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日劇裡出現一個日本姓氏,其族人提出意見,中國從此不再使用

大家從小到大應該都看過不少抗日劇,是以從劇中的日本侵略者名字裡,能夠得知不少日本人的姓氏,比如“松下”、“高木”“田中”、“井上”等等。但是有一個日本姓氏你肯定沒有見過,因為它一般不會在中國的抗日劇中出現,這個姓氏就是“鸠山”。

抗日劇裡出現一個日本姓氏,其族人提出意見,中國從此不再使用

“鸠山”有什麼特殊之處,能讓中國避開它,不采用它作為抗日劇中侵略者角色的名字呢?事實上,鸠山這個姓氏在日本非常少,但鸠山家族卻是一個望族,近代時期,鸠山家的人世代擔任議員,出任政職,在日本有着不小的名望。

是以,在抗戰時期,鸠山家族的人會被派到中日前線去作戰、服役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但這并不是中國抗日劇避開鸠山姓的主要原因。如果真的說起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為鸠山家族與我國的曆史往來,二就是因為鸠山家族的某個人物提出意見。

抗日劇裡出現一個日本姓氏,其族人提出意見,中國從此不再使用

首先,鸠山家族在曆史上與中國有着比較密切的聯系。鸠山家族是日本的世襲武士家族,第一任核心人物鸠山和夫,在1886年長崎事件發生時,出面與中國清政府水師交涉,最終賠償了中國相關費用,和平解決,他還是以獲得了清政府頒發的勳章。

當鸠山和夫擔任日本早稻田大學校長時,并不歧視中國留學生,反而積極招收中國留學生數百名,并給予一定的關照。第二任掌門人鸠山一郎在1954年組建日本民主黨,侵略戰争發生的時候,他堅決反對東條英機派狂熱主戰勢力。

抗日劇裡出現一個日本姓氏,其族人提出意見,中國從此不再使用

他的嶽丈是日本玄洋社的掌權人,把玄洋社的财政權力抓在手中,在近代時期與中國革命黨人來往密切,支援了反清政府的運動。不過,真正提出中國抗日劇中不要出現鸠山姓氏的人,不是鸠山一郎,而是鸠山和夫的曾孫子,鸠山由紀夫。

鸠山由紀夫出生在1947年,2009年出任首相。與其他上司人不一樣的是,鸠山由紀夫對于侵略曆史并不會刻意逃避、掩蓋,他在2013年曾經前來中國南京,參觀了紀念館,并當衆聲明、道歉:“我為當年日本所犯下的罪行道歉,真心希望曆史悲劇不再重演。”

抗日劇裡出現一個日本姓氏,其族人提出意見,中國從此不再使用

但他的行為,卻被很多日本網民批駁,說他是日本的罪人。事實上,鸠山由紀夫的做法到底是罪人,還是坦誠面對曆史,不逃避責任,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如果日方上司人都能像他一樣,恐怕日本國内,會少很多被虛假曆史蒙蔽眼睛的年輕人吧。

抗日劇裡出現一個日本姓氏,其族人提出意見,中國從此不再使用

而中國的抗日劇裡,一開始曾經是使用過鸠山作為侵略者姓氏的,比如經典平劇《紅燈記》所改編的電視劇。但鸠山由紀夫覺得自己家族緻力于中日友好,并沒有蓄意侵害中國,希望家族姓氏不要在這種劇裡出現,是以中國抗日劇從此就不再使用它了。

繼續閱讀