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遊記》是幾代人的回憶,從電視劇到二維動畫,從六小齡童到“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老中青三代,在這部名著當中,沒了代溝,有了共同話題。
小時候看劇,隻覺得齊天大聖好厲害,玉皇老兒好氣人,唐僧好啰嗦,八戒真調皮。
而今再看,原來西遊寫的也是人生-----初時不識劇中意,如今卻成劇中人
先看看劇中的幾個主角:
唐僧,優柔寡斷,長相俊朗,懂禮數,一心向佛。
孫猴子,本領高強,鋤強扶弱,上可打到九重天,下可調皮逗小孩。
豬八戒,懶惰好色,喜歡依賴,重義氣,劇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猴哥快來救我’。
沙悟淨,沒有存在感,沒有存在感,沒有存在感,重要的事強調三遍!
玉皇,權利的極限。
如來,武力的極限。
觀音,善良的代表。
這幾種性格,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我們周邊到處都有。
我眼中的西遊,寫的就是人生。
20出頭,天不怕地不怕,精力旺盛,我們都是孫猴子。
這個時候,你周邊的長輩、哥哥姐姐,給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你多積累經驗,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趁着還年輕,不要怕換工作。
當然,也有少部分‘二世祖’‘紅孩兒’,家庭背景豐厚,出生即巅峰,享受各種資源,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因為他們都沒有我有錢。
30歲出頭,孫猴子們在歲月和經濟的雙重打壓下,一部分變成了沙悟淨,選擇了老實本分工作,在公司,上司天天罵,你罵歸你罵,我内心強大。
在家裡,老婆天天催,房貸車貸孩子學費,一天比一天窩囊。
另外一部分變成了二郎神,職業技能強大,底蘊豐厚,這部分人手下管着一大批孫猴子,同時源源不斷地給企業機關輸送二郎神。
這個時候,紅孩兒們變成了牛魔王,享受各種資源的同時,也獲得了一部分權力地位。
也有一部分變成了豬八戒,吃喝不愁,人生無味,金錢都是糞土。
50歲過後,沙悟淨還是沙悟淨,或者叫悟淨沙,都無所謂了,一睜眼一閉眼,這輩子就過去了。
二郎神們變成了如來佛,一輩子的磨砺,大風大浪走過來的,已近半神。
紅孩兒們變成了玉皇,開始運籌帷幄,他們最頭痛的就是怎麼管好自家的紅孩兒。
豬八戒們還是豬八戒,大概他們認為,這輩子我隻要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就算成功了。
當然還有一類人,他們年輕的時候叫唐僧,後來叫觀音,一輩子佛系再佛系。
結語
我們也可以說,年輕的時候我是孫猴子,是唐僧,或者說我這一輩子都是觀音,具體的看個人,畢竟大家都姓哈名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