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再次“偏執”

4月18日,英特爾宣布其第一代 Blockscale 1000 系列晶片的生命周期結束,同時沒有宣布該系列的後續産品。對此英特爾回應,此舉是為了優先投資 IDM 2.0,同時英特爾将繼續支援其 Blockscale 客戶。

這一動作再次展現面對市場需求疲弱,身陷困境的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不得不想方設法開源節流,扭轉虧損的财務狀況。就在宣布結束Blockscale系列的前幾天,英特爾決定退出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部 (DSG),并将其出售給了中國台灣神達 (MiTAC) 電腦,而出售伺服器整機業務,英特爾給出同樣的理由也是為了“優先投資其 IDM 2.0 戰略”。

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安迪·格魯夫曾在《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中指出,在企業發展中會出現戰略轉折點,這時候企業會有機會上升到新的高度。那麼IDM 2.0會是讓“英特爾再次偉大”的那個戰略嗎?

01

英特爾業務調整的“端倪”

2021年帕特·基辛格上任之前,英特爾在前CEO司睿博的上司下的發展方向是多架構的XPU公司,而現在基辛格的一系列動作顯然正在改變英特爾的航向。

英特爾的結構調整

英特爾在2022年年末宣布撤銷曾經是六大主要部門之一的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部(AXG)。當時英特爾将原本AXG中的消費者圖形部門與英特爾的客戶計算部門(CCG)合并,将加速計算團隊加入其資料中心和人工智能業務部門(DCAI)。AXG的三大主要業務:包括視覺計算組(英特爾用于遊戲、内容建立和元應用程式的 GPU)、超級計算組(用于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和媒體處理的處理器)、定制計算組(用于區塊鍊、邊緣超級計算等的定制晶片)。2022年2月,AXG部門曾規劃在2022年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到2026年,AXG的三大業務将為英特爾帶來近100億美元的收入。同年12月,AXG被拆分,當時有媒體認為這是英特爾想通過架構改變加速獨立顯示卡和加速計算兩個闆塊的業務。不過要知道從AXG 成立以來,該部門虧損已超20億美元,或許是停止某些業務隻是不再“為愛發電”罷了。

英特爾在2023年宣布把與筆記本電腦業務相關的5G基帶技術轉讓給兩家中國企業,晶片廠商聯發科和模組廠商廣和通。該計劃預計在5月底前完成,英特爾将在7月底前徹底退出5G基帶市場。而針對這一業務的結束,英特爾的回應依舊是“為了繼續優先投資IDM 2.0戰略”。

再說回本次英特爾砍掉的DSG業務。DSG原本是英特爾給各OEM、ODM做“樣闆房”的産品,通過DSG部門英特爾可以制定下一代産品的标準。相對來說,英特爾的伺服器整機産品功能做的比較全,産品定位的客戶也主要是偏向中高端應用的大廠,如EMC、Oracle、ASML。英特爾為自己的伺服器整機業務配備了2000多人的硬體設計、開發、測試、驅動團隊,力圖給自己的“高端客戶們”最好的體驗,但同時這也意味着産品的成本很高,由于相應産品線又比較短,是以在開源節流的大環境下被砍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02

一切為了IDM 2.0

回顧英特爾這兩年的架構調整都與IDM 2.0息息相關。2021年初,英特爾宣布重振其晶片代工制造業務,并将其更名為 " 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目标是吸引蘋果和英偉達等客戶。為了IDM 2.0戰略,英特爾不僅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也通過收購高塔半導體這樣在射頻、顯示器和電源管理晶片等領域的晶圓制造公司擴大代工業務的産品組合。

那麼IDM 2.0怎麼樣了呢?

