外,英國報告的奧密克戎病例也越來越多。英國政府已于12月12日宣布啟動面對18歲以上人群的加強針接種。

在中國國内,12月13日,智飛生物官網釋出消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本就是3針免疫程式的重組新冠疫苗仍然可以提供很好的保護。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組織開展的研究發現:78%受試者血清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中和抗體檢測陽性,其中免疫第二、三針之間間隔4個月以上的受試者血清,100%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中和抗體檢測陽性,中和抗體滴度均值相較于原型毒株隻有約3倍的下降。

智飛生物稱,“這與目前已報道的其他上市疫苗情況相比資料更優。”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打新冠疫苗第三針加強針或成必須

12月9日,戴口罩的市民走在英國倫敦街頭。英國衛生安全局10日說,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比德爾塔毒株傳播性更強。如果以目前速度繼續增長,到12月中旬,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将占英國新增病例的50%以上,成為在該國傳播的主要毒株。 新華社/法新

關于奧密克戎需要關注3個重要問題

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将新冠病毒突變株奧密克戎列為“受關注突變株”(VOC)。截至12月12日,奧密克戎毒株已擴散至63個國家和地區,這一變異株在南非與英國蔓延較快。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勇認為,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株,需要關注3個問題:一要關注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和緻病力的變化。目前,尚無對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緻病力的系統性流行病學、病毒學和臨床醫學的資料;

二要關注Omicron變異株增加再次感染的風險。初步證據表明,與其他4個VOC相比,Omicron變異株再次感染的風險增加。在南非幾乎所有省份,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病例數量都在增加;

三要關注Omicron變異株免疫逃逸的影響。Omicron變異株同時存在“K417N+E484A+N501Y”三重突變,提示該毒株有潛在增加免疫逃逸的能力。Omicron變異株對現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有待進一步研究。

疫苗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顯著下降,或需打第三針

目前已經預發表的多項關于新冠病毒疫苗對奧密克戎毒株的實驗室血清學研究主要針對的輝瑞和BioNTech研發的mRNA疫苗。

12月7日,由南非誇祖魯 納塔爾大學牽頭的研究團隊公布了全球首個奧密克戎血清中和試驗資料,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南非的新冠病毒陽性拭子樣本中分離出了奧密克戎突變株,并以攜帶D614G的突變株作為對照組,從接種過輝瑞/BNT162b2mRNA疫苗的志願者中抽取14份血漿進行活病毒體外中和試驗。

根據既往核酸和抗體檢測結果,14份血漿中有6份來自于新冠病毒感染康複者。也就是說,這6份血漿有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誘導的雙重抗體,另外8份則隻有疫苗誘導的抗體。

結果,所有受試血漿都對D614G株表現出了優異的中和活性,而對奧密克戎毒株,則都出現中和效果減弱的現象。

D614G突變株是一種早在2020年2月就已經被監測到突變株,屬于疫情早期流行并被關注到的變異株。2020年6月,引發北京新發地疫情的毒株就是攜帶D614G的突變株。

從資料上來看,受試血漿對兩種病毒的中和滴度差距高達41.4倍。也就是說,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相比D614G突變株總體下降了41.4倍。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打新冠疫苗第三針加強針或成必須

受試血漿對兩株病毒的中和滴度差距高達41.4倍,對奧密克戎毒株的中和滴度更是剛剛達到研究預設的絕對有效性門檻。 圖檔來源:研究者

“該研究雖然隻針對抗體免疫,沒有考慮細胞免疫等情況,但可以看到疫苗對預防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的保護有所下降。相信疫苗仍有一定能力預防重症和死亡。”南非國家生物資訊學研究所生物資訊學家Peter vanHeusden在一場媒體分享會上說。

12月8日,輝瑞和BioNTech宣布,輝瑞新冠疫苗BNT162b2接種者血清對奧密克戎突變株的中和活性下降;但接種第三劑後,血清抗體的中和活性上升了25倍。該公司預計,若情況需要可以在2022年3月開發出針對奧密克戎的疫苗。

