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明朝閣臣

内閣是明朝政治制度的一項發明,它是官員眼中的權力巅峰,但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背鍋俠,在國家軍政出現重大問題時,内閣就成為衆矢之的。内閣這一奇特的“招黑體質”,還要從明末兩起彈劾案說起。

一、外患與内閣

1630年,毀譽參半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參“通敵女真”,随即被崇祯皇帝處死。次年,内閣首輔韓爌與内閣大臣錢龍錫因袁崇煥案先後被貶谪與發配至定海衛戍邊。

1638年,名将盧象升在抗擊清軍的過程中戰死,同年,内閣大臣楊嗣昌遭到朝中禦史群體的嚴厲彈劾。

這兩件事情的性質其實非常接近,都是在外作戰的将領戰敗或死亡,而朝中擁有核心大權的内閣大臣是以獲罪。那麼為何戰場上将領的命運會與内閣大臣緊密相關呢?内閣在晚明的曆史中到底充當了怎樣的角色?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影視劇中的楊嗣昌

袁崇煥之死與他對另一名将毛文龍“先斬後奏”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正因為如此,袁崇煥被扣上了“通敵叛國”的罪名,而錢龍錫也正因袁崇煥“通敵案”而獲罪。為什麼皇帝會認為遠在關外的袁崇煥,會與朝内的内閣大臣錢龍錫有牽連呢?有人可能會說,錢龍錫和袁崇煥就是否殺掉毛文龍一事有過書信商讨,這是錢龍錫不忠的鐵證。但就錢龍錫主動上呈的書信内容來看,錢龍錫始終沒有表達出對袁崇煥想法的贊同,反而還有“慎重處置”的話語。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影視劇中的袁崇煥

我們再來看“揭發”錢龍錫案件的兩位禦史,高捷與史範,這倆人是天啟年間的“閹黨”一派成員。作為崇祯登基時任命的内閣六大臣之一,錢龍錫對高、史二人十分反感,并将其革職不用。此時二人被重新起用,自然想趁機扳倒當年“打擊”他們的錢龍錫。現在的崇祯已經不是剛剛即位的崇祯了,他對史、高二人的彈劾采取了默許的态度,原因也很簡單,要打擊袁崇煥,就不可能隻打擊他一個人,但凡與他有牽連的,無論清白與否,都要遭到皇權的打壓,這是帝王心術,也是政治手段。在這種情況下,錢龍錫,包括時任内閣首輔韓爌,接連被彈劾下馬,也就不奇怪了。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影視劇中的崇祯

二、内憂與内閣

現在再來看7年之後的另一樁内閣大臣被彈劾案,有意思的是,這次彈劾依舊與朝政無關,而與戰争有關。1638年6月,兵部尚書楊嗣昌入閣辦公,但仍舊掌管兵部事務,也就是說,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楊嗣昌既可以作為兵部尚書提出政策,同時又可以憑内閣大臣的身份準許他自己的政策,在一人兼任數職的情況下,大明内閣再度出現權力集中與“和諧”的狀态。

而時任宣大總督盧象升雖為掌兵大将,但卻受制于楊嗣昌之手。如果說兩人關系較好,則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明軍的作戰能力,但問題就在于盧象升與楊嗣昌關系十分惡劣,二人就對清政策存在嚴重分歧,這也部分導緻盧象升在戰場上節節失利,并最終戰死。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明朝将軍

作為為數不多的抗清名将,盧象升的死對大明來說是“震驚朝野”的損失,人們的矛頭全數指向内閣大臣楊嗣昌,将他視作盧象升戰死的直接原因。與袁崇煥一樣,楊嗣昌随後被彈劾有“通敵”的巨大嫌疑,而且很明顯在國家大事上夾帶私貨,公報私仇,随後對楊嗣昌的彈劾擴充至方方面面,涉及到楊嗣昌執政的方方面面,此時的楊嗣昌無疑成為了大明接連戰敗的“背鍋俠”。此後楊嗣昌在官場上也逐漸陷入困境,1641年,他在南方督戰時因接連戰敗暴病而死。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影視劇中的楊嗣昌

三、四不像内閣體制

無論是錢龍錫還是楊嗣昌,作為朝廷核心重臣,無疑要為前線的戰敗做出檢讨,但這并不是說他們要對戰場失利全面負責,因為戰争牽涉到國家機器的每個方面與領域,這個根本就不是兩位内閣大臣能夠負擔的起的,但問題是沒有人指出内閣背後的最高掌控者——皇帝的問題,反而對皇權意志的執行者内閣大臣百般非難,這與内閣本身的獨特地位密不可分。

内閣是明代獨創的制度,與地方督撫制度一樣,其建立純粹是為救急,未曾想到會成為長期制度,是以内閣在帝國體制當中終明一代始終未得到确認。你要說它是“丞相”辦公機構吧,它還不是;你說它是分割皇權的民主機構吧,那更不是。如果按内閣建立時期的意圖來看,内閣大臣甚至都沒有執政權力,隻不過是皇帝的參贊大臣而已。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内閣大臣

一句話,内閣就是個“四不像”體制,内閣大臣的地位與權力則取決于本人的能力和手腕,以及皇帝是否親政等因素,例如嚴嵩、張居正等内閣首輔,被人稱為“無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實”。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張居正

明末時期,朝廷急需能夠總管排程朝廷兵馬糧草等一切事務的機構與負責人,而内閣大臣自然而然被人們看作是承擔責任的一方,至此,内閣徹底成為皇權的“代行”機構,當然也成為了皇權體制下的替罪羊,例如袁崇煥被殺一案,很明顯是崇祯的意思,但人們卻将矛頭轉向錢龍錫,仿佛總要有人成為袁崇煥的“同黨”。

内閣大臣雖然“似相非相”,但人們仍将其視作權力核心,是以許多人一直想取而代之。衆所周知,明末多黨争,無論是東林黨與閹黨,還是文人内部的紛争,除卻意氣之争,最為緊要的就是權、利之争。錢、楊二人被彈劾案之後,很快便補充上了周延儒與溫體仁兩位閣臣,他們成了彈劾案的最大受益人。但令他們也沒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很快就将二人罷免,二人也落得了錢、楊的下場。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周延儒

總而言之,在這種畸形的體制之下,内閣成為多方拼得頭破血流也要進入的權力機構,同時也成為衆矢之的,國家軍政一旦出現問題,閣臣就得充當皇權的替罪羊。正是在這種畸形體制之下,大明朝積重難返,走向崩潰,将江山拱手讓給大清。

走向末路的大明内閣,閣老們究竟是真宰相,還是皇帝的背鍋俠?

清軍入關

文史君說

大明晚期的兩場官場彈劾案,無一不與前方戰場有關聯,可以說獨特的内閣體制使得内閣雖有“内”字,但卻無不與外部世界緊密相關。内閣首先是皇權的“代行者”,也是皇權的“替罪羊”,同時還是各方大臣眼中的“肥缺”,在黨争、政争的多方鬥争之下,戰場失利的真相往往被後方的權力鬥争所掩蓋,真正的問題始終無法得以客觀解決,最終問題疊壓,積重難返,大明朝的崩潰近在眼前。

參考文獻

張廷玉等撰:《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李文玉:《制度演進與輿論刑塑:明末内閣政治生态解析》,《文史哲》2018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陽)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