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公元1678年3月23日,吳三桂稱帝,立國号為周,但很可惜此時的吳三桂雖占據大半天下,可年華不與他好,6個月之後,吳三桂病重撒手人寰,結束了三藩之亂,成為了康熙盛世英明的墊腳石。其實吳三桂接受康熙的削藩,或許能夠留得的一個安享晚年的結果,畢竟吳三桂與孝莊的關系還是不錯的,再者當年皇太極也允諾了吳三桂世襲,可以說吳三桂隻要老老實實将權利交給康熙,晚年的生活可保無餘。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但吳三桂卻走錯了一步棋,結果導緻後面步步錯!

吳三桂最後的起兵造反雖談不上是“曆史的趨勢”,但即便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史書上對他的評價也不會好到那裡去,這就像呂布一樣,被張飛怒罵“三姓家奴”一般反複無常。

吳三桂一生确确實實做了四件大事,抗清、降清、剿殺南明,最後又叛清,實實在在的給自己的人生畫了一個圓,打了一個“0”分!最後得到的就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稱号。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首先,吳三桂前朝,也就是崇祯時期,曾有過忠臣孝子的美名。在吳三桂17歲時,僅僅帶領20名家丁闖入清軍包圍救出家父,一戰成名。有意思的就是霍去病當年17歲就帶兵出塞,為大漢建立萬秋功績,似乎這樣的影子也在吳三桂身上出現了,讓崇祯以為大明有救了!

崇祯十四年,松山一戰,大明慘敗,吳三桂成為了大明朝在遼東最後的希望。對此,皇太極親自寫信勸降,還一邊許高官俸祿,給足了吳三桂面子,但吳三桂如何?吳三桂非但不降,直接率軍沖向了皇太極。這在當時的大明朝,誰有吳三桂忠勇?不過在崇祯信任的那些東林黨看來,吳三桂更像一個孤臣在戰鬥!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不過後來吳三桂卻降清了,據說是為了一個女人陳圓圓!真的做到了沖冠一怒為紅顔,但事實上卻是:李自成兵困北京,吳三桂勤王未果,最後崇祯自缢殉國,吳三桂逼不得已才會降清。其實在當時的情況看來,吳三桂作為一隻孤軍,且沒有補給的孤軍,吳三桂隻有兩個選擇,但這兩個選擇卻有着非常大的沖突,如果吳三桂選擇投降李自成,那就成了笑話,李自成逼死了崇祯,這仇有點類似不共戴天,是以吳三桂投降李自成是永遠不可能的。那麼隻有投降大清咯?

降清是吳三桂最好的選擇,不過這樣一來,吳三桂頭上的“漢奸”帽子也就坐實了。不過這個“漢奸”卻有點難以啟齒,畢竟人家吳三桂對大明已經仁至義盡了,如果非得像錢謙益一般,以跳河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忠誠,那麼吳三桂就有點可憐了,不過可笑的就是這個錢謙益雖然是跳河自殺,但是因為河水太涼了,最終還是沒有自殺殉國成功。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而吳三桂在剿殺南明的事情上面,卻越來越像“漢奸”了,在直搗南明老窩時,生擒了永曆帝,而按照大清的律法來講,凡俘獲或投誠的明宗室重要人員,一律解送北京再做處置,可吳三桂倒好,直接給人家幹掉在了雲南。不過這一點吳三桂确實做的有迹可循,畢竟這第一點打消了大清對吳三桂“反清複明”的疑慮,第二點還可以保全已獲得的功勞。

根據《清史稿》記載:永曆帝是被勒死的,勒死之後,吳三桂還将其火化,然後屍灰四揚,搞了一個毀屍滅迹的行經。而這一件事也更加直接的坐實了吳三桂是一名漢賊了!

若當年吳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後來的史書會如何的評價他?

至于最後的造反,吳三桂明顯是被康熙逼的,康熙太過于着急,削藩這事是被順治以及多爾衮下令,還寫入了金冊之中,不過康熙為了“英明神武”四個字,公然忤逆了祖宗,對吳三桂等人可以說是背信棄義,堅決削藩,結果吳三桂反了,一下子從雲南打到了長江以南,整個南邊的江山都是吳三桂的,可惜吳三桂此時卻是兩鬓斑白,不複年華!其子吳應熊也被康熙所殺,吳三桂又一次成了孤軍!

假使上天賜給了吳三桂五百年,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反清,我相信康熙是打不赢的,那麼如果吳三桂真的反清成功,又會有一個問題出現,是反清複明呢?還是建立自己的大周朝呢?很顯然在吳三桂麾下的人員都是希望能夠當開國功臣的,是以吳三桂在後面的稱帝中選擇了“開國”,不過這樣以來,吳三桂就會像朱元璋一樣名留青史,畢竟史官的筆是可以美化的!但是!問題是這個假使的開國皇帝由恐美化之筆有些虛僞,後世之人都不會相信去一個抗清、降清、反清的“三姓家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