最近這一戰略确實有大動作,4月中旬,英特爾IFS和Arm宣布簽署了一項涉及多代前沿系統晶片設計。該協定旨在使晶片設計公司能夠利用Intel 18A制程工藝來開發低功耗計算系統級晶片(SoC)。Intel 18A主要提供了兩項突破性技術,用于優化功耗傳輸的PowerVia和用于優化性能和功耗的RibbonFET環繞栅極(GAA)半導體架構。該技術可以優化晶片的功耗、提高性能,并增加英特爾在美國和歐盟的晶片代工廠的産能。此次合作将首先聚焦于移動系統級晶片的設計,未來有望擴充到汽車、物聯網、資料中心、航空和政府應用領域。

作為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的合作對象也總是行業的佼佼者。1978年開始,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格魯夫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聯手,建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商業同盟。1986年,IBM失去了對個人電腦的控制,原因是他們不願采用英特爾的386微處理器。彼時,采用了英特爾386微處理器的康柏公司闖入個人PC并迅速崛起。英特爾與微軟的在近20年之内,通過競争與互補的嶄新商業合作方式,從稱霸世界的蘋果電腦和IBM手中奪得了個人電腦産業的霸主地位。

2022 年 7 月份,英特爾宣布與聯發科達成晶片代工協定。根據協定,聯發科将采用英特爾的制程工藝代工一系列智能邊緣裝置所需的多款晶片,而英特爾的代工服務部門将提供廣泛的制造平台。随着英特爾宣布與Arm合作,業界又傳出Arm可能會自研手機晶片。

移動處理器市場能否讓IDM 2.0走向繁榮?答案還需要一些時間。

03

英特爾已經确定的選擇

英特爾确定的戰略不僅是IDM 2.0。不久前,帕特·基辛格在北京表示,英特爾中國是英特爾的戰略之重。英特爾植根中國近40年,中國是英特爾在美國以外最大的銷售地,2022年,英特爾中國區營收達171.25億美元,占全球總收入的27%。

2023年4月8日,英特爾三亞辦公室開業儀式在三亞中央商務區成功舉辦,标志着英特爾海南業務啟動運作。新設立的英特爾內建電路(海南)有限公司作為英特爾在海南自貿港的全資子公司,将面向中國市場提供跨境軟硬體産品的分銷與結算、軟體設計與許可、系統內建、以及人才教育訓練等相關服務,同時面向國内的初創企業從事股權投資活動。

除了建公司,英特爾還計劃推出符合美國出口規格的晶片。英特爾證明,将調整資料中心GPU 系列,砍掉Max GPU 1350,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Max GPU 1450,并通過降低I/O 頻寬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這意味着繼英偉達之後,英特爾有望跟進推出中國專用的GPU。

作為三巨頭中首先通路中國的CEO,帕特·基辛格也接到了中國政府多位官員的會見。發展中國市場,依舊是英特爾确定的選擇。IDM 2.0的結果或許還要幾年才能看到,但選擇中國市場的結果應該很快就會顯現。

04

寫在最後

安迪.格魯夫曾在書中讨論網際網路會不會是英特爾的一個威脅,因為如果網際網路上使用的軟體能與任一型号的微處理器相容,英特爾就不得不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競争。

當時,一些業界人士已在大力宣揚價格低廉的“網際網路裝置(Internet Appliance)”,英特爾公司有人認為,這些簡化了的計算機,可以依靠網際網路上其他地方的大型集中式計算機來存儲和集結資料,并随時向計算機使用者傳送所需要的軟體和資料。這會讓在背後操縱大型計算機将成為可能,使用計算機的使用者不再需要具備計算知識(後來演變出手機)。那麼這種網際網路裝置中可以使用簡單便宜的晶片,而這會影響英特爾的業務。

安迪.格魯夫在這種威脅中判斷出,用網際網路的出現讓計算機具備了第三種用途,讓更多的人使用PC,而英特爾瞄準了個人PC這一市場。他表示“短期來看,網際網路的發展很有可能是一個威脅;但長遠看來,包含圖檔、聲頻和視訊的資料将使網際網路使用範圍更廣,新的業務機會也随之而來。”

當下,英特爾或許也站在這樣一個分叉路口,IDM 2.0是偏執還是明智?在某種語境中,偏執是一種堅持,而堅持可以創造曆史。

在半導體行業的起起伏伏中,英特爾會走向何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