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慧學星|“雙減”不是減家長的責任!再好的老師,也比不過家長的言傳身教!

有一個問題,困擾家長許多年: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誰更重要?“雙減”落地後,不少家長把孩子交給了老師,并期待學校承擔更多的責任。如果教育真的隻靠學校和老師,那才是真的耽誤了孩子。國家給孩子減負,絕不是拿來減家庭教育、減父母責任的。家庭教育必須及時“補位”,幫孩子填補教育中的“空白”,補充成長所需的“養分”。

1、再優秀的老師也無法取代家長的地位

著名校長李鎮西在一次演講中說:“所謂‘優生’不全是教師教育出來的,‘差生’也不全是學校培養出來的。”我們談到一個孩子的品格好壞、成績高低,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的父母與家庭教育。譬如,年少入獄的李天一。他被父母寵溺長大,養成一副“小霸王”性格,到處惹事闖禍,甚至因犯罪而锒铛入獄。如果他父母願意管一管,不至于把孩子送進監獄。再有,17歲進中科院又被退學的魏永康。他從小隻需要學習,不用動手自理,被父母寄予過高期待,成了一個“學習上的巨人,生活上的矮子”。如果他父母願意放放手,不至于讓孩子變得如此無能。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所起到的作用是最關鍵的。

有時候,老師就算想出力改變孩子,但父母給孩子打好的底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都很難改變。一是,孩子與父母有着最深的血緣關系,最信任、最依賴父母,這是老師無法替代的。

二是,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最早、時間最長,教育影響已經刻進了骨子裡,積重難返。再優秀的老師,也很難抹掉孩子過往的印記,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父母給孩子怎樣的教育,孩子就會成長為怎樣的人。

2、再進階的學校也無法取代家庭的教育

這些年來,我們十分重視學校教育,卻常常忽略了家庭教育。多少父母把孩子送去學校,送去托管,送回老家,不曾好好陪孩子,卻覺得已經盡責。多少家長把希望寄托于學校,以為通過學校的課程就能讓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但是,學校教育再重要,也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塑造一個優秀兒童,至少要從六個方面出力: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偶然因素。其中,家庭排在第一位。

慧學星|“雙減”不是減家長的責任!再好的老師,也比不過家長的言傳身教!

古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接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起源是最早的,也是最全面的。無論是知識教育、品格教育,還是人生教育,一對一的傳授效果遠勝于一對多。我們不否定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但必須承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如果家庭教育很糟糕,學校和老師教育孩子隻會事倍功半。如果家庭教育很到位,學校和老師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過:“學校教育如果不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将一事無成。”教書的是學校和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和家庭。家庭是每個孩子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學府,優秀的家庭都會在教育上下很多功夫。3老師千言萬語的說教比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不能推卸責任的就是家長。世上從來沒有天生的問題孩子,孩子身上的問題,無一例外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根源。家長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工作、交際、為人處事,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産生着直接又深遠的影響。你懶散,孩子就不自律;你愛打麻将,孩子就不愛讀書;你不遵守規則,孩子就會調皮闖禍……有怎樣的因就會種出怎樣的果,父母是孩子的因,孩子就是父母的果。白岩松在采訪中說過:“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不夠進步,然後把責任說是社會的問題、教育的問題。中國的父母需要成長,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少要承擔51%控股的責任。”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因為家庭生活的本質就是教育。“童話大王”鄭淵潔早就告訴過我們了:“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範和引導。”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育人先育德,育兒先育己。父母要為孩子做好榜樣,少一些唠叨說教,多一些言傳身教。比起學校和老師的教育,父母樹立的好榜樣,會讓孩子不斷向父母靠近,獲得更大的進步與成長。

慧學星|“雙減”不是減家長的責任!再好的老師,也比不過家長的言傳身教!

4、别讓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懶将來變成最深的遺憾

一個孩子的成績,取決于在家庭的學習品質。一個孩子的品格,取決于家長給予的家庭教育。“雙減”之後,最不能偷懶的是孩子,最不能放養的是家長。對于孩子來說,學校成為唯一的主戰場。必須加倍努力,更加自覺地學習,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珍惜校園時光,樹立崇高理想。自律者出衆,懶散者出局。現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決定了将來要走的路。對于家長來說,家庭教育容不得絲毫疏忽。督促孩子學習,培養孩子習慣,建立人生規矩,全面發展培優,都需要父母親力親為,從小抓起。教育孩子不能怕麻煩,更不能圖省事,教育說到底就是“拼父母”。《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說得好:“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親子教育,父母的陪伴裡藏着孩子的未來。父母培養孩子,不在于讓孩子考多少個100分,而在于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對生活、對學習充滿興趣。父母教育孩子,不在于給孩子列100個要求,而在于抓得越早,抓得越全面,孩子的勝算就越大。成長隻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請在還來得及教育孩子的日子裡,盡好為人父母的責任,為孩子開拓更好的明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