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IEDM 2021釋出多項先進技術,推動摩爾定律超越2025年

英特爾IEDM 2021釋出多項先進技術,推動摩爾定律超越2025年

不斷追尋摩爾定律的道路,英特爾 (Intel) 揭曉關鍵封裝、半導體和量子實體等根本性突破,推進和加速運算進入下個十年。日前舉行的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IEDM)2021,英特爾概要論述采用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封裝提升超過10倍互聯密度、半導體微縮完成30%~50%面積改善、新電源和新記憶體技術重大突破,以及未來某個時刻将徹底颠覆運算的新實體概念。

英特爾指出,不斷創新為摩爾定律基石,元件研究業務群緻力橫跨3個關鍵領域創新,提供更多半導體必要微縮技術、提升電源和記憶體的新矽功能、探索新實體概念等以變革命性改變世界運算方式。借元件研究,許多創新打破摩爾定律障礙,并實際應用于産品──應變矽、Hi-K金屬閘極、FinFET、RibbonFET,以及EMIB、Foveros Direct等封裝創新等。

英特爾IEDM 2021釋出多項先進技術,推動摩爾定律超越2025年

英特爾在IEDM 2021揭曉的突破,有望2025年後借下列3項領域,繼續推動汲取摩爾定律優勢;

首先,英特爾追尋基本微縮技術的重要研究,能在未來産品提供更多半導體:

公司研究人員為混合鍵合互聯設計、制程群組裝挑戰提出解決方案綱要,預期封裝超過10倍互聯密度改善。7月Intel Accelerated活動,英特爾宣布導入Foveros Direct計劃,完成10微米以下凸點間距,為3D封裝提供一個量級互聯密度提升。為了讓生态系統從先進封裝受益,英特爾同樣呼籲建立業界新标準和測試步驟,促成混合鍵合小晶片(chiplet)生态系統。

另外,預期環繞式閘極(gate-all-around)RibbonFET,英特爾正在通過堆棧多個(CMOS)半導體,掌握即将到來的後FinFET時代,借由每平方毫米放入更多半導體,完成最高30%~50%邏輯微縮改善,繼續推動摩爾定律。

英特爾IEDM 2021釋出多項先進技術,推動摩爾定律超越2025年

英特爾同時通過前瞻性研究,為摩爾定律建構前進埃米(angstrom)時代的道路。展示僅數個原子厚度的新型材料,如何做出克服傳統矽信道限制的半導體,讓每個晶片面積增加數百萬個半導體,為下個十年提供更強大的運算力。

其次,英特爾帶來矽的新功能:

關鍵點在300mm (12英寸) 晶片,完成全球首創內建以氮化镓(GaN)為基礎的電源開關和以矽為基礎的CMOS,推動更有效率的電源技術,為CPU提供低損失、高速電源供應,并同時縮減主機闆元件和空間。另一項進展為英特爾使用新型鐵電材料,完成領先業界、低延遲讀寫能力,且有可能成為次世代嵌入式DRAM技術,提供更多的記憶體資源,解決從遊戲到AI等運算應用日益複雜的問題。

最後,英特爾正尋找以晶體矽體管為基礎的量子運算的強勁性能,以及與新型室溫裝置搭配運作,擁有巨量能源效率運算的全新開關。将來采用全新實體概念的揭示,可能取代傳統MOSFET:

英特爾IEDM 2021釋出多項先進技術,推動摩爾定律超越2025年

IEDM 2021英特爾展示室溫運作的全球首款實驗性磁電自旋軌道(magnetoelectric spin-orbit,MESO)邏輯裝置,顯示基于開關納米規模磁鐵的新型半導體制造潛力。英特爾和IMEC在自旋電子材料研究取得進展,将裝置內建研究更進一步帶往實作全功能自旋轉距(spin-torque)裝置。英特爾還展出與CMOS生生産機制造相容,實作可擴充量子運算的完整300mm量子位元制程流程,确定研究的下一步。

(圖檔來源:英特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