12月11日,以色列的一項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以色列沙巴醫療中心和衛生部中央病毒學實驗室所做的這項研究比較了20份在5-6個月前打完2針BNT疫苗人士的血清和另外20份在一個月前打完第三針疫苗的人的血清對于奧密克戎毒株的中和活性。研究同樣發現,2針疫苗打完5-6個月後針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活性下降,但如果打了第三針則仍然有較高的活性。

12月11日,英國政府新成立的機構英國衛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也先期釋出了一項尚未經同行評議的最新研究。研究顯示,和德爾塔毒株相比,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研發的疫苗ChAdOx1-S以及BNT162b2疫苗在全程免疫(打完2針)較長時間後,在預防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有症狀發病上的有效性都顯著降低。但如果繼續打第三針加強針,則疫苗預防感染的有效率又能夠回升到70-75%。

截至2021年12月12日,英國已經累計報告了3137例奧密克戎感染的病例。12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 約翰遜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因奧密克戎感染病例激增,英國将新冠疫情的警報級别升至最高的4級。同時,英國也将加強針的接種範圍擴大到18歲以上。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打新冠疫苗第三針加強針或成必須

智飛生物生産的重組新冠疫苗。

中國對奧密克戎的研究進展

中國國内也有一些關于奧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的研究動态。

最近,《新發微生物與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雜志線上發表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王佑春/黃維金團隊的最新研究(“The significant immune escape of pseudotyped SARS-CoV-2 Variant Omicron”)。該團隊利用假病毒技術,設計建構了新冠病毒變異體Omicron假病毒,對28份恢複期患者的血清樣品進行了中和抗體檢測,并與其他VOC(Alpha, Beta, Gamma, Delta)和VOI(Lambda,Mu)毒株進行了比較。

結果表明這些恢複期血清對Omicron的平均中和活性ED50降低至66,與D614G參考株(ED50=556)相比減少8.4倍,而這些恢複期血清對其他VOC和VOI假病毒的中和活性僅降低約1.2-4.5倍。

“這一體外假病毒研究結果表明Omicron變異株對新冠病毒既往感染引起的免疫保護顯著逃逸,逃逸效果遠超其它VOC和VOI變異株。”

國産疫苗誘導的免疫能否抵抗奧密克戎感染呢?

對于奧密克戎毒株,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國家相關部委、香港特别行政區相關部門等協助下,于12月5日獲得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感染者鼻咽拭子标本,并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團隊合作開展了病毒分離和全基因測序工作,目前已成功分離出奧密克戎變異株并獲得測序結果。

科興方面與香港大學袁國勇院士團隊已簽訂合作協定,引進港大分離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樣本,并于12月9日下午運抵北京,轉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P3實驗室開展研究。

科興方面稱,獲得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後,科興可更好地保障疫苗交叉中試驗和疫苗毒種篩選等研究開展,進而了解奧密克戎變異株對現有新冠疫苗的影響,并進而評價研制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疫苗的必要性。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副總裁張雲濤12月9日在上海表示,中國生物對新發現的奧密克戎毒株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工作已做好系統的布局和技術儲備,将于近期開展研究。

張雲濤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3條技術路線(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上研發4款新冠疫苗,中國生物在現有的3條技術路線上均已布局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研發工作。

12月13日,智飛龍科馬生物官網釋出消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重組新冠疫苗仍然可以提供很好的保護。

這項研究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組織開展,對全程免疫3針重組新冠疫苗後1個月受試者血清采用假病毒交叉中和試驗方法進行檢測。結果發現:78%(25/32)受試者血清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中和抗體檢測陽性,其中免疫第二、三針之間間隔4個月以上的受試者血清,100%(16/16)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中和抗體檢測陽性,中和抗體滴度均值相對于原型毒株隻有約3倍的下降。

同時,作為對照組的新冠肺炎康複者血清,針對奧密克戎突變株中和抗體檢測僅6.25%(1/16)檢測陽性。

采寫:南都記者吳斌 發自